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结合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走向消亡。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

(选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B. 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C. 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D. 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B. 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

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 文章通过董仲舒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

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D. 结尾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

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 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

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C. 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

的影响走向了灭亡。

D. 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

 

1.D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A“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商鞅变法使得秦朝强大,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马克•吐温与朋友豪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豪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 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5)____________________,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6)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7)____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8)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后面各题。

元夕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①应念一身遥。

【注】①重闱:旧时可称父母。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从题目可知,此诗写于正月十五之夜,颈联“月满虚庭”的景色与此相应。

B. 首联将家乡的繁华热闹与蛮村的孤寂寥落相对比,突出了各地风俗的不同。

C. 颔联写出了作者的寂寞失落,如今身边只有经书相伴,却无车马往来相邀。

D. 颈联对仗工整,写出了初春时节,残雪还未消融而梅花已率先开放的景象。

E. “独”字描写作者身在荒凉之地,元夕时一人枯坐的情形,更添悲苦之情。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翻译。

(1)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寻授以学职,以舍选奉廷对,调复州教授。未上,丁内艰。乾道元年,陈康伯荐,赐对,言:“历年屡下诏恤民,而惠未加浃。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上曰:“非卿不闻此言。”诏从之。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致命金廷,立班既定,相仪者以亲王将至,命师点退位,师点屹立。相仪者请数四,师点正色曰:“班立已定,尚欲何为?”不肯少动。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及后金使贺正旦至阙,问馆伴:“师点今居何官?”馆伴宇文价于班列中指师点以示之,金使恍然曰:“一见正人,令人眼明。”

先是,州郡上供或不以时进,立岁终稽考法,及是,主计臣有喜为督促者,乞不待岁终先期行之。画命已下,师点矍然曰:“此策若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或谓:“令已出矣。”师点曰:“事有为天下病,惟恨更之不速。”即追寝其议。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俾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师点尝谓诸子曰:“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得疾薨,年六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自《宋史·施师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B.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C.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D.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经,一般指的是《诗》《书》《礼》《乐》《论语》《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

B. 丁内艰,一般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丁外艰,一般指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C. 正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古时这天朝廷会举行百官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

D. 枢密院为官署名,主管军事机密、边防等,至宋代与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施师点敏学早慧,才华出众。年纪尚小他就已通晓《六经》、能写文章,在太学读书时,考试总得优等,后得到高宏的赞扬。

B. 施师点为国储才,简拔贤能。因蜀地远离朝廷,有才学的贤者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以备授官时选用。

C. 施师点心系黎民,行事果断。他担心提前实施年终考核法会使百姓陷入困境,尽管执行的命令已发出,他还是立即将其追回。

D. 施师点立场坚定,据理力争。在金廷上,面对司仪的无礼要求,他义正辞严、拒不让位,捍卫了朝廷的尊严,得到金人的敬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

(2)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