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着: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联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示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注:①干局:指人的办事能力。②簿最:财物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

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监门校尉不觉  觉:发觉

②校尉与无忌罪均 均:各人一半

③朕安得阿亲戚  阿:顺从

④不可谓刑    刑:合法

⑤陛下登杀之   登:立即

⑥矜其贫     矜:怜悯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2.分别比较下列句中“以”字和“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胄以法当流

②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

④既知不可而置于法

A. 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 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C. 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 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相同。

3.对“言乃一时喜怒所发”一句中“言”的具体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首,罪当死

B. 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

C. 卿卖狱耶

D. 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

4.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

A. 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B. 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

C. 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D. 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

5.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

A. 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依法判处轻罪。

B. 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处罚应当从轻。

C. 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处罚应当从轻。

D. 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依法判处轻罪。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不首,罪当死

②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④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戴胄公正执法的一组是( )

①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

②臣子于尊极不称误

③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④若皆误,不得独死

⑤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

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B. 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C. 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而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

D. 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1.B 2.B 3.A 4.A 5.B 6.B 7.D 8.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②“均”意为“等同”,③“阿”意为“偏袒”,其余皆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 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 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 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B. 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C.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这种情趣是一样的

D. 趣舍万殊——(人们)所好所恶,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 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C.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