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1980年版电视剧《西游记》取得了巨大的艺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1980年版电视剧《西游记》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功,如果没有剧组人员对于电视艺术的执着追求,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怎能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

B. 日前,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人士认为,年轻的网络文学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C.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繁荣的目标相向而行。

D. 教育专家称,幼儿读物是启迪孩子心智的“心灵读本”,一些书商却盯上了幼儿园,大肆推销幼儿读物,不少读物质量令人堪忧。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怎能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句式杂糅,B动宾搭配不当,D“令人堪忧”重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② “互联网+预防接种”绝不是一挥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

③ 中国文化经典进课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各有功能,殊途同归。

④ 评审组老师们对每个参赛节目评头品足,大到节目整体构思,小到一些细节,参赛选手非常感谢评审老师的指导。

⑤ 中国对钓鱼岛及周边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巡航钓鱼岛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法、合理,不针对任何国家,无可非议。

⑥ 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虽然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A. ①③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⑥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月光下的江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薄幸•送安伯弟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注:韩元吉,河南许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一开头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南浦”两字是人们抒发惜别之情的常见意象,令

读者感受到一股感伤的意味。

B. “青青万缕”描写满眼的绿柳,让人产生分别的感伤的联想。“更满眼、残红吹尽”,使人去想象那残花在枝头片片被吹落的景象,增添了感伤的气氛。

C. “记竹里题诗”三句中“载酒”“题诗",是文人常见的交往活动。“魂断”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

D. “闻鸡起舞” 是个典故。词的开头写送别,“漫留君住”三句,又回到惜别,劝安伯姑且停留片刻,持杯痛饮。

E. 词的上阙主要写离别,下阙主要是抒发感慨。全词写眼前景当下事,感情深挚,读来有一种苦涩的韵味。

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藩,字叔翰。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尤之,晏如也。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复召藩,坚不去,后果败。

张建封辟为从事。杜兼为濠州刺史,带使职,建封病革,兼疾驱到府,阴有冀望。藩与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语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当奏闻。”兼错愕不虞,遂径归。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诬奏藩建封死时摇动军中。德宗大怒,密诏杜佑杀之。佑素重藩,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佑曰:“慎勿出口,吾已密论,持百口保君矣。”德宗得佑解,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除秘书郎

元和四年冬,帝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国孰与不足!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风俗日奢,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国孰与足!今陛下永鉴前古,躬尚勤俭,自当理平。”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一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

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户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B.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C.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D.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B. “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事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来内地遍设,造成藩镇割据。

D. 赠分“赠谥”“赠官”等等。此处是“赠官”。“赠官”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父祖或本人死后追封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藩安闲淡泊。父亲去世了,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不禁止。读书扬州时,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泰然自若。

B. 李藩交往慎重。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

C. 李藩刚直不阿。因他的阻碍,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图没有得逞。皇帝知道实际情况后,非常生气,准备让杜佑杀掉杜兼。

D. 李藩反对奢侈。他劝谏皇上俭省用度,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奢侈成风,衣食日益缺乏,造成家贫国困的后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封病革,兼疾驱到府,阴有冀望。藩与同列省建封

(2)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除秘书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吉星

小区有些年头了,密密麻麻的防盗笼,杂乱无章的网线、电话线蜘蛛网似的爬满了红砖房。每个单元门楼前的空墙上,除了偶尔有几张水电费催缴通知外,大多贴满了代办信用卡、疏通下水道的牛皮癣广告。

小王两口子带着刚满月的孩子搬进来时,总感觉很陌生。

月子里,父母从乡下老家带了几百个土鸡蛋给儿媳补身体,直吃得小王媳妇看见鸡蛋就想吐。看着几大箱土鸡蛋还大多都没动,小王心里也着急,天气太热,时间一长就放坏了。

媳妇说:“要不楼上楼下左邻右舍每家送点吧,远亲还不如近邻呢,我们刚搬来,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人家的。”

小王觉得这主意不错,便提了一篮鸡蛋去敲对面邻居家的门,厚厚的冷冰冰的防盗门阴沉着脸,“笃——笃——笃”,连敲门声也是阴沉沉的,不像在乡下,用拳头把门擂得“咣——咣——咣”山响。

