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明日搬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明日搬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

B. 兹介绍我校甄鸿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 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

D. 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学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拜访”不当;C项,“拨冗”不当;D项,“钧裁”不当。三个选项都是谦敬词语误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庆长假期间,出行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也人满为患,人声喧杂,因此有人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 我们每次敦促印方恪守在涉藏问题上的承诺,遵守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重要共识,不要使边界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维护中印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C. 近30年来,验证突破性科学由于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数十年后才获得诺贝尔奖认可,部分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就去世了。

D. 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互相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受恩图报,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可以说是一段佳话。

②在计算机主机房内,科技人员一个个目不见睫地监视、处理着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组组流动的数字,计算着神舟飞船的实时轨道。

③东汉末期,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打动,见危授命,奔走效劳,终帮刘备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

④发行制度改革就是要改变某些机构在发行中的强势地位和特权,在这一过程中却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岂不是与虎谋皮

⑤在国庆阅兵大典中,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出生入死的百岁老战士,用多少溢美之词来赞美他们都不为过啊!

⑥考试前,妈妈叮嘱小明,在答卷时,一定要瞻前顾后,仔细认真,不要马马虎虎,丢三落四。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关于正确对待别人优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苏幕遮》一词中描绘了清秋时节的景象的句子“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____________”色调对比强烈,意境开阔,堪称写景大手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筿: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 颔联对仗工整,“含”“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含”字感情色彩很浓,有小心爱护意味;“裛”字尽显轻柔,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D. 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E. 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2.本诗塑造了“狂夫”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曰靖侯。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B.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C.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D.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摄”是代理、兼理的意思,文中指代皇帝处理政事,常用的假、行、权、徙等词也有此意。

B. “邑”泛指一般的城镇。大曰都、小曰邑。通称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为邑,文中即是此意。

C. “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妃嫔和所生的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

D. “谥”,中国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据其生前所作所为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莽专权之时,刘隆的父亲刘礼同安众侯刘崇起兵反对王莽。行动失败之后,被治罪,刘隆因为年龄不满七岁,免于被诛杀。

B. 刘隆久经战阵,协助世祖建立功业。他抵御朱鲔、李轶,讨伐李宪,俘获征贰,屡立战功,封赏丰厚,皇帝对其恩宠有加。

C. 东汉初年,户口和田地状况混乱。官员、豪强相互隐瞒,于是皇帝诏令各州郡检核垦田事,诏令对百姓十分严苛,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D. 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征伐交阯,扶乐乡侯刘隆以中郎将的身份作为副将,于禁谿口大破蛮夷,得胜回京之后,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

(2)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