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母 亲 陈玉兰 母亲与父亲一次面也没有见过,就被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母  亲

陈玉兰

母亲与父亲一次面也没有见过,就被姥爷五花大绑押进了父亲的家门。当时年方二八的母亲是村里出了名的俊女,已有了心上人,是同村的“放牛娃”。母亲宁死不同意这门亲事。姥爷是专制的老古板,对于母亲的反抗,实行了“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方式逼母亲就范。也许实属无奈,因父亲答应给姥爷五块大洋,姥爷急着给舅舅娶媳妇。

父亲与母亲实在不般配,母亲高挑的个头,走路时背挺得直直的,如她的人品一样端正。父亲与母亲一个属相,是整整大一轮的那个属相,也就是说父亲长母亲12岁。父亲年龄大些尚可,可身高偏偏与母亲不成比例,比母亲矮半头。父亲与母亲走在一起,像一个小屁孩儿跟在大人身后屁颠屁颠地跑着。

母亲整天挂嘴边的只一句话: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每当说这句话时,母亲都会用手指着父亲的鼻尖,咬牙切齿地发恨,好像要把父亲撕巴撕巴炖着吃了才解气。这时,父亲并不焦恼,像一只做了错事的小狗,蔫头耷脑龟缩身子,知趣地躲一边面壁反省去了。

母亲这句话在说了两年多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孩子,而且是儿子。父亲的欢喜自不必说,一拍屁股转了三圈,咦,我当爹了。当把屁股拍疼了才想起给母亲沏碗红糖水喝。父亲一下给母亲煮了五十个鸡蛋,一个一个给母亲剥了,白嫩光滑颤动着,拼一小块放到嘴边吹吹,送到躺在床上满身疲惫、满脸淌汗的母亲嘴边说:张嘴,吃吧,补补身子。

母亲倒高兴不起来,只皱着眉头唉声叹气。因那年《小二黑结婚》演得正浓,母亲的“放牛娃”在她被逼嫁时,一气之下跑出去当了八路军。当上排长的他风风光光回来找母亲。

母亲流着泪端详着自己的儿子,还不到百天,躺在床上,踢蹬着小手小脚,瞅着母亲咧嘴笑得甜甜的。排长摸摸他的下巴,他竟然“咯咯”地笑出声来。母亲明白把儿子抱走会要了父亲的命。把儿子留下,会要了儿子的命。母亲抽泣着对排长说:“我不能用两条人命换我的幸福。”与排长依依惜别。

那晚,母亲与父亲无缘无故大吵大闹,搅得地动天惊,寻死觅活地折腾。父亲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只蹲在炕沿低头抽闷烟。父亲听见母亲翻来覆去就那一句话:我前世欠你的,老天惩罚我来还你的债,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当然,母亲用手指着父亲鼻尖数落这个动作是少不了的。

母亲嘴里唠叨着这句话,给父亲生了五个孩子,而且一茬儿是儿子。困难时期,父亲拉煤车,即把煤厂的煤渣给人送到家里。家里五只虎嗷嗷待哺,靠父亲一个人养活,父亲早早累弯了腰。母亲从来不吃干的只喝稀粥。母亲每天给五只虎两顿饭,山药面、高粱面、荞麦面掺和着改着花样做着吃,逢年过节,才用玉米面改善生活,白面全部给了父亲吃。

母亲养了五只下蛋的老母鸡,每天必定给父亲煮五个鸡蛋。母亲一边给父亲剥鸡蛋皮,一边数落:“吃饱了,身子骨才结实,才有劲儿拉车,一家子人靠你养活呢。唉,我怎么跟了你,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每当这时,父亲就会咧嘴憨笑,仿佛母亲夸他一般。

每年的麦收时节,母亲便趁着夜黑偷偷到城外的农村检麦穗,回来用碾子碾成白面,给父亲烙白面饼。烙饼卷鸡蛋,是父亲最爱吃的。五个孩子馋得直流哈喇子,吵着向母亲要。可母亲只能让他们享受用白面皮裹了山药面烙的两面饼,鸡蛋也是掺了许多葱花摊成的。

