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规 矩 侯发山 兄弟两个每逢遇到...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规  矩

侯发山

兄弟两个每逢遇到争打不停的事情时,就比赛跑步,以输赢来定夺。久而久之,这似乎成了规矩。在弟弟的印象当中,每次赛跑,哥哥总是跑不过他。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临近年关,爹去镇上赶集置办年货,顺便买回一顶新帽子。哥儿俩高兴得不行,争抢着要戴。哥哥说,我是老大,帽子应该让我戴。弟弟说,我是小的,帽子应该归我。爹把帽子举起来,看看这个,瞧瞧那个,不知道该把帽子给谁。娘埋怨爹,说你要买买两个,买一个咋整呢?爹不自然地“嘿嘿”一笑,说割了肉,买了鞭炮,剩下的钱就只能买一顶帽子了。弟弟说让我和哥赛跑,谁跑得抉,帽子就归谁戴。爹看了看哥哥,哥哥点头同意了。比赛路程就是村头到村尾,不足一千米的路。比赛开始后,哥儿俩都攒足了劲,像两匹脱缰的野马撒腿就跑。两个人的体力差不多,几乎是一前一后,当然是哥哥在前,弟弟在后。弟弟急了,索性甩掉身上的棉袄,赤着上身跑起来……在别人的惊呼声中哥哥一愣神的当口儿,弟弟超过了他。弟弟赢了,戴上了新帽子。

哥儿俩长大以后,日子依然好不到哪儿去。哥哥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找到媳妇儿,爹急,娘也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最后托人从四川领回来一个女人。

按照爹和娘的意思,这个四川女人应该给哥哥当媳妇儿,弟弟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可是,弟弟不干,非要娶这个女人,甚至和爹闹,和娘吵。弟弟说,我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再不结婚,过了三十岁更不好找了。一时间,搞得家里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爹愁眉不展,不住地叹气。娘呢,想起来就掉眼泪,责怪自己没本事,让孩子跟着自己受委屈。

哥哥就提议,跟弟弟赛跑,谁跑得快谁娶这个四川女人。

哥哥比自己大六岁,不一定能跑过自己。弟弟想了想就答应了。既然是哥哥提议的,爹和娘也没啥好说的;再说,不管谁娶,都是他们的儿媳妇,索性任由两个孩子去折腾。

比赛地点还是村头到村尾。比赛一开始,弟弟就跑到了哥哥的前面。弟弟累得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等到他跑到终点,累得泥一般瘫倒地上,把哥哥落下了好大一截。

规矩是哥哥立下的,那就按规矩办吧。在一阵《百鸟朝凤》的唢呐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弟弟当上了新郎官。哥哥跑前跑后地招呼客人,丝毫看不出他的不高兴。爹和娘这才都松了一口气,心里的愧疚减少了几分。

尽管后来富裕了,因为年龄的问题,哥哥也一直没找下媳妇儿。

大概是前年吧,娘得了肾衰竭,需要换肾。哥儿俩都很孝顺,争抢着给娘捐肾。医生说,你们兄弟两个先别争,需要配型,只有配型合适才能换。

二十天后,配型结果出来了,哥哥和弟弟都可以给娘换肾。这下,两个人又争开了,都说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弟弟建议,跟哥哥赛跑,说谁跑得快谁给娘捐肾。他想,哥哥每一次赛跑都输了,这次肯定也赢不了。

哥哥沉默了半天,叹口气,点了点头。

比赛场地还是村头到村尾。然而,出乎弟弟的预料,这一次他输了,而且输得很惨。尽管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差点吐血,还是没撵上哥哥。哥哥刚开始落在后面,当跑到三分之一的路程时超过了弟弟,之后一直跑到终点弟弟也没撵上他。

弟弟不甘心,还想跟哥哥争。哥哥说咱哥儿俩不能坏了规矩,弟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哥哥进了病房。他不明白,以往每次赛跑,都是他赢,这次怎么就输了呢?

病房外,四川女人,也就是弟弟的媳妇儿,忍不住告诉丈夫,说在这段时间里,哥哥每天半夜都起来跑步!

弟弟瞪大眼睛瞅着自己的女人,恶狠狠地说,你为啥不早告诉我?你说啊?说罢挥拳要打她。一旁的爹拦住了他,说你知道吗?为了让你娶上媳妇儿,那一次赛跑,你哥哥是故意输给你的。

弟弟愣了一下,心里一热,隔看病房的玻璃对着哥哥忘情地叫了一声:哥!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兄弟二人总是采用赛跑的方法来处理矛盾问题,对他们而言,这是最公平合理的解决之道,同时亦属无奈之举。

