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意境,是当今艺术评论与批评中常用的词语,在各类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意境,是当今艺术评论与批评中常用的词语,在各类艺术批评语境中,意境是一项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一般来说,有意境为优,无意境则劣。

经过几代学者在美学、诗学方面的研究与阐发,意境备受瞩目,并成为当代使用频率高且深入人心的思想文化术语。“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这种论断作为很多论文、论著的理论起点,生发出更多层面的理论阐释,在当代美学及艺术理论研究中,意境理论俨然已经体系化了。

中国古代,意境的地位并不突出,自近现代以来,却成为如此重要的审美术语。对此亦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所谓“意境”理论不过是一种“学说神话”。对于“意境论”这种先入为主的理论范式提出质疑:“相较于‘言志’‘缘情’‘比兴’,‘境’‘意境’‘境界’等观念在中国诗学史上并不具有今天人们赋予它的那种重要的思想地位和历史影响,更不是中国美学和诗学的‘中心范畴’。”“意境”产生于唐代,佛经翻译事业发达助推了这个术语在唐代出现。唐代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又为理解“意境”提供了天然的材料,艺术成就辉煌的诗歌,更是可靠的文学阐释基础和语料。“意境”首先就是一个诗学术语,而且是以唐诗为论述对象的。后代人对于意境所做的种种理解,以唐诗的艺术特点为意境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可以说,“意境”令后人信服,正是因为它产生在一个创作与理论两相适宜的年代,为后人的阐释提供了坚实的作品基础和想象升华的空间。

“意境”一词,在目前所见的诗学文献中,是唐代王昌龄《诗格》的首次运用: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其中的关键字,一是“境”,二是“思”,三是“意”。

“境”字大约出现于汉末,是“竟”字的引申,表示“界”。南北朝至唐代的佛经翻译过程中,以境对应佛学观念,如玄奘译:“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即色、声、香、味、触为五境,境为识造,即境是由人的意识观想营造出来的,虽然没有实质形体,却可感可知。唐代诗论采纳佛学概念的意蕴,也多用“境”字形容诗意空间。诗歌是思维创造的产物,从感觉、意识、体验中产生,唐人以“境”来比拟诗歌的审美天地,还是很恰当的。

再说“思”字,思即构思,是有意而为的想象。刘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裁。”王昌龄那段话点出作诗需经过“用思”“驰思”“思之于心”,最后成篇,正说明了构思是作诗为文的关键步骤。

“意”字同样继承了前代用法,远有《易传》“立象以尽意”,近有陆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在这些语境中,意相当于意识、意念、想法。王昌龄《诗格》中频繁使用“意”字,皆不出此范围。

以上三个关键字的含义大体已明,再来看王昌龄的三境说。物境指描写具体的物,比如山水诗创作,以真实的自然山水为基础,作山水诗是在心中重新描画山水,以思绪提炼山水的美丽,从而在诗中绘出山水之形。情境,则是抒发欢乐悲愁的感情或情绪,先有所认知,再设身处地去想象,感同身受,就能深刻地传达出这些情。意境与物境、情境并列,也说明意与物、情是并列关系。只不过,物、情的所指非常明确,意的涵指范围却有些模糊,此处约等于物、情之外的意识活动。

仅从这一段话来看,物境是对实有的山水进行艺术化描写,侧重于景。情境是对情感或情绪的描写,侧重于情。意境传达的是思索,侧重在事理,要求真实不虚。它们是根据诗歌抒写的内容来命名的,此处的意境确实不能统摄物境和情境,与后二者相比,意境并无明显的优越性。

“意境”从唐代发展至今,一直被建构,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塑造这个术语,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如果以王昌龄三境说中的“意境”为核心语境,那么,构成意境系统的语词单元,以及被意境整合了的同类词汇,都属于外延语境,是“意”与“境”的合理延伸与充分发挥,而被后人归入了一体化的“意境”。

当代学者们在建构意境理论史的时候,多数是六经注我的态度,按照自己对于意境的理解进行材料的取舍与归纳,经常把意境的源头上溯至先秦,并串联起魏晋六朝文论。本文的关注重点则放在“意境”产生时的唐代,考察唐代诗人及文论家如何应用相关的语词和表达方式,进而判断后人采纳并推崇“意境”的合理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为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的“意境”,在当今的艺术评论和批评中,是一个常见的词语。

B. 在当代美学及艺术理论的研究中,“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这一论断经常被作为很多论文、论著的理论起点。

C. 有学者对意境理论的地位质疑,认为“境”“意境”“境界”等观念在中国诗学史上并不具有今天人们赋予它的那种重要的思想地位和历史影响。

D. “境”字,在南北朝至唐代的佛经翻译过程中,以境对应佛学观念,如玄奘译:“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当时并没有进入诗学评价的领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意境”一词是唐代王昌龄《诗格》中首次运用的,经过历代的阐释、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B. 佛学认为,境是由人的意识观想营造出来的,虽然没有实质形体,却可感可知。这与“诗歌是思维创造的产物”是一致的,所以被唐人用来比拟诗歌的审美天地还是很恰当的。

C. “境”“思”“意”三个方面,各有所指,其含义差别明显;同时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也各有侧重。

D. 王昌龄认为山水诗的创作,先是自然山水“神之于心”,然后,再以思绪提炼,最后再在诗中描绘。诗中的自然山水,并不等同于原先的自然山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意境”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并不突出,一些学者提出的“意境”理论不过是“学说神话”,作者从“意境”产生的时代入手,力求分析出“意境”在今天被人们推崇的合理性。

B. “意境”在当今的艺术批评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尺之一,一般来说“有意境则优,无意境则劣”。

C. “意境”产生于唐代是有其特殊的背景,佛经翻译事业的发达、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诗歌艺术成就的辉煌,为“意境”的出现、理解及阐释提供了保障。

D. 在构建“意境”理论时,应该把意境的源头上溯至先秦,并串联起魏晋六朝文论,全面准确的对“意境”加以理解,对相关材料进行取舍与归纳。

 

1.D 2.A 3.D 【解析】 1.试题分析:“唐代诗论采纳佛学概念的意蕴,也多用‘境’字形容诗意空间”说明,至少在唐代,境字已经成为诗学的一个概念。 2.试题分析:缺少限制语“在目前所见的诗学文献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嗅梅

(唐)无尽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上海、浙江等地学生在选择高考选考科目上的群体差异图,请根据下图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条不超过30个字。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①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③_______________,使得阅读也得到了普及,从而拉开了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序幕。

 

查看答案

丁航为给朋友的父亲祝寿,挑选了几副对联,其中得体的一项是

A. 杏花春雨韶华丽  椿树云深淑景长    B. 天朗气清延晷景  良辰日吉祝慈龄

C. 日长萱草连云秀  风静兰芽带露香    D. 梅子绽时酣厦雨  萱花称满霭慈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B. 新生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展示了传统中国的理想家园,更为走向生态文明的现代中国建立起园林、建筑、城市如何建设、规划的一道标杆。

C.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主要不在于体力,而是取决于心劲儿——也就是内心的力量强大,内心的力量强大了,才算是真正有力量。

D. 为加强对明城墙的保护,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表示,将首次对提供散落明城墙砖或相关线索的市民给予现金奖励,最高奖励可达2000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