敲了几下后,小王把耳朵贴在门上,听到从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连忙后退了一步,用手捋了捋头发,可门并没有开,他听到门后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小王知道这是主人家正对着猫眼往外观察呢,城里人都兴这一套。他便对着门里说:“我是刚搬来对面的邻居,家里有些乡下带来的土鸡蛋,给你们送几个过来。”

门内沉默了几秒钟,传来一个女人冷冰冰的声音:“谢谢,不用了,我们家都不喜欢吃鸡蛋。”话音一落,便有脚步声渐渐远去。

小王感到有些失落,他抬腿上了楼,敲了敲楼上邻居家的门。门开了,但只虚掩了一道不大的缝隙,从里面探出来一颗男人的脑袋,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找谁?”小王忙将手里的篮子往面前送了送,把刚才在楼下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男人一愣,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小王,又看了看篮子里的鸡蛋,依然冷冰冰的说:“谢谢,不用了,我们家冰箱里还有很多。”说完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小王站在阴冷的楼道里,感觉心里很冷。

没过几天,孩子变得不安生了,一到深夜就哭闹不停,搅得楼上楼下都睡不好觉。小王媳妇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都吵得左邻右舍无法休息了,要不你再去给大家说一声道个歉,伸手不打笑脸人,与其等人家骂上门来,不如先去陪个笑脸。”小王一想到前次吃的闭门羹,心里就一万个不愿意。

最后两口子一合计,想到楼下单元门前不是有一块贴小广告的空墙吗?一商量,决定写张小纸条贴在那儿统一给大家表示一下歉意。

清晨天一亮,人们出门时,在单元门前的空墙上看到了这样一张手写的纸条:“各位邻居:我们刚搬到这个小区,由于孩子太小,晚上吵闹,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深表歉意,同时也感谢大家这些天来对我们以及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在此真诚地谢谢大家!”在小纸条的最后,还印上了孩子可爱的小脚印。这张小纸条在那些广告传单中间显得十分的温暖。

第二天,纸条旁边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谁家都有孩子,我们也是过来人,能理解!”纸条的后面,画了一颗小小的爱心。

第三天,又多了一张小纸条:“是不是尿不湿让孩子不舒服,我家用的是XX牌的,孩子晚上睡得很香,你们可以试试!”

第四天,再次多了一张纸条:“是不是奶水不够,孩子没吃饱?花生炖猪脚能催奶,我女儿刚断奶,家里还有很多花生,我给你们拿一点来吧!”

第五天、第六天……

最后有一天,在那面贴了无数张爱心小纸条的墙上,又多了这样一张小纸条:“我们在这个小区住了很多年了,但大家相互都不认识,中秋节快到了,要不我们就一起走出家门,在院子里搞一次联欢吧!”

关了电视,放下书本,二楼的抱来一箱苹果,三楼的提了一篮花生,四楼的拿出一袋核桃,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一轮明月慈祥地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倾泄在每个人开心的笑脸上。“好长时间没有这么悠闲地赏月了,真美啊!”“哦,原来那张纸条是你写的啊!”“你就住在我对面?搬进来几年了,愣不知道我对面住的是什么人,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小区原来的死气沉沉。

夜深了,但大家还意犹未尽,临进家门,还不忘回头叮嘱一声:“这个周末每家出两个拿手菜,在院子里搞长街宴哦,不要忘了!”

这个小区出名了!这面墙出名了!居委会主任来了,办事处主任来了,区长来了,最后连市长也来了……

(《小小说选刊》2017·6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小区的环境描写表明了小区生活环境的杂乱,以及人们之间的隔阂,为后面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 小王好心给邻居送鸡蛋却遭到了拒接,有的不开门,有的虚掩着门不让进,这是因为邻居家有的不喜欢吃,有的家里有很多。

C. 本文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以小王夫妇为线索人物,展现了小区居民由冷漠隔阂走向互相关爱和谐共处的变化。

D. 小王夫妇生活的小区出名了,贴纸条的墙也出名了,各级领导都到小区来参观,反映了社会对这一小区新型居民关系的认同,对人与人之间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E. 小说前后文形成鲜明对比,贴小广告的空墙变成了贴小纸条的爱心墙,邻里间关系的变化都传达了一个生活道理:只要真诚,冷人心的“墙”也会变成暖人心的“桥”。

2.结合全文概括哪些因素让小区人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转变。

3.“墙”作为小说的标题,有怎样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墙”这一标题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