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人生里,我一直遵循自己想着的路走下去,不管别人是认同的,_________________,就想走自己的路。虽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吃过很多的苦,流过很多的泪。但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勇往直前。人生是我的,我还是一贯的坚持自己所能坚持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还是别人质疑的 ②在这条荆棘丛生的路上 ③走自己所能走的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段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处,根据前文“不管别人是认同的”,下面应该是“还是别人不是认同的”;第二处结合后文“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勇往直前”,那么前面应该是说“在我前进的道路上”等类似的句子;第三处是一个总结句,结合上文的“想走自己的路”,可填“走自己所能走的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李华起草了一份寻物启事“7月11日,我在图书馆丢失了一本《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行为准则》书一本,如有拾获,请速速归还。”

B. 这次作文大赛不是当堂写作,你务必参加,大胆写稿,不妥之处我自会斧正的。

C.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的聆听!

D. 希望各国家总统总统从海湾和平和贵国本身的利益出发,争取主动,避免出现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消费市场的平稳增长,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型消费模式,近几年也迎来蓬勃发展。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

B. 据国家相关部门表明,我国将于7月20日开展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将首次环北冰洋航行,并将首次试航西北航道。

C. 科学家们认为,由方忠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的外尔费米子,这一发现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满足合理要求。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②对有责任心的作者来说,一篇作品从完稿到发表,往往需要他们韦编三绝,几易其稿,最后才能交付刊印。

③策划人必须对他所从事的项目的具体特征了如指掌,并且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本质特征,才有可能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

④近百年来,自私的人类对地球上动植物的生杀予夺导致了今天环境的一步步恶化.

⑤2017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媒体和企业界代表,展示了中俄两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坚不可摧。

⑥老师常教育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能甘于人后,要一马当先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第一句就为下文清冷凄清的感情抒发奠定了基调,烘托出诗人的失意、苦闷。

B. 五、六句在写景上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

C. 诗中末尾两句诗人写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

D. 这首诗的诗题交代了晴雪和暮色这两种所写景物。描绘了一幅寒寂的空山晚晴图。

E. 作者应举落第,心情抑郁,美好的事物使诗人心情得到缓解,可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又生悲观。

2.赏析本诗中的颔联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