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诚意伯刘公行状 黄纪善 公讳基,字伯温,处州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诚意伯刘公行状

黄纪善

公讳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年十四,入郡庠,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举进士,安公曼硕见公,谓人曰:“此魏徵之流,而英特过之,乃济时器也。”

江西行省大臣知公才略,辟为掾。后与幕官议事不合,遂投劾去。居青田山中,著《郁离子》。未几,总制官孙炎以上命遣使聘公,遂由间道诣金陵。会陈友谅入寇,或谋以城降;或以钟山有王气,欲奔据之。公独张目不言。上召公入,公奋曰:“先斩主降议及奔钟山者,乃可破贼尔!”上曰:“计将安出?”公曰:“如臣之计,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然则取威制敌,王业成也。”上用公策,斩获干万。

洪武元年正月,上幸凤阳,使公居守。公志在澄清天下,乃言于上曰:“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乃命宪司纠察诸道,弹劾无所避。公案劾中书省都事李彬侮法等事,罪当死。丞相李善长素爱彬,乃请缓其事。公不听,遣官奏诣行在。上从公议,处彬死刑。公承旨,即斩之,由是与李公大。比上回京,李公诉之,遂辞归。

上召公赴京师,叙公勋伐。赉赐甚厚,累欲进公爵,公曰:“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贪天之功,圣恩深厚,荣显先人足矣。”遂固辞。上知其至诚,不强也。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八年正月,旧疾愈增,遣使驰驿送公还乡里。居家一月而薨。

公生平刚毅,慷慨有大节。每论天下安危,则义形于色。然与人游,坦然无间阻。至于义所不直,无少假借,虽亲之者以此。公初与同郡叶公景渊、金华宋公景濂同出处,有通家之好。至于居官任政,则各行其志,俱以功名显于世,而公与宋公又以文章为当代首称云。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西行省大臣知公才略        雅:一向

B. 遂由间道诣金陵                间道:小路

C. 遣官奏诣行在                赍:抄写

D. 由是与李公大                忤:不和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庠:古代的学校,也特指乡学。

B. 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C. 驿: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D. 大节:指的是一个人通常表现出来美好的品质。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然则取威制敌,王业成也。

(2)至于义所不直,无少假借,虽亲之者以此。

4.根据文章第三、四段,概括刘基在“居官任政”方面的特点。(不超过40个字)

 

1.C 2.D 3.(1)不如倾尽府库的财物、敞开至诚的胸怀,来稳固军心,既然这样就能获得威势制服敌人,统一天下(2)对于不符合道义的行为,没有一点宽容(一点也不宽容),即使是亲近的人也用此对待(也如此相待)。 4.善于总结历史,治国有方略;办案铁面无私(秉公办案,不留颜面);不贪功名;忠诚为国。 【参考译文】 诚意伯刘公行状 黄纪善 刘公名讳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十四岁的时候,入郡里的学校学习,学习科举,写的文章有奇气。天文、兵法等书,过目就能掌握其中的要点。考中进士,安曼硕见到刘公,对人说:“这是魏徵一类的人才,而英气还要超过他,这是济时的大才啊。” 江西行省大臣一向知道刘公的才略,请他做掾。后来与幕官议事不合,于是就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离开了。住在青田山中,写有《郁离子》。不多久,总制官孙炎凭借上命派使者来请刘公,于是从小道到金陵。恰好碰上陈友谅入侵,有人打算全城投降;有人认为钟山有王者之气,打算到那里占据一地。唯独刘公独张大眼睛不说话。上召见刘公,刘公振奋地说:“先杀了主张投降建议以及投奔到钟山的人,这样就可以攻破贼寇了!”上问:“有什么计策吗?”刘公说:“依照我的计策,不如倾尽府库的财物、敞开至诚的胸怀,来稳固军心,既然这样就能获得威势制服敌人,统一天下。”上用刘公的策略,斩获干万敌人。 洪武元年正月,上亲临凤阳,让刘公居守。刘公志在澄清天下,于是对上说:“宋朝和元朝以来,对老百姓实行宽纵的政策很久了,现在要让规矩重新建立起来,然后再实行惠民政策就比较好”于是命宪司纠察各道,弹劾无所回避。公审查弹劾中书省都事李彬侮法等事,按罪当死。丞相李善长一向爱护李彬,于是请求暂缓这事。刘公不听,派遣官员拿着奏折到了行宫。上听从了刘公的建议,判处李彬死刑。刘公承旨,立刻杀了他,因为这与李善长大为不和。等上回到京城,李善长向上控告,刘公于是辞官回归故里。 上下召召刘公到京师,评议刘公功绩的等级。赏赐很丰厚,几次想给刘公进官爵,刘公说:“陛下是天授的,我怎么敢贪恋上天的功劳,圣上的君恩深厚,使先人荣耀显达就可以了。”于是坚决推辞。上知道他的至诚,也就不勉强了。授刘公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八年正月,刘公旧病越来越厉害,派人把刘公送还乡里。在家住了一个月就去世了。 刘公生平刚毅,慷慨有大节。每每讨论天下安危,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但是与人游玩,面色坦然毫无阻隔。对于不符合道义的行为,没有一点宽容(一点也不宽容),即使是亲近的人也用此对待(也如此相待)。刘公一开始与同郡叶景渊、金华宋公景濂,交情深厚,像一家人一样。至于当官为政,就各行自己的志向,都凭借功名显达于世,而刘公与宋公又凭借文章称为当时的首领。 【解析】 1.试题分析:赍:携带。 2.试题分析:大节:危难之际的节操。注意后文中的内容“每论天下安危,则义形于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不要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不种地,再多的锄头,再精致的锄头,价值也寥寥。”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具是给人用的,不是用来看的。

B. 工具不是目的,不能夸大其价值。

C. 要有务实精神,要做好本位工作。

D. 把器物做到极致,体现工匠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书法作品中,可用“结构呈矩形,上紧下松,布白平衡匀称,用笔圆起圆收,线条粗细一致,具有端庄从容、遒劲圆润的美感”来描述的一幅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搜索网站上查询“韩愈的名句”的内容,用于微专题学习。下列诗句不会在查询结果中出现的一项是

A.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石黑一雄在五岁时就和父母一起移民英国,但一直没能解决自己的民族认同问题,或许正是最能打动诺贝尔奖评委们的地方。

B. 野外探险具有极大的风险,仅有“人定胜天”和“大无畏”的精神显然不够,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

C. 在校园自然保护小区里,管理者不再打农药、不再清理枯木落叶,这些做法体现了尊重自然原生演进,避免了人力对生态的非必要影响。

D. 世界数十家科学机构联合宣布,从约1.3亿光年外,科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及其光学对应体。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历来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居室亭庐,贵在清爽自然,古朴沉静;花木水石,讲究秀美悠远,生动和谐;几榻器具,重视合规有度,朴质实用;衣饰有魏晋名士的     ,舟车有武陵蜀道的意境。这些审美趣味化为文化基因,     到历史长河里,孕育了辉煌独特、     的中华文明史。

A. 风格                  汇聚              山高水长

B. 风格                会聚               源远流长

C. 风度                汇聚              源远流长

D. 风度                会聚               山高水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