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草根画家 张虎生 ①初见虹先生作画,是在南艺后山...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草根画家

张虎生

①初见虹先生作画,是在南艺后山坡的香樟树下。午后的春阳,温煦可人。香樟树高大丰茂,嫩绿的新叶,层层叠叠伸展开来,翡翠般灿烂。周围围着不少人,几个石墩,一块大石板,权作画案,中央端坐着的,便是久闻大名的虹先生。看客总是抑制不住兴奋,又正值各种植物传递春信的当口,尤其头顶这棵香樟,招摇的香气,靡靡洒洒,迷人到醉。虹先生却入了禅定,唯见一支画笔,游走在一柄阔不盈尺的宫扇上,细细沙沙,旁若无人。虹先生的笔端,蘸上了一点点的红,非灯笼的艳,也非辣椒的火,而是红里晕着些微藤黄,似有似无,有点日出时那份辉煌。朱砂啊!有人低声道。话音刚落,老干虬枝,嫩蕊点点,一枝雪里红梅,亭亭玉立,于空渺的洁白处,盎然地妙曼地生长出来。自然又是一阵惊呼。有数人同时请教:此画可卖?虹先生没搭话,持着扇柄,反反复复地揣摩,这才落款、钤印,印不大,仅一个字:虹。

“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③自此,看虹先生作画,就成了我期待的享受。虹先生五十开外,素朴少言,随身一只极普通的塑料袋,盛着他心爱的文房四宝。衣香鬓影的大街上,薄裳轻履,提着塑料袋的虹先生,是如此不合时尚,一副三四十年前小厂会计的模样。的确,不但衣着,连内心,虹先生都秉持着逝去甚远的老旧格调,譬如远离烟酒,甚至连茶都不碰,再隆重的场合,也永远是清水一杯。无疑,幼时父辈们遭遇的冲击,成年后供职单位的散落,铸成了一道坎。然而,正是诸种不幸,将少年的朦胧憧憬,孕育成长达三十多年的水墨浸染。虹先生一路拜得诸派名师,积下满腹画稿,才有了今日出手便得的古雅和磅礴。

④前几日,我随众人去东郊虹先生的一间大房子,那里,桌子大,纸笔大,自然气势也大。上午,旭日东升,满室堂皇,铺纸濡墨后,虹先生案前立定,手握毫管,目视远方,那凝思运筹的架势,如同一位出征将军,即将跃马万重关山。众人屏息,只见虹先生指尖一抖,再一沉,三下两下,画面右下处,一块巨石悄然出世。下面将发生什么,还是个大大的悬念,但以石垫底,这画,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有了坚实的依傍。果然,说有河,就有了流觞曲水,说有山,就有了叠翠峰峦,然后,光也来了。光明,一个古今向往的词,在虹先生的笔下,在远山的峰巅,隐隐绰绰的,露出一个不大的半圆。毫尖墨本就不多,虹先生再伸进笔洗里轻濯一番,澹淡的水墨,化作云漪,渐次晕散开来,连绵不绝如缕,而先前留着的辐条状三两束空白,陡然的,就直射下来,分明是佛光乍现。众人掌声响起,都眼巴巴地望着虹先生,盼着他继续演绎眼前的天地塑造。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检验作品的姿态,真如古板顶真的会计,熟悉他的人都在等待那一句“舒服了”。

⑤千百年来,山水写意,云闲人淡,貌似玩物怡情,实则是心神运化:点染勾勒间,现实的种种块垒顷刻消融,若化作林中月石上泉,便更成就了无眠梦中的壮阔波澜。

⑥虹先生签着几家画廊,还是几家画院的艺术总监,但于他,唯有画画,才实实在在得要紧。画廊的画卖了,虹先生得随时提供作品,他戏称四处赶活为“补墙”。有人为他抱屈:人家画廊老板几年工夫,就有房有车了。他答道:人家老板也难的。朋友约请,社区相邀,他一律慷慨应允,非但分文不取,而且及时周到……这样干净的人,我生怕带给他哪怕一丝的烦扰。每次看虹先生作画,我都默不作声;每次同行,我都故意落后几步。望着人流中他清朗的背影,不知怎的,想起罗大佑的一句歌词: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1.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虹先生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2)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

2.文中第④段画线部分描写虹先生作画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请简析文中“我”对虹先生这一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4.请探究虹先生这一形象的深刻意蕴。

 

1.(1)完成画作后的愉悦和沉醉。(2)绘画时的投入、专注。 2.①句式整散结合;②运用联想想象;③细节生动传神; ④运用比拟手法;⑤语言富有韵味。 3.①“我”两次观看虹先生作画的感受,映衬了虹先生绘画技艺精湛;②“我”对山水画的感悟映衬了虹先生高妙的艺术境界;③“我”“默不作声”“落后几步”的举动映衬了虹先生令人敬佩的品质。 4.①虹先生素朴少言,薄裳轻履,远离烟酒茶,秉持老旧格调:表现了一种不慕时尚,坚守艺术的精神;②虹先生绘画技艺高超:揭示了广博学习,专注投入,严谨细致,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③作者塑造虹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既是对虹先生品质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社会的反思。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的心情的作用,注意是“精神状态”。突出“愉悦和沉醉”“投入、专注”。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表达特色”的题目,注意从句式的特征,艺术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句式主要是“整散结合”,手法主要是“比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风霜高洁,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5)顺风而呼,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博学而笃志,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8)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薛秀才南游

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注】草玄: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1.请找出前三联中表明季节的词语。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作用?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选自《新唐书•吴保安传》)

【注】元振:郭元振,唐朝名将,宰相。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讨焉         帅:率领

B. 其薄俸也       俾:使,让

C. 而败之       覆:遮盖

D. 非人也       殆:几乎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堂兄弟的儿子。

B. 孤子:即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C. 乡曲:思乡的曲子,如《杨柳曲》《梅花落》等。

D. 鞭弭:马鞭和弓;执鞭弭,意指在部队建功立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4.结合全文,概括两件感恩回报的事情。

 

查看答案

A.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 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

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A. ⑥②⑤①④③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⑥①④②⑤③    D. ①②④⑤⑥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