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它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表达了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做简要分析。

 

七绝(绝句、近体均可);对比或咏史抒怀;诗人对盛衰无常、世事变幻的深沉的历史思考。 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杜宇、梨花,无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柳”同“留”谐音,表示离别。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李词抒写春闺相思。见芳草而念王孙 ,登楼眺望而不见伊人归来。眼前雨打犁花,窗外杜宇声声。春色恼人,动人愁思。“断魂”是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 【解析】试题分析:(一)本题考查对诗歌类别、表现手法及情感主旨的判断和理解。关于作品的类别,答案是“绝句”,似有不妥,绝句,共4句,每句字数相同,或五言或七言,本作品最后为“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应是小令。本诗内容主要通过对历史的追怀来表达盛衰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所以手法是咏史抒怀,当然也可以是对比,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不过并没有实写过去,而是通过“忆王孙”“空断魂”来表达对历史的追思,尾句“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是写现实。 (二)(1)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本诗中的意象有芳草、杨柳、杜宇、梨花。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柳”同“留”谐音,表示离别。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2)该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理解两诗中的“断魂”含义是否相同。通读两首诗词,分别理解作品的“断魂”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加以比较。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在古代习俗里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又遇雨,心中自然生出愁绪,伤感不已。而李重元的《忆王孙》抒写春闺相思。见芳草而念王孙 ,登楼眺望而不见伊人归来。眼前雨打犁花,窗外杜宇声声。春色恼人,动人愁思。“断魂”是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因此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王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岁,何以有民?            苟:如果

B. 使者不                    说:通“悦”,高兴

C. 无衣者亦                    衣:穿衣

D. 民而出于无用者            率:一率,一概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撤其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A. 以其无礼于晋    B. 阙秦以利晋

C. 箕踞以骂曰    D.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何为至今不杀乎?    B. 籍何以至此?

C. 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    D. 夫晋,何厌之有?

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B. 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C. 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D. 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反映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

B. 本文反映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

C. 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

D. 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才能安定,国君的统治才能巩固;贤才被任用,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愿足下虑之           更:更加。

B. 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D. 进兵北           略:掠夺、夺取。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 而乃以手共搏之

C.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 为之奈何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从二、三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B. 徐志摩是现代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名作《再别康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充分体现了新月派的诗歌创作主张。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战国策》,又称《国策》,共三十三篇。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长于叙事,精于描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D. 我们写作文时,确定中心思想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 王老先生七十多岁,但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

D. 这首诗不仅运用独具特色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在结构上也不落窠臼,其独特的构思,来自于诗人对自由天性的追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