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黄 金 鲁彦 陈四桥四面围着山,不通轮船,不通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黄  金

鲁彦

陈四桥四面围着山,不通轮船,不通火车,村里的人不大往城里去,城里的人也不大到村里来。但每一家人家却是设着无线电话的,关于村中和附近地方的消息,无论大小,他们立刻就会知道,而且仿佛是他们自己做的一般。

一天清晨,如史伯伯手里拿着他儿子伊明的信,一封不很如意的信。信中说,最近不能寄钱来。而年关将至,如史伯伯钱快要用完了。他知道,家中这十几元钱用完时是没有地方去借的。虽然陈四桥尽多有钱的人家,但你还没有开口,他们就先说他们怎样的穷了。三天后,又是他们远租的死总,必须做两桌羹饭。

三天过去,便是做羹饭的日子。如史伯伯一清早便提着篮子到三里外的林家塘去买莱,

簿子上写着,这一天羹饭的鱼,必须是支鱼。但寻遍鱼摊,如史伯伯看不见一条支鱼,不得已,他买了一条米鱼代替。米鱼的价钱比支鱼大,味道也比支鱼好,吃的人一定满意的,他想。

晚间,羹饭供在祖堂中的时候,亲房的人都来拜了。大房这一天没有人在家,便派叔伯兄弟阿黑来代大房,二房轮着吃的是阿安。阿黑平常对如史伯伯是很恭敬的。这一天不知怎样,他有点异样:拜过后,他睁着眼睛,绕着桌子看了一遍,像在那里寻找什么似的。如史伯母很注意他。随后,他拖着阿安走到屋角里,低低的说了一些什么。

酒才一巡,阿黑便先动筷箝鱼吃。尝了一尝,便大声的说:“这是什么鱼?米鱼!簿子上明明写的是支鱼!做不起羹饭,不做还要好些!”

如史伯伯气得跳了起来,说:“阿黑,支鱼买不到,用永鱼代还不好吗?哪种贵?哪种便宜?哪种好吃?哪种不好吃?”

“支鱼贵!支鱼好吃!”

“米鱼便宜!米鱼不好吃!”阿安突然也站了起来说。

如史伯伯气得呆了。“人家儿子也有,却没有看见过连羹饭钱也不寄给爹娘的儿子! 米鱼代支鱼!这样不好吃!”阿黑左手拍着桌子,右手却只是箝鱼吃。

“你说什么话!畜生!”如史伯母从房里跳了出来,气得脸色青白了。“没有良心的东西!你靠了谁,才有今天?绑在屋柱上,是谁把你保释的?你今天有没有资格说话?今天轮得到你吃饭吗?”

“从前管从前,今天管今天!我是代表大房!明年轮到我当办,我用鲤鱼来代替!鸭蛋代鸡蛋!小碗代大碗!”阿黑似乎不曾生气,这话仿佛并不是由他口里出来,由另一个传声机里出来一般。他只是喝一口酒,箝一筷鱼,慢吞吞地吃着。如史伯母还在骂他,如史伯伯在和别人谈论他不是,他仿佛都不曾听见。

几天之后,陈四桥的人都知道如史伯伯的确穷了。时日在如史伯伯夫妻是这样的艰苦,这样的沉重,他们俩都消瘦了,尤其是如史伯伯。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匹拖重载的驴子,挨着饿,耐着苦,忍着叱咤的鞭子,颠蹶着在雨后泥途中行走。但前途又是这样的渺茫,没有一线光明,没有一点希望。

夜上来了。他们睡得很迟。他近来常常咳嗽,仿佛有什么梗在他的喉咙里一般。时钟警告地敲了十二下。四周非常的沉寂。如史伯伯也已入在睡眠里。

钟敲二下,如史伯伯又醒了。他记得柜子里只有小洋八角,他预算二十四那一天就要用完了。伊明为什么这几天连信也没有呢?现在已是二十三,最末的一天,一切店铺里的收账人都将来坐索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耻辱!六十年来没有遇到过!不幸!不幸!忽然,他倾着耳朵细听了,仿佛有谁在房子里轻着脚步走动似的。

忽然,他倾着耳朵细听了,仿佛有谁在房子里轻着脚步走动似的。

“啊!伊明的娘!伊明的娘!起來!起来!”他一面叫着,一面翻起身点灯。如史伯母吓了一惊,发着抖起来了。衣橱门开着,柜子门也开着,地上放着两只箱子,外面还丢着几件衣服。“有贼!有贼!”如史伯伯敲着板壁,叫着说。住在隔壁的是南货店老板松生,他好像没有听见。

如史伯母哭着说:“明天,我们到林家塘警察所去报告。”

“没有钱,休提起警察!”如史伯伯狠狠的说,“而且,你知道,明天如果儿子没有钱寄来,不要对人家说我们来了贼,不然,就会有更不好的名声加到我们的头上,一班人一定会说这是我们的计策,假装来了賊,可以赖钱。你想,你想,在这样的世界上,最好是不要活着!”

如史伯伯叹了一口气,躺倒在藤椅上。

过了一会,他的青白的脸色渐渐绯红起来,微笑显露在上面了。他梦见阳光已经上升,

充满着希望和欢乐的景象。阿黑拿着一个极大的信封,驼背一耸一耸地颠了进来,满面露着笑容。红字上盖着墨笔字,是清清楚楚的“陈伊明”。如史伯伯喜欢得跳了起来,拆开信,以下这些字眼就飞进他的眼里:

儿已在任秘书主任,兹先汇上大洋二千元,新正再当亲解价值三十万元之黄金来家。

而门外早已走进来许多人,齐声大叫:“老太爷!老太太!恭喜恭喜!”

