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B. 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同桌安慰小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振作精神,下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C. 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师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腊,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C项“斡旋”,指调解争端,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之一。D项“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征五号F运载火箭的构成是由整流罩、5米直径的芯级和4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三部分组成,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6吨。

B. 广大驻湘部队官兵积极投身湖南改革发展稳定,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谱写新时期军民鱼水情。

C. 北京网信办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曲解政策违背正确导向”“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炫富享乐宣扬扭曲价值观”等八大现象,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项是

①历史,波兰装罗;时代,风云际会。―支军队,唯创新能强,唯变革能胜。今天,走过90年雨征程的人民军队,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上阔部前行。

②近日,现实题材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甚嚣尘上,引发众多追剧族热捧,网友惊呼,看了该剧懂得了不少婚姻之道。

③范蠡深知勾践的阴险狡诈,为了避免鸟尽弓藏的命运,他及时功成身退,弃官经商,改名为陶朱公。

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我作为—名光荣的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报告,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⑤产品比较是直接了解品质与需求的最佳方法,在决定购买之前,比较同级品牌的规格功能及价格是不二法门

⑥新加坡轻率地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进美日的队列,严重损害了该国长期苦心经营的中新友好关系,毁掉了它在美中之间八面玲珑的格局。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___________”。

(2)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辛弃疾时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②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 “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 “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 “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应上阙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 “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做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昊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举进士第,迁秘书正字。是时秦桧已专政,芾与桧旧故,退然如未尝识。公坐旅进,揖而退,桧疑之,风言者论罢。通判处、婺、越三郡。何溥荐芾材中御史,除监察御史。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求合乎天地,无愧乎祖宗,则人心悦服,天亦助顺,上韪其言。迁殿中侍御史。两淮战不利,廷臣争陈退避计,芾言:“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为上策,退为无策。”既而金主亮毙,上疏劝亲征。车驾至建康,芾请遂驻跸,以系中原之望,又言:“去岁两淮诸城望风奔溃,无一城能拒守者,此秦桧求媚媾和之余毒也。能反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之歧途,则士气日振,而见危授命者有人矣。”知婺州,劝民义役,金华长山乡民十有一家,自以甲乙第其产,相次执役,几二十年。芾舆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曰“循理”,里曰“信义”,以褒异之。

知绍兴府。会稽赋重而折色尤甚,芾以攒宫在,奏免支移折变。鉴湖久废,会岁大饥,出常平米募饥民浚治。芾去,大姓利于田,湖复废。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内侍家僮殴伤酒家保,芾捕治之,狥于市,权豪侧目。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下迁礼部侍郎,力求去,提举太平兴国宫。时芾与陈俊卿俱以刚直见忌,未几,俊卿亦引去,阎安中为孝宗言:“此非国之福也。”后起知太平州,造舟以梁姑溪。历阳卒久戍,溃归,声言欲趋郡境,芾召而厚犒遣之,然密捕倡乱者系狱以闻。诏褒谕。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屡告老,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后十年卒,年八十。尝曰:“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立朝不偶,晚退闲者十有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有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

(选自《宋史 •吴芾传》)

1.下列对文巾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

B. 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

C. 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小行

D. 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驻跸。“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先要派兵沿路戒严,禁止行人经过称为“跸”,“驻跸”指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

B.义役。宋代役法之一。南宋乡村民户为了减轻保正、保长的重役,自行结合,割田出粮,帮助当役户,称为“义役”。

C.攒宫。古代皇帝、皇后暂殡之所。宋南渡后,帝、后茔冢均称“攒宫”。表示暂厝,准备收复中原后迁葬河南。

D.致仕。“致”,获得;“仕”可解释为官职、职位。致仕即获得官职。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表达这一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芾忠君爱国,积极主战。吴芾虽与秦桧故旧,但他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他还上疏请高宗亲自北伐、抵抗金人、驻跸建康。

B. 吴芾心系百姓,体恤民情。在绍兴知府任上,吴芾上书为百姓免除支移折变。鉴湖久废,恰巧碰到收成不好闹饥荒,他就命令拿出常平米募饥民来进行浚治鉴湖。

C. 吴芾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在临安知府任上,有皇宫内侍的家僮打伤了酒家的洒保,吴芾抓捕凶手治罪并在市集示众,权豪因此对他十分敬佩。

D. 吴芾明于吏治,颇有谋略。吴芾先后在六个州郡担任知府,他根据各地民风习俗采取或宽或猛的策略,使官吏无法作恶,让百姓受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

(2)芾舆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日“循理”,里曰“信义”,以褒异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