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防止“为官不为”,要坚持“两学一做”常...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防止“为官不为”,要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从完善机制入手,通报、发现、查纠立体化,形成不能不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

B. 2016年9月海南黄花梨价格“神话破灭”,由最高9000元/公斤跌至如今900元/公斤,狂跌了十倍,而且鲜有人问津.

C. 郎平对记者说,不要因为女排夺冠了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她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D. 李克强表示,创客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表达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

 

A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通报、发现、查纠”不合事理,改成“发现、查纠、通报”;B项,不合逻辑,“狂跌了十倍”不合事理,改成“只剩原来十分之一”;D项,搭配不当,“表达了﹣﹣﹣﹣﹣﹣活力”不能搭配,改成“展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阳节来临之际,农工党蚌埠市委会组织一批风华正茂的退休老党员赴蚌埠市规划馆和蚌埠市博物馆参观游览.

B.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 哥本哈根不仅是政治家的平台,同时也是各路形形色色的人和观点的表演场。由碳政治引发的南北之争,大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图,充满着陷阱与未知。

D. 德国女作家兼诗人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查看答案

不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再别康桥》)

(3)“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 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 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 王 曰 壮 士 赐 之 卮 酒 则 与 斗 卮 酒 哙 拜 谢 起 立 而 饮 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增数目项王  数:shuò 屡次    B.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班人。若,你们

C. 刑人如恐不胜      刑:用刑    D. 还军霸上       军:驻扎,驻军

2.对文中画直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B. 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C. 鸿门宴会上,范增反复提醒项羽控制刘邦未果,紧急招呼项庄进帐舞剑,寻机杀掉刘邦。

D. 樊哙闯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他手握剑柄跪直身子,头发直坚起来,瞪眼看着樊哙,眼眶都要裂开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②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少男少女

钟丽思

四年前一个下午,我将提包遗忘在地铁上,才走出路面,就有只小手扯我的衣角:“哈罗,中国人!您丢东西了。”

我转过身来,见一张白如粉团的脸蛋儿正朝我笑:“我翻过提包了:一个身份证,一件衣服,一本书,不是么?”那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眉毛又细又浓,柔柔地几乎延伸到鬓际。我一面道谢,一面伸手去接那个背包。

“请等等,”她好敏捷地将背包藏在身后,说,“您付多少钱?”“50法郎。好么?”“不够的。”她仰起那张美丽的脸,摇摇头,问我,“您知道去警察局补领一个身份证的价钱是多少么?”“知道知道,是160法郎。”

“那么,我应该挣得80法郎﹣﹣﹣等于您有一半我让一半。不是么?”我哈哈大笑,身上却只有50法郎。

我请她跟我回家去拿,来回10分钟就可以了。

“那么,您就要多付10法郎了,因为您将耽误我的工作。”

我们一起回家去。“您可以叫我乌阿玛哈小姐。”她说,一本正经地。一路上,她告诉我,她是阿尔及利亚人。姐弟共6个人,大哥大姐15岁,小妹才2岁。

这不正是该上学的年龄么?“我们当然读书!”她口齿伶俐得很,只是带了些微北非口音,“放了学就工作呗,嗯,当然,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干两个工作日。”

她告诉我,大姐去杂货店收款;13岁的二姐去餐馆洗碗;8岁的四妹抱了两岁的小妹去闹市讨钱;她刚满12岁,到地铁卖唱。

到家时,我去揿门口的密码,她转开了脸,不看。

拉开抽屉,我才发现家里也没有零钱,便又递给她一张50法郎。她为难地瞧瞧我,说是无法找我10法郎。我说不要紧的。她先是嘀咕了一句“这不公平”,随即一拍巴掌道:“哎!我为您唱支歌好吗?为您一个人唱,用心唱。”说着就把条粗粗的褐色大辫往后一甩,轻轻唱起来。歌声清清甜甜,很美,带着些许忧伤……我送乌阿玛哈下楼时,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来:“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呢?”“父亲死了,两年前。”她说,眼圈儿便红了起来,“他是位商人,去贝鲁特做生意时死于战乱。妈妈只在家照管我们,干不了工作。”

“那﹣﹣﹣你哥哥呢?”“哥哥跟大姐是双胞胎,在学校专心读书,跳过两级的,明年就可以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了。”小姑娘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你哥哥课余又干什么工作呢?”“我哥课余就到蓬皮杜图书馆看书,他读得很多很多。”

“他怎么可以这样?!”