B. 小说以时间为序具体讲述了兄弟俩以赛跑定夺输赢的三件事,从中不只可以感受到哥哥对弟弟的谦让与关爱,也可以看出弟弟的任性与不懂事。

C. 小说开头写“哥哥总是跑不过他”这句话,情节上设置悬念,为下文写哥哥赢得为母亲换肾的机会作铺垫,前后形成对比,彰显出了作为哥哥的精神气度。

D. 小说取材于农村,从爹买帽子、给儿子找媳妇,到哥哥因年纪大没找到媳妇,再到兄弟争着为母捐肾等事上,可感受到农村家庭关系的面貌。

2.小说中的哥哥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规矩”为题,有什么内涵和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1.B 2.①做事讲规矩、原则。长期以来,遇到兄弟争端,以赛跑输赢定夺,哥哥心中始终有为家庭亲情付出的原则。②注重兄弟情,多为弟弟着想。为了让弟弟娶上媳妇,故意跑输。③孝顺父母,关爱弟弟。为了跑赢弟弟,给母亲换肾,每天半夜起来跑步锻炼。 3.内涵:“规矩”是兄弟发生争端时,以比赛跑步输赢定夺的一种规则,也是哥哥心中亲情、爱的原则。作用:①情感主题上,“规矩”之中,融入亲情,才是有温度的、感人的,才能让人称道、弘扬。②行文结构上,“规矩”是本文的行文线索,贯穿其中,使全文结构紧凑,主题鲜明。③人物形象上,在“规矩”面前,兄弟二人形象深入人心,他们孝顺父母,兄弟情谊深厚。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B项,说弟弟“不懂事”不准确,“争抢着给娘捐肾”说明他很有孝心,很懂事。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哥哥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应先到文中找出直接描写哥哥言行举止的内容,再到文中找出借助弟弟、父亲、弟媳之口写哥哥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比如,第一段说“兄弟两个每逢遇到争打不停的事情时,就比赛跑步,以输赢来定夺。久而久之,这似乎成了规矩”,为了帽子赛跑、为了媳妇赛跑、为了给母亲换肾赛跑,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哥哥应是一个讲规矩、讲原则的人;文章最后父亲说“为了让你娶上媳妇儿,那一次赛跑,你哥哥是故意输给你的”,可见哥哥重视兄弟之情,为弟弟着想;弟媳说“哥哥每天半夜都起来跑步”,这表现出哥哥对母亲的孝顺,对弟弟的关爱。 3.试题分析:题干说的是“小说以‘规矩’为题,有什么内涵和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题。对于标题的内涵可以从含义上、情感上、主旨上等几个角度作答。含义上,一般包含表面意和深层意,“规矩”,从定义上来看,是指规则;从文中来看,是兄弟二人发生争端的时候,用赛跑来定输赢的规则。对于作用题,从结构上来看,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处处有“规矩”,幼年赛跑争帽子、成年赛跑争媳妇、此时赛跑救母亲,都是遵循规矩而行,故“规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人物形象上来看,因“规矩”让二人友爱兄弟、孝顺父母的形象更为鲜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②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③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④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⑤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⑥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⑦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⑧“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满纸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无疑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释放负能量。因为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施加于未成年孩子身上,所以我们应该强烈抵制这款游戏。

B. 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这句话中的“三板斧”是指游戏出品方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不多,但却非常管用。

C. 对于网络游戏,研发企业要有责任意识,政府要加强监管,才能兼顾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

D. 《王者荣耀》游戏出品方推出的健康游戏防沉迷措施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王者荣耀》游戏受到热捧的同时又被不断批评质疑,提出如何“解毒”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B. 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许多真实事例,提醒我们警惕游戏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C. 第六段引用某知名企业的话是暗讽《王者荣耀》研发企业只重视游戏的刺激性体验而忽视潜在危害,最终会害人害己。

D. 第七段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提醒政府在鼓励游戏企业开拓创新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对企业的监管,不能让企业说了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告诉我们,《王者荣耀》游戏对沉迷游戏的孩子来说既是可口的蜜糖,又是致命的毒药。

B. 《王者荣耀》游戏在内容上架空和虚构历史,会误导孩子,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C. 第六段中“黑网吧”、“手雷”、 “魔鬼的种子”等比喻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议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D. 文章结尾一位老师“怒怼”游戏的话,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如今手机游戏对学生的毒害之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图中总结出两条知识遗忘的规律,并总结一下这张图在学习方面给你的启示。

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_________,"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________,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年4月中旬,旅游团疯了似地赶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参加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狂欢,水桶大战,万人空巷,皆呼过瘾。  对于大多数人,“狂欢”的嗜求   大过了对傣族水文化的探究,   伴随泼水节的一系列庆典仪式,   被很多人选择性忽略。   泼水节之所以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盖因其几乎涵盖了傣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   也是傣族生态文明观“没有水就没有林,没有林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写照。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泼水节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心理只怕国内无出其右。

A. /   往往   并且   也   可是   况且

B. 但    却    /     往往   /    并且

C. 并且   /     而    却   原来  并且

D. 可   似乎   而     也   其实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