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元素七大营养素中,矿物质占身体重量的比重不超过5%, ____________。矿物质参与人体各项的酶活动、体液平衡及能量补给等生化反应。___________,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也可能造成情绪失衡、抗压性减弱、记忆力衰退或对环境不适应等现象。但这些元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________ 。因此,人类食物里要含有均衡且足够的矿物质。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某知名作家投来稿件,编辑兴奋地说:“您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
B. 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身体还好吧?”
C. 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述她的旅行见闻:“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可好看了!”
D. 一位到养老院采访的记者动情地对老人们说:“看到耄耋之年的您们,仍如此精神矍铄,我就放心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我国,随着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大力融合、电子商务国内贸易与跨境贸易齐头并进,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B. 17世纪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中秋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D. 明代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的一段关于钓鱼岛的文字是目前能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该岛屿的文献资料,是有力的历史证据。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②随着社交工具不断普及,信息传播速度不是一传十十传百,而是“病毒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一旦有人添油加醋,则可能出现消息失真或变形,加重大众疑虑。
③上海决定从今年9月起在小学阶段全面推行“等第制”评价,淡化具体分数。无独有偶,北京一些小学也开始实行低年级“乐考”。这一改革,无疑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④捐款的初心是献爱心,如果是校外人士和校友借校庆的特殊时机捐款,帮助学校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当然值得倡导。而在校生本应该享受校庆的“光辉”,却被倡导出钱捐助校庆,无疑显得荒腔走板。
⑤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的手中。
⑥《圆梦巨人》这部奇幻冒险电影不温不火,失去了锐度和跌宕,斯皮尔伯格越是用纯熟圆润的技术、高超的描写细节,越是令有更多期待的观众失望。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认为,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却“_______________”,这是心思浮躁的缘故。
(2)《庄子·逍遥游》中指出,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却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也并不因此而沮丧,是因为他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 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 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 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 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