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 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 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 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 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 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 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老子主张“涤除 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 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 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儒家孔子的 “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 “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 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虽不排斥客观外 象直接作用于感官认知,但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 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

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 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 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

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 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 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 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 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

B. 《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C. 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

D. 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完全得靠直觉和顿悟,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 就是无用的。

B. 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顿悟而成佛, 他人不能替代。

C. 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都主张抛弃知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 体的契合。

D.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 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B.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

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B 2.C 3.C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遇见,是一个十分奇妙的词语,古往今来无数次的遇见,宗璞因为遇见紫藤萝,唤起对生命的信心,海伦因为遇见安妮,她的生命才创造奇迹。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800字。2.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地名。

 

查看答案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将在中国厦门举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五国”的领导人将参与会议,下面是此次峰会的会标,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阐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那些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 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B.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话是(    )

A. 《沁园春·长沙》一词是毛泽东在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革命者高歌吟唱了一首昂扬乐观的励志之歌。

B. 《雨巷》是戴望舒最早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

C.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经典名作。赏读这首诗,我们能够咀嚼出新月派诗歌绘画的丰富意蕴。

D. 不仅《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描绘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7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的修订出台,标志着反腐在治本征途上,迈出关键一步,这必将为政治生态赢得一个更加山清水秀的未来。

②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对母亲、祖母的细节刻画,以及结尾处对枇杷树的描写,事细而情深,如泣如诉,悲恻动人,令人不忍卒读

③2017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试锋芒,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得男单冠军。

④2017年,在世界经济总体下滑,差强人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衡增长,经济总量移居世界第二位。

⑤在本次“文学艺术联合会德艺双馨奖”的颁奖会上,我见到了许多仰慕已久的老前辈,他们的教诲,让我如坐春风

⑥在大量的犯罪证据面前,犯罪分子抱残守缺,丑态百出,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