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侯。

B.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自己“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不得体。 B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C项“指点”“不吝赐教”是敬辞,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B. 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记者昨日上午从成都某交警大队了解到,初步判断系因事故私家车车速过快,具体调查结果还需准确核实后对外发布。

C. 《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成都市民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的诉求,而“会呼吸的痛”却让人们日益渴望干净的空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人民的名义》这一剧作的成功,说明敢于触碰敏感题材,说真话、说人话,讲能引发当下人感怀的道理,就足以让观众甘之若饴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如果没有抓住老街的特点,只是一味从商业的角度开发,变成了批发流水线一条街,不仅破坏了老街本身的韵味,更是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记忆的杀鸡取卵

几年前,大家还对互联网音乐嗤之以鼻,认为网络歌曲就是口水歌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音乐产业的重要阵地。

领导干部必须站位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判断合理,决策准确,如果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抒发了与于谦的《石灰吟》里“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相似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 氓》结尾回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信息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颇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省试·湘灵鼓瑟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②云和:地名,出产乐器。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A.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两句概括题旨,点出湘灵善于鼓瑟,奏出的乐曲优美动听。

B. “冯夷空自舞”,写动人的瑟声吸引了河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来表现他对湘灵哀怨的理解和同情。

C. 本诗摹写音乐使用的表现手法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同,都运用了“以声类声”来体现音乐的魅力。

D.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白芷的芳香交织汇合,顺着流水,化作悲风飘过洞庭湖。

E. 全诗描摹了湘灵鼓瑟所弹奏的苦调清音,这种苦调清音表现了湘灵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死在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

2.结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子博士,学官名,唐代设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其内设博士、祭酒等职,主管学政。

B. 子,与上文的“县男”均为唐代爵位名目之一,用以封赏有功者。爵位等级不一,其中子属最高等级。

C. 释菜,亦作“释采”,此处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最早于《礼记•月令》中即有记载。

D.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较为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颖达学问精湛,早年成名。他八岁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表现突出,而且年龄最小,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被人刺探行踪。

B. 孔颖达熟悉典籍,善于劝谏。他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不只讲清楚了经典的内容,而且借题发挥,把道理引入执政之国之道上。

C. 孔颖达尽忠职守,不为身谋。作为太子的侍讲官,他见到太子不遵法度的行为,就直言其过,面对劝阻,也不改初衷。

D. 孔颖达一心为国,颇得恩遇。生前,他多次得到加官晋爵的赏赐,死后也得到赠官赠谥的恩赏,甚至还享有陪葬太宗的殊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