今年春节,母亲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竟晕倒了。当母亲醒来,发觉自己躺在医院的床上,父亲坐在床边的陪床椅上,正紧张地攥住她的手难过得发抖。

太阳暖暖地正向天边垂落,父亲的脸像涂了油彩映得红润光鲜。母亲这才发现父亲已是九十岁的高龄了,眼睛便湿润起来,轻声问父亲:你说如果有来生,咱俩还能做夫妻吗?

父亲愣愣地反应了半天,才展开满脸的核桃纹,神秘笑笑:不一定喽,如果下辈子我托生个有钱人,就去找你,让你好好地跟我享清福。如果还是这么穷,我就帮你找一个有钱的人家。我呢,就在你家附近,远远地看着你,只要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母亲不解地问:“你在我家附近干什么?”

父亲认真地说:“不干什么,就……就是想当那个排长。”

母亲一下子愣住了,眼前这个男人,明明知道自己心中只依恋着那位排长,却默默爱了自己一生。眼泪如泉般汩汩涌出,母亲说:咱俩来生还做夫妻,好吗?

母亲第一次让父亲把她紧紧楼在怀里。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母亲是村里出了名的俊女,因父亲的五块大洋,被姥爷五花大绑押进了父亲的家门,反映出母亲的软弱和姥爷的无情。

B. “母亲高挑的个头,走路时背挺得直直的,如她的人品一样端正”一句正面描写母亲的出众,为后文写母亲心中委屈进而反抗做了铺垫。

C. 排长回来找母亲,母亲本可以一走了之,但为了丈夫、为了儿子,最终决定留下,隐忍度日,这显示出母亲的伟大。

D. 文章的结尾处通过母亲的心理“明明知道自己心中只依恋着那位排长,却默默爱了自己一生”,突出父亲高大形象的同时,也道出了父亲心中多年的委屈。

E. 小说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如“牛不喝水强按头”“五个孩子馋得直流哈喇子”等,与人物身份相符,也反映出当时的农村落后的面貌。

2.小说中的父亲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三次写母亲说“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母亲每次说这句话的心情都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BD 2.①温和、质朴:母亲发脾气时父亲并不焦恼,自己当爹,高兴得拍屁股;②勤劳、有责任感:全家靠父亲一个人养活,他辛勤工作,早早累弯了腰;③爱得无怨无悔:默默爱了不爱自己的人一生。 3.①“太阳暖暖地正向天边垂落”,暗示父亲年纪已大;②父亲的脸被阳光映得红润光鲜,像涂了油彩,暗示父亲在母亲眼中形象已经变化;③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出下文父亲、母亲真情流露的情节。 4.①第一次,母亲说“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这句话时,用手指着父亲的鼻尖,咬牙切齿地发恨,这时母亲对父亲是真的恨;②第二次,母亲说“我前世欠你的,老天惩罚我来还你的债,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说明母亲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体现的是一种无奈;③第三次,母亲说“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不再有用手指着父亲的鼻尖的动作,表明母亲已经开始接受父亲。作用: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深化文章的主旨。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A项,“反映出母亲的软弱和姥爷的无情”错误,母亲并不软弱,她“宁死不同意这门亲事”,极力反抗过;“姥爷急着给舅舅取媳妇”,这样做实属无奈,并非真的“无情”。C项,“隐忍度日”说法不准确。E项,小说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并不是想反映当时的农村落后的面貌。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父亲并不焦恼”“母亲这句话在说了两年多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孩子,而且是儿子。父亲的欢喜自不必说,一拍屁股转了三圈”,温和、质朴;“家里五只虎嗷嗷待哺,靠父亲一个人养活,父亲早早累弯了腰”,勤劳、有责任感;“明明知道自己心中只依恋着那位排长,却默默爱了自己一生”“就在你家附近,远远地看着你,只要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爱得无怨无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