阿黑,阿安都跪在他们的前面,磕着头。

(有删改)

1.简要分析小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陈四桥人们的生活状态。

3.文中画线句子体现了如史伯伯怎样的心理?

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1.写陈四桥传播消息快,为下文如史伯伯家变穷后的种种遭遇作铺垫;写陈四桥的封闭,烘托出传统的农村社会秩序受到金钱冲击的现状。 2.远离外界,陈四桥的人们不大往城里走;无聊空虚,当地的人们喜欢传播各种消息;人际关系冷漠,如史伯伯无处借钱、被盗时邻居也假装听不见;崇拜金钱,阿黑原先对如史伯伯恭恭敬敬,如史伯伯没钱后吃羹饭时无理取闹。 3.作为家庭支柱的儿子未能及时寄钱的失望;无法度过年关的的苦闷;家中衣物被盗却不能声张的无奈;自家名声可能受损的担忧。 4.(结构上)小说结尾写梦中儿子寄钱后受到众人的奉承,与现实请客时受到的刁难,被盗后的憋屈形成对比;(人物刻画上)表现了如史伯伯对金钱的追求和爱面子的特点;(主旨上)讽刺了陈四桥的人们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以虚笔收尾,留有悬念,意味深长。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重点分析语段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要结合语段的内容、手法和位置分析,此题首先根据文意概括语段的内容“写陈四桥传播消息快”“封闭”的特征,然后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后文写“如史伯伯家变穷后的种种遭遇”等内容,此段为其作铺垫;语段在文章的开头,应该和主旨有关,文中的“传统的农村社会秩序受到金钱冲击”此段对此现状作简要的烘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枚《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             (社甫《望岳》)

(7)故知足不辱,_________________,可以长久。   (老子《道德经》)

(8) __________________,本固邦宁。             (《尚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张蠙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

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陵家。

甘贫只拟长监酒,恐病犹期强采花。

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涯。

注:①张蠙,唐末诗人。②烟霞,指隐居生活。③监酒,古代常指监督造酒的官吏或酒宴上监督礼仪的官员。④海西,泛指边关。

1.《唐诗鼓吹评注》中评此诗“乃感时伤己之作”。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伤已”的原因

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中丞讳士林,山东文登人,父农也,公幼闻邻儿读书声,乐之,跪太母前曰:“愿送儿置村塾中。”许之。遂中康熙癸巳进士,累迁至福建汀漳道。漳俗斗杀人。捕之辄聚众据山。或请用兵,公曰:“无庸。”命壮士分扼要隘三日,度其食且尽,遣人探入,以好语曰:“垂手出山者免。”如其言,果逐对出。乃伏其仇于傍,仇大呼曰:“为首者某也。”立擒以徇,众惊散,嗣后捕犯,犯无据山者。

迁江苏布政使,丁父忧,诏夺情不起,服阙入都,純皇帝问山东直隶麦何如,曰:“旱且萎。”问得雨如何,曰:“虽雨无益。”问何以用人,曰:“工献纳者虽敏非才,昧是非者虽廉实。”上深然之,寻迁江苏巡抚,公于要路不通一刺,而于乡会师门不忘,曰:“此人生遇合之始也。”

治狱如神,有宿松民孀田氏,事姑孝,兄某利其产,逼嫁之,与群匪焉;妇刎于途,诬以坠水。公坐堂上,见黑衣女子啾啾如有诉,召兄某质之,则毛发析洒,口吐实情。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凡狱,决宪于辕垣,绝人影射,守令来谒,命判试其才,教曰:“深文伤和,姑息养奸,戒之哉!夫律例,犹医书本草也,不善用药者杀人,不善用律者亦如之。”

性廉信而绝不自矜,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家人耳语曰:“此包公衣也。”公大惭谢过。少顷论公事快,挥洒如故。听讼饥,家人供有黍,且判且啖,少顷髭颐尽赤,盖误朱为饴糖,笔箸交下,不能复辨也。晚坐白木榻,一灯荧荧然,手披目览,虽除夕元辰勿辍。幕下客怜之,具邀公,公猛啖,不问是何膳饮,其平素精神寤寐,偃仰唾涕,知爱民忧国,惟日不足而已,故于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于丰,亦不容心于俭也。抚吴未逾年,以疾乞归养,舟次于淮安卒。其遗疏云:“愿皇上除弊政,毋示纷更;广视听,而中有独断。爱民勿使之骄,用人先求其直。”章上,人以比朱文端公。上云悼惜,赐祀贤良祠,年五十八。

(选自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好语曰   怵:害怕,恐惧

B. 虽廉实     蠹:引申为有损国家的人

C. 与群匪焉   篡: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

D. 具邀公     治:备办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任,文中徐中丞未除丧服就重新入朝。

B. 事姑孝:古文中的舅姑常指公公婆婆,文中写田氏为婆婆守孝。

C. 髭顾:分别指人嘴上边的胡子和腮,现在词语“解顾”中的顾和文中意思一样。

D. 元辰:可以指吉利的时辰和元旦,文中应指元旦。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擒以徇,众惊散,嗣后捕犯,犯无据山者。

(2)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

4.根据三、四段,概括徐中丞办案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面是纳兰容若的词《虞美人·秋夕信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怡当的一项是(     )

愁痕满地无人省,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              

A. 柳眼春相续    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B. 露湿琅玕影    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C. 梅破知春近    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D. 日暮沧波起    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查看答案

下面四组名人对联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②兵甲富于肠中,一代功名高宗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③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④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A. ①于谦②范仲淹③文天祥④史可法

B. ①文天祥②范仲淹③于谦④史可法

C. ①于谦②文天祥③史可法④范仲淹

D. ①文天祥②史可法③于谦④范仲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