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创文”宣传活动策划方案拟好后,我们特意去政...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创文”宣传活动策划方案拟好后,我们特意去政教处垂询各位老师的意见。

B. 您所托为令郎辅导高考作文之事,在下一定鼎力相助,竭尽所能,不负重托。

C. 商务印书馆刚出版了拙著《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D. 欣闻您老即将米寿,祝您马齿徒增,健康长寿,期待着您的白寿、茶寿大庆。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垂询”乃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含尊敬对方之意。B项,“鼎力相助”乃指感谢别人。 D项,“马齿徒增”为谦称,指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围绕创新为理念,浦发银行信用卡屡创行业“第一”,截至去年累计发卡量已达4140万张,信贷余额2431亿元。

B. 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态度,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C. 李克强强调,要抢占流通业革命“先机”,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突破四大“瓶颈制约”。

D. 网易集团CEO丁磊认为,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网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方式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②因大片住宅楼空置,街道万人空巷,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地区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鬼城”。

③大学不应该成为名利场,大学里真正的大师不仅学识渊博 ,有沉潜专研的研究态度,而且人格高尚,有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④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造伪劣产品,如此南辕北辙,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⑤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⑥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险峻而瑰丽的山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漩涡飞转,瀑布飞泻的气势。

(2)《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言说自己深感壮志难酬的苦闷,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薄幸•送安伯弟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注:韩元吉,河南许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一开头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南浦”两字是人们抒发惜别之情的常见意象,令

读者感受到一股感伤的意味。

B. “青青万缕”描写满眼的绿柳,让人产生分别的感伤的联想。“更满眼、残红吹尽”,使人去想象那残花在枝头片片被吹落的景象,增添了感伤的气氛。

C. “记竹里题诗”三句中“载酒”“题诗",是文人常见的交往活动。“魂断”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

D. “闻鸡起舞” 是个典故。词的开头写送别,“漫留君住”三句,又回到惜别,劝安伯姑且停留片刻,持杯痛饮。

E. 词的上阙主要写离别,下阙主要是抒发感慨。全词写眼前景当下事,感情深挚,读来有一种苦涩的韵味。

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

会吐蕃乞和,钦陵①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率骑往迎。

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 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驼、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将斩之。张说等谏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有刪改)

【注】①钦陵:当时的吐蕃首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B.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C.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D.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生”,是在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因国子监又称太学而得名。

B. “中书”即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军事机构之一。

C. “缞服”指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D. “太子少保”是皇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一般作为荣誉性的官衔賜给重臣近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震不拘小节。他在太学时曾将四十万钱送给陌生人;在任上曾将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 郭震颇具谋略。在对待吐蕃问题上,郭震献出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后来事情果如其所料,吐蕃内部发生变故,其首领被诛杀。

C. 郭震结局凄凉。他因得罪唐玄宗而差点被杀,后被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震怏快不得志,在半道病死。

D. 郭震有胆有识。娑葛认为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

(2)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