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③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学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的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过“六艺之学”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儒学又最希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

④因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根本,“子”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改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1.下列对文章①~③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皆出自王官之学。

B. 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

C.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都属于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追求的代表著作都属儒家子学。

D. 相对于诸子百家,儒学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重视思想的创新与建构。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第③段以儒学为例,证明了诸子百家之学的优劣取决于其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其他诸子之学真正结合的程度。

B. 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

C. 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辨析,为下文对儒学的论述提供了支撑。

D. 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两者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诸子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普遍认同的“诸子之学出于王官”,在后代受到了挑战。

B. 因为“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所以,诸子百家大都对春秋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现实问题提出思考,寻找解决办法。

C. 儒学在发展中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D. 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主体,代表了儒家的现实关怀,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

 

1.C 2.A 3.B 【解析】 1.试题分析:A “学者们都认为”说法绝对。 2.试题分析:C “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一句原文无据。 3.试题分析:C儒学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是“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②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③“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④王凯、王悦兄弟俩是黑龙江兰西县农机局汽车队退休职工。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母亲的夙愿,从2007年至2010年,兄弟俩自制板车为“房车”,取名“感恩号”,载着八旬母亲畅游中国。三人风餐露宿,磨破37双鞋,徒步30多个省(区、市),跨越1000多个城市,517天走过3.7万里路程,完成了母亲畅游中华的感恩之旅。——凤凰网

⑤一位创业者接受北京卫视的邀请,去参加一场类似电视路演的活动。临行前,他收到父亲的病危通知书,因担心路演临场发挥不好,他向父亲和护工交代:“万一发生什么事千万不要打电话来跟我说。”当晚,他的父亲去世。——“寻找中国创客”公众号

阅读上面几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其中两到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或进行分析,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要点,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 一个“+”位置的变化耐人寻味。过去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而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但在“互联网+”所处的工业 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

目前在中国拿着手机就能完成支付、订购产品,一机在手,走遍全国,这种情形标志着我国已步入工业4.0时代。而率先提出这个先进概念的德国已走得很远了。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你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会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会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就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1)“这一模式未来会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找出问题句),“可能性”成“必然”(问题所在),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能断定未来的必然走向。(解释问题)

(2)

(3)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职权和地位各异的“史”。从文献记载来看,“史”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还有“大史” “卸(御)史” “公史” “西史”等词语,它们代表着各不相同的某种身份,或某种职位。由于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极为不便,用字必定非常俭约,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 所以,,正说明了早在殷商时代“史”就已有了明确的分工。这种分工的事实正是人们在用甲骨文进行记录时不辞繁复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分工的事实又可以使我们的历史学家确信:

 

查看答案

下而给打乱次序的张籍《江陵孝女》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孝女独垂发 ②无家空托墓 ③起庐无旧邻 ④相吊有行客

⑤主祭不从人 ⑥江头闻哭处 ⑦寂寂楚花春 ⑧少年唯一身

A. ⑧①②⑤④③⑥⑦

B. ①⑧②③④⑤⑦⑥

C. ①⑧④③②⑤⑥⑦

D. 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

B. 特洛伊安斯卡亚及其研究小组利用机器学习创建了一份基因相互作用图,将已经熟知的少数自闭症风险基因的相互作用跟数千个其他未知基因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寻找其中的类似之处。

C. 据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估算,2012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社会经济成本约680亿元左右,占当年GDP的1.3%。

D. 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脸上还带着肉肉的婴儿肥,却硬被套上大人的华丽裙子和高跟鞋,浓妆艳抹,故作成熟,虽然表面上这样的儿童选美,选的是“美”,但实际上,是在考验家长的钱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