“哥哥是男人,对我们穆斯林来说,男人是家庭的荣光,不是么?”我正思量应该如何回答,她又追补一句:“你们中国人也这样,不是么?”

三天后,我刚踏入地铁,乌阿玛哈就跟了进来,她冲我甜甜一笑就开口,一开口,就吓了我一跳﹣﹣﹣那嗓门儿干干巴巴,口齿倒依旧伶俐:“小姐们女士们先生们,请原谅我不得不打扰你们。我是罗马尼亚人,因为国破家亡来到法兰西……”我分明记得前几日她才对我说是阿尔及利亚人,

怎么忽又变成罗马尼亚的了呢?“……如今为大家唱支我家乡的歌。”她正眼也不瞧我,张口便唱。天哪!那歌子又硬又粗!当乌阿玛哈唱完时,只见乘客都不约而同长长吁出口气。

“罗马尼亚语,”有先生说道,“我还听过她唱阿富汗歌哩!”说着,“噗”地笑了起来,“我发现哪个国家发生动乱,她就说她是哪个国家的。也怪,这孩子还真不知去哪儿学这些歌来唱,居然都是原文的。”

乌阿玛哈拎只做工精巧的小陶罐,一路收起钱来。

我满肚狐疑,见她下车,便不由得匆匆跟了追着问:“嘿!你的嗓子出什么事了?”她脆脆一笑,清清朗朗对我说:“哎呀您!地铁里噪音那么厉害,就是认真唱,别人也无法听。我粗声粗气,人们为了图个耳根清净也会赶紧掏钱打发我的。”忽地,那张美丽的脸庞严肃起来,“哎呀糟糕!您会觉得我这样做不正派,不是么?”她又仰了脸,软软地求我:“您可以见见我哥哥么?”

“那应该付你多少法郎呢?”我想开个玩笑,话一出口,却又后悔。

她已是红了脸,红了耳根,不过依然仰起头看着我的眼睛:“不,不是您付账。我请您喝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好么?”我暗自叹息,便干脆请他们翌日上我家小聚。

第二天,乌阿玛哈如约候在我家门前。一见面,她就神采飞扬地将兄长介绍给我。

那兄长,是个目光深沉英气勃勃的卷毛小伙,举手投足都很见教养。他送给我一盒录音带,说:“希望您给予我这种荣幸﹣﹣﹣向您介绍我故乡的音乐。”

我冲咖啡招待我的客人。妹子就去扯哥的衣角:“你快点提问题,别浪费时间呀!”小伙子开始提问了,问及中国风貌,问及中国习俗,然后问及儒、道、佛之宗义……我越来越惊诧于他的思路之清晰与兴趣之广泛。便忍不住打断道:“乌阿玛哈先生,您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将来去中国经商。”

“经商?”“经商。如果与中国人交谈时,能对中国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就会使对方从感情上产生一种亲切感,感情上越契合,签约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喝彩。

夜色越来越重,谈兴却越来越浓,我便留这兄妹俩吃饭。

饭后,鸟阿玛哈小姐手脚麻利地收拾残局,她的兄长端坐着喝茶,我忍不住向他提了个问题:“您知道您的母亲和姐妹为您所做的一切么?您心安理得么?”少年那黑色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我:“我知道一切,也心安理得。因为我们全家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我不能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成为家庭的光荣。我是男人。”

“我为您唱支歌,好么?”那妹子又轻轻地拉我的衣角,“唱支罗马尼亚民歌。”

我不懂罗马尼亚文,但知道那确是一首罗马尼亚民歌。乌阿玛哈如上次那样,微微靠在墙上,用心唱,表情幽默,音色亮丽。

(摘自《最感人的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选取了一个非洲家庭在法国艰难生活的故事,以小见大,反映了西方社会繁华背后的辛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

B. “我”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因为丢包被乌阿玛哈敲诈80法郎,还索要了10法郎的“误工费”,又借口无钱找,唱歌抵了10法郎。

C. 第二次在地铁见面时,乌阿玛哈声称自己是罗马尼亚人,被一位先生揭穿了她利用人们对战乱地区人民的同情,讨要钱财的把戏。

D. 小说中描写乌阿玛哈“白如粉团”的脸蛋、“又浓又细”的眉毛、“粗粗的褐色大辫”,流露出“我”对深深的同情与无尽的爱怜。

2.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3.小说在刻画乌阿玛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