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议。这些争议,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随着思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更加开放。

②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颂美王朝君国的作品为数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显盛。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的程度。中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世,更多末世景象与情怀。

③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致力于新题材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④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代展示得最为明显。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演革的过程。

⑤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魏晋文学自觉,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也更复杂。不同的身份意识影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

⑥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赋体演革的停滞让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而对于唐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幸运。唐赋因时代精神的影响与个体意识的彰显而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较之汉赋的雄霸夸饰与六朝赋的繁缛绮丽,唐赋康健朗畅,更可贵的是唐赋风格多元多貌,并有着时代与个人的特质。

⑦总言之,唐赋对王朝盛衰、江山风物、社会生活、个体情怀的铺陈,表征了多元多貌的政治形态、礼仪制度、文化谱系、身份意识,展示了唐朝与唐人开放的胸襟、革新的精神、批判的意识、家国与个我并重的情怀。唐赋赋体的集成、对赋艺的探索、辞赋大家的出现与赋体风格的形成,也造就了它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

(摘编自刘伟生《唐赋:多元多貌 广纳万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两种说法都毫无道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B. 随着思想的开放与赋研究的深入,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

C. 盛唐时代,赋体创作不受题材的限制,达到一切可写的都可以入赋的程度。

D. 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提出了在思想更加开放、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须对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重新估量的问题。

B. 第②③段肯定了唐赋在题材上的突破及新题材的开创的贡献,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

C. 第⑤段从作家身份的角度论述了唐赋作者身份的不同及其对赋作所带来的影响。

D. 最后一段总结了唐赋的发展变化特点,得出了唐赋“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赋的体裁与题材一样,承旧而出新,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

B. 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可见唐赋的表现手法与以往也会有所不同。

C. 唐代辞赋大家打破了魏晋时期高门士族居多的状况,出现了各种身份的辞赋大家。

D. 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革的停滞。

 

1.C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两种书法都毫无道理”理解错误,原文“不无道理”的意思是在当时都有自身的理由。B项,“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于文无据。D项,“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错误,原文“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2.试题分析:“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错误,于文无据。 3.试题分析: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与赋体演革的停滞之间无因果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华正茂的你走进了高中,也就实实在在地站在了青春的门槛前。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静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容易沮丧而又很快兴奋,这就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怎样感人的经历?你见过怎样动人的风景?

请以“我的高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要有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查看答案

高于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或文化景点、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进行联想,要体现人物形象或文化景点、文学意象的特征。

(1)荆轲        项羽        刘邦        (2)橘子洲        康桥        雨巷

例句:

(1)烛之武,你深明大义,不计私怨,毅然应命。你,正是处于危难境遇中的国民要学习的榜样。

(2)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1)人物形象:

(2)文化景点、文学意象: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 _______。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______ 。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对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转嫁给社会;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唯有如此,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  ①  枯萎的心灵也会因之复苏。爱的师魂,无处不在,  ②  有爱方能育良才。不时也会听到有些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  ③  也不尽然。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④  更便于因材施教。时代在变,  ⑤  只要爱的师魂不变,教师就不会墨守成规,  ⑥  与时俱进,帮助每一个孩子把人生过得出彩。

 

A

虽然

所以

/

并且

然而

相反

B

即使

/

其实

反而

而是

C

/

只要

不过

可是

因而

D

无论

以为

而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以代工制为主要方式的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上挤下压”我国的代工企业只能靠大量接订单,降低人力成本保持利润增长。

B. 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胜利闭幕,但是“小白菜”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小白菜”将会出现在大街小巷,继续传递温暖人心的文明清香。

C.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疏导”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

D. 上海“11·15”高层住宅火灾是过去1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据火灾调查组调查,此次灾难的直接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