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以“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以“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军阀统治者的蔑视,概括了早期革命者的豪迈气概。

(2)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荆轲刺秦王》一文中众人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慷慨激昂壮怀激烈。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粪土当年万户侯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直挂云帆济沧海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粪”“凄婉”“漫溯”“济”“萧萧”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深湾夜宿 

王湾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农调砧④。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 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 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 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E. 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沛公又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案堵”:安居,“案”通“安”。

1.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宫休舍                   止:住下

B. 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C. 沛公又不受                 让:责备,指责

D. 沛公欲关中                 王:称王、当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B.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C.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D.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邦进入咸阳城后采取了一系列安抚百姓的政策,如封府库、约法三章、不受酒食等,深得民心,以至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B. 刘邦、项羽两大阵营中都有私通对方的奸细,但两人对己方奸细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刘邦是严惩,而项羽是采信。

C.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特别是写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关后则烧杀屠戮,暗示了后来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失败。

D. 刘邦有政治才能,以“柔”得民众,项羽有军事才能,以“刚”(武力)进行征服,但百姓不服从项羽。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B.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晋侯、秦伯围郑”中“晋侯、秦伯”指的是晋文公和秦穆公;“侯”和“伯”指的是爵位,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 古代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欲呼张良与俱去  ④以其无礼于晋 ⑤毋从俱死也  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⑦是寡人之过也 ⑧沛公安在  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⑩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 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    B. ①⑨/②⑧/③⑤/ ④⑥/⑦⑩

C. ①/②⑧/④⑥/⑦⑨⑩/③⑤    D. 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 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