共享发展,首先要发展。发展是前提,没有发展,共享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这种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富有质量的发展。简而言之,没有“有质发展”就不会有共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30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仍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变化大,在世界经济领域独树一帜、蔚为壮观。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却在“蛋糕”的公平公正分配、改革成果的共建共享方面出观了一些偏差和缺失。因此,如何在确保“蛋糕”持续做大的同时分好“蛋糕”,着力化解分配领域的不公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社会阶层差距,已迫在眉睫。。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提升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质量,确保发展惠及不同阶层、区域和城乡居民,着力解决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要确保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年间翻一番;另一方面,要把发展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确保发展的公平性、普惠性和平衡性。通过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拓宽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制度安排,通过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确保所有群体、阶层和区域都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既要保持经济发展的中高速,又要注重发展的结构、动力、效益和协调等质量指标,还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能毕其功于一时、一地、一役。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向更高阶形态迈进,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脱节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地区或城市之所以缺乏发展动力,一方面是受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等非持续性发展方式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由于单纯地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增长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建设,从而偏离了发展的终极目标、终极价值。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在切实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切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告别过于重视GDP的单向度发展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方面,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社会建设,像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一样重视社会结构调整。坚持民生优先,把民生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协调,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发展中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感。另一方面,重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坚决不要“带血”的GDP,不要有污染的GDP,坚持生态为先,把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与环境优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确保既有经济增长又有碧水蓝天。唯有如如此,发展才会有效,才能共享。

(摘编自周小毛、何绍辉《把握共享发展要义的三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或中高速的增长都是富有质量的发展,在世界经济领域独树―帜。

B. 当前,不仅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髙速增长,还要做好社会财富的公平公正分配,这样就能快速缩小城乡等三大差距。

C. 因为缺乏发展动力,一些地区或城市陷入高污染、髙能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偏离了发展的终极目标、终极价值^

D. 不能只重视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两个方面都重视才有利于共享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着“共享发展”这一话题,从发展的质盘、发展中的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B. 文章在第一段中把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比喻成“蛋糕”,将经济发展中的分配问题分析得浅显易懂。

C. 文章在论证中几次提到我国经济持续高速或中髙速增长,彰显了我国共享发展中发展速度至上的立场。

D. 文章第三段在论述一些地区或城市缺乏发展动力的原因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条理十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共享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经济持续发展,共享社会资源才有可能;同样共享问题不解决好,也会影响发展。

B. 共享发展要坚诗以发展质量为核心,其发展质量指标具体体现在发展的结构、动力、效益和协调等方面。

C. 解决了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脱节等问题,经济就能更好地跨入更高阶形态。

D. 只有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才是“有质发展”,才能共享。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李强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顿时,同学们沸反盈天,好不激动。

B. 这几个人一坐到一块就谈吃谈穿,真是百无聊赖

C.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少不更事的小丽呆坐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

D. 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________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②台湾名导李安耗巨资拍摄的电影《色·戒》竞然________鼓吹冷酷汉奸的人性亲情,真叫人难以接受。

③这家医药公司________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三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A. 审订        大肆       跻身

B. 审订       大事        跃居

C. 审定        大肆       跻身

D. 审定       大事        跻身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反观这些年来的文艺批评,当然也有黄钟大吕、启人心智的绕梁之音,但瓦釜雷鸣、混淆视听的刺耳杂音,却时常摇唇鼓舌、招摇过市。                ,把销量、收视率、点击数、票房收入作为唯一依据,分辨和判断作品的高下优劣。

A. 一些文艺评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B. 一些文艺评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

C.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一些文艺评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

D.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的一些文艺评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最有意思的是大家正巧都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作秀的水平全是半斤八两

B. 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 父亲平时不苟言笑,对我十分严厉,但却有一颗温柔的心,真可谓是外强中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