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0月13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0月13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并向社会征求修改意见。此次审议修改稿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更加人性化,规定也更为细化。这一新规亮点纷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因见义勇为死亡的颁发100万抚恤奖金”。

对此,有的人支持,认为对见义勇为的重奖是对英雄的关爱,更人性化;有的人点赞,认为对见义勇为的重奖,传递的是一种社会导向,值得倡导;有的人担心,总觉得对于见义勇为的重奖,会演变成“见利勇为”。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见义勇为就是要用重奖来撑腰 见义勇为者死亡,将一次性给予百万抚恤金;河南人外地见义勇为,也能享受家乡待遇……近日,《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审议修改稿)公布,并征求市民意见。河南这一新规亮点纷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因见义勇为死亡的颁发100万抚恤奖金”。 对见义勇为重奖的地方越来越多。根据《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规定,市一级见义勇为奖励标准为1万元至100万元不等。据介绍,相关奖励有省级、市级和基金会三种,可以叠加,累计起来,在广州见义勇为最高或可获230万元奖励。现在,应该祝贺河南也加入了重奖见义勇为的“百万俱乐部”。 马丁·路德·金有一句话,“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这用来解释重奖见义勇为蔚然成风很有说服力。社会对见义勇为永远处于“饥渴状态”,再多的见义勇为都不嫌多。作为一种社会优质资源,见义勇为不是凭空产生的,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激励。如果见义勇为成为社会常态,那么出现几个“坏人的嚣张”,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很容易得到遏制和纠偏。相对于对坏人的谴责,更应该寻求对好人的激励。 这些年来,人们习惯了一句话: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其实只是一个基本状态,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不让英雄寒心是最起码的要求,从激励道德的角度出发,还应该做到让英雄暖心。这种道德激励,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重奖见义勇为实现的。 现在,很多城市对于招才引智十分舍得投入,对一些紧缺人才不惜抛出重金,有的甚至拿出房子。其实,见义勇为何尝不是城市最需要的资源,何尝不需要城市拿出重金激励?如果一个城市居于道德的高地,又何必担心发展处于低谷? 有人担心,对于见义勇为的重奖,会演变成“见利勇为”。这样的担心很没有道理。一个人冒着风险,甚至包括失去生命的风险去见义勇为,难道是为了重奖而去?在其做出大义之举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有没有回报、有什么样的回报,事后也未必在乎什么回报。他们可以不去想,我们却需要为他们着想。 重奖见义勇为,不仅是对英雄的关爱,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社会导向,让人们看到这个社会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从而促进良性循环的道德生成机制。反之,当一个社会连对自己的英雄也吝啬表达时,见义勇为只能成为一种稀缺品。 见义勇为不仅需要重奖特奖,而且需要应奖尽奖,其关键就在于形成一个覆盖所有人的奖励激励机制。此前媒体曾经报道,河南农民李修国在河南与山东两地的交界地带参与救助溺水者,至今未找到尸体。其家人先后向两地申报见义勇为认定,均未被受理。此次草案明确“河南人外地见义勇为,也能享受家乡待遇”,还明确“对举荐、申报见义勇为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就体现了“应奖尽奖”,相信以后类似的尴尬不会再发生。 相对于谴责“好人的过度沉默”,更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让好人挺身而出。其中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制度力量来为好人撑腰。见义勇为就是要用重奖来撑腰,于社会而言,重奖见义勇为应是一个必选动作。见义勇为既要重奖特奖也要应奖尽奖,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不必担心“坏人的嚣张”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首先理解材料的意思,分析材料的观点:赞成的——重奖见义勇为是对英雄的关爱,更人性化;传递的是一种社会导向,值得倡导。反对的——担心对于见义勇为的重奖会演变成“见利勇为”。其次,明确自己的观点立意,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也可以辩证看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①______________。首先,要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②_____________。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③_____________,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B.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B. G20峰会,首先要考虑采取措施确保全球经济治理更加高效,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完善经济部署以及处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

C.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D.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不孚众望地突破了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国产电影更是创下了票房的历史新高,但“口碑差票房高”现象依然存在。

②中朝有着很深的渊源,本是一丘之貉,理应通力合作,但是朝鲜却不顾中方意见,进行氢弹试验。

③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④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⑤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⑥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A. ①④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写辞官归家后饮酒自乐,甚至看看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愉快的声明或情态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作者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写自己家族人丁稀少,内外无亲的可怜可怜悯之状;而“____________,愿乞终养”则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