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诗圣杜甫的诗中确实有不少石...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诗圣杜甫的诗中确实有不少石破天惊的警语,发人深思,同时也令人叹服!

②17秒时间可以干什么?“手机控”在微信群里抢个红包秀一秀,博尔特跑两次100米,但在战火不断的中东,17秒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全世界都为之屏息。

③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的这位考生的确不同凡响,该篇作文立意暗合时代主旋律,行文不蔓不枝,语言犀利凝练,个性化色彩浓厚。

④一旦独立地投入严峻的生活,中学生的浪漫情调很快就烟消云散

⑤当看到小岗村村民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时,大家深深地感到,他们怀念的沈浩不仅是一位村官,更是一位和他们休戚与共的亲人。

⑥中国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运用。 ①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②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③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此处用于人错误; ④烟消云散:比喻某些思想、情绪或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能指人; ⑤休戚与共:彼此之间的幸福和祸患都共同承受。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甘共苦; ⑥陈陈相因:比喻处理问题因袭旧法,毫无改进。前后矛盾,应为“口口相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地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日渐严重。

B. 自 4 月 13 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C.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孔子 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十二则》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 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B. 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C. 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D. 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2.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B. “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 文中的“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庞籍不畏权贵。庞新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 庞籍长于吏事。仁宗执政初期,庞挤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 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月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 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野利旺荣的书信是投诚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