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文化传统而言,如何转化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B. 作为对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承受来自现实世界横坐标的压力要大于来自文化传统坐标的压力。

C. 一批饱学之士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中国文化的工作,他们的学术贡献值得我们认可。

D. 当今社会,人们已意识到,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力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前两段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B. 文章第二段对比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包含了对二者的褒贬评价。

C. 文章结尾处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文化的相关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引发读者思考,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D. 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近代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中,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关键问题增加了的复杂程度。

B. 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个成功范例,汉语白话文学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

C. 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才能深刻理解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

D. 古典诗学中保存了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这与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

 

1.C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偷换词语,是根据原文第一段“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知,“如何转化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法不当。B项,这是现实主义者的宗旨,不是每种文化观念、流派看法,每个时期的情况均如此。D项,颠倒内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可知,“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说法不当。 2.试题分析: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三段“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可知,“目的是让读者思考,并对话历史和现实”说法错误。 3.试题分析: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内容可知,这是提出的两个问题,文中没有说二者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达尔文开始,进化论一直强调生物界“适者生存”的观念,但是生物对于周围环境的 适应,仍有许多差别。有的只是一般性适应,依然保留了一些可能变化的余地;有的却发展 出某种特别的器官或生理机制,而变成某一个特定生态区域里的最适者。这就是生物上所谓

的“特化现象”。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某一个环境下特化的最适者,可能在某一个阶段非常 适应那个环境,但是太适应太特化的结果,也可能走入演化的死胡同

在演化的历史中,人类的演化可以说是一个很独特的例子。人类在四百万年的演化过程 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特化”的现象。事实上,至今近一百万年里,人类在体质上面几乎没有 任何重大的改变。在没有生理改变的情况下,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繁衍后代,并且成功地 移居到世界各地各种不同的环境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有文化。换句话说,因为文 化,使得人类不必像其他生物一样,必须凭借生理器官的改变而适应环境。因此,人类学家 将文化称为人类的“体外器官”。

另一方面,文化也同样必须服从生物演化的法则。如果人类一直过分依赖某些特定的文 化设施或文化内容,最后也可能造成整个文化的僵化而丧失了演化上的优势。因此,和生物 体一样,文化也必须讲求内容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多元性,使文化的内容不断更新而保持活力, 这样整个人类的种族才有前途。在这个层次上面,生物演化与文化演进的理念是相通的。

(节选自李亦园《人类的视野》,有删改)

1.解释文中“走入演化的死胡同”的具体含意。

2.人类演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3.作者对“文化演进”的看法有哪些?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个锦囊授予了谁?这一妙计是如何实施的?

(2)请简述欧也妮的婚姻悲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红楼梦》中探春倡导成立诗社,起名为“海棠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史湘云起社作菊花诗,林黛玉才情倾倒众人。

B. 鲁迅写小说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如《阿Q正传》中,用阿Q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C. 《边城》中爷爷在听歌的第二天,找到天保,鼓励他继续唱歌,回来后又委婉劝翠翠要“懂歌中的意思”,表明他为有人向翠翠求爱而高兴。

D. 《子夜》中的吴荪甫曾留学欧美,懂管理经营,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他在上海开有丝厂,又组建益中信托公司,收购小厂,希望生产灯泡、肥皂等占领国际市场。

E. 《老人与海》叙述故事的角度是多样的,有平铺直叙,也有插叙。插叙大多是写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如老人出海不久便梦见孩提时候见过的非洲海峡和大山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秦观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于淮楚。“寒鸦千 万点,流水绕孤村”,本 隋 炀 帝 诗 也 少 游 取 以 为 满 庭 芳 词 尤 为 当 时 所 传 苏 子 瞻 于 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 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 岂特乐府然尤以气格 为病,故常戏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节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

1.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

2.文段中的“乐府”指 __,“柳屯田”指__

3.秦少游乐府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一】诗人顾城有句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材料二】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可以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