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办好我们的高校,就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办好我们的高校,就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B. 傅抱石的人物画,或高人逸士,气宇轩昂;或靓女美妇,妩媚艳丽,充分展现了高贵博雅

C.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和力量

D. 我爸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下象棋,从小就教我下棋,现在他老了,我陪他下象棋,挺好的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B项,成分残缺,“充分展现了”缺少宾语中心语,修改为“充分展现出高贵博雅的古朴气质”;C项,搭配不当,“坚定”和“力量”不搭配,将“力量”改为“决心”;D项表意不明,“从小就教我下棋”意为“爸爸从小就教我下象棋”,可改为:从我小他就教我下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某武警总队党委时时处处当标杆,做表率,通过以上率下形成了上行下效的强大效应

B. 他的作文书写很不规范,经常不给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对这种文不加点的坏习惯,老师头痛极了

C. 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姑娘们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作风铸就了中国女排的新辉煌

D. 要想做大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景区各行其是,各负其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___________”(论语·)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____________”(论语·为政篇)

(3)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古别离【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马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毵毵:柳枝浓密下垂     不那:无奈

1.下面对诗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 诗歌首句,作者如实地写出春天的景色,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

B. “酒半酣”三字丝毫看不出离别,写出了诗人喝酒正酣的状态。

C. 第三局用“更”“指”两字,写出作者信马挥鞭的动作,画面栩栩如生。

D. 第四句进行想象,将要去的江南,春色怡人,尽是欢乐

E. 全诗色调鲜明,音节和谐,语言流畅华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从全诗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表现“别离”之情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姓,家淄之北郭。业渔。每夜携酒河上,饮且渔。饮则酹酒于地,祝云:“河中溺鬼得饮。”以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

   一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饮,慨与同酌。既而终夜不获一鱼,意颇失。少年起曰:“请于下流为君驱之。”遂飘然去。少间复返曰:“鱼大至矣。”果闻唼呷有声。举网而得数头皆盈尺。喜极,申谢。欲归,赠以鱼不受,曰:“屡叨佳酝,区区何足云报。如不弃,要当以为常耳。”许曰:“方共一夕,何言屡也?如肯永顾,诚所甚愿,但愧无以为情。”询其姓字,曰:“姓王,无字,相见可呼王六郎。”遂别。明日,许货鱼益利,沾酒。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辄为许驱鱼。

  如是半载,忽告许曰:“拜识清扬,情逾骨肉,然相别有日矣。”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乃曰:“情好如吾两人,言之或勿讶耶?今将别,无妨明告:我实鬼也。素嗜酒,沉醉溺死数年于此矣。前君之获鱼独胜于他人者,皆仆之暗驱以报酹奠耳。明日业满,当有代者,将往投生。相聚只今夕,故不能无感。”许初闻甚骇,然亲狎既久,不复恐怖。因亦欷歔,酌而言曰:“六郎饮此,勿戚也。相见遽违,良足悲恻。然业满劫脱,正宜相贺,悲乃不伦。”遂与畅饮。因问:“代者何人?”曰:“兄于河畔视之,亭午有女子渡河而溺者是也。”听村鸡既唱,洒涕而别。明日敬伺河边以觇其异。果有妇人抱婴儿来,及河而堕。儿抛岸上,扬手掷足而啼。妇沉浮者屡矣,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儿径去。当妇溺时,意良不忍,思欲奔救;转念是所以代六郎者,故止不救。及妇自出,疑其言不验。抵暮,渔旧处,少年复至,曰:“今又聚首,且不言别矣。”问其故。曰:“女子已相代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两人之缘未尽耶?”许感叹曰:“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由此相聚如初。  数日又来告别,许疑其复有代者,曰:“非也。前一念恻隐,果达帝天。今授为招远县邬镇土地,来日赴任。倘不忘故交,当一往探,勿惮修阻。”许应之。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辄为许驱鱼/。

B. 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辄为许驱鱼/。

C. 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辄/为许驱鱼/。

D. 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辄为许驱鱼/。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郭,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也指城外的北郊

B. 字,古代文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自称用名,表谦虚;称人用字,表尊敬

C. 亭午,正午,中午。文中的“鸡唱,今夕,抵暮”都用来表示时间。

D. 授,接受官职。古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拜,擢,迁,除”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天傍晚,许某与少年对饮,一条鱼页=也没捕到,少年自告奋勇到下游为许某捕鱼。

B. 许某为表达对少年的感谢,要送鱼给他,少年不要,表示以后会常来找许某。

C. 王六郎说自己是因生前饮酒过量溺水而死,第二天要投生人间,特来告别。

D. 少年见女子怀抱婴儿渡河而坠,于是产生仁爱之心,不忍女子代替自己,故相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知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必须跟我走  幽兰

这是最末一班车了

夏天昼长夜短,都快六点了,太阳才不情愿地往西爬。算上那个气喘吁吁跑上车坐到我身边的女孩,正好满座。司机发动车子,满意地吆喝了一句:走着!

一个戴红色旅游帽、身材高挑而瘦削的女售票员利落地跳上车。脸上挂着矜持而优雅的微笑。身边的女孩笑吟吟地把票钱递给售票员,她伸手接过,呆望着女孩,笑容猛地凝住。

女孩脆生生地说:“阿姨,我去邢家屯,得在三里桥下车”

“哦,三里桥。”女售票员诺诺地应声,却紧跟着问,“这个时间没有去邢家屯的班车了,你怎么回家呀,步行?”

“那个路口有很多顺风车的,总有好心人让我搭……”女孩浓密的长睫毛自然上翘,她忽闪着大眼睛,不无得意地说。女售票员欲言又止,认真看了女孩一眼,叹口气,摇摇头。我分明看到她扭过脸的瞬间,眼里噙了泪。

女售票员却再没回头,把决然的脊背直挺挺地给了我。女孩掏出手机,表情温柔而生动,嗯哦着跟男友打起电话。

太阳变成个大红球,努力着一天最后的跳跃。公路两旁的庄稼长势喜人,绿油油、密匝匝的叶子在夕阳下闪着光。大巴车陆续丢下一个个旅人,挟着花香的晚风,飘进车窗,冲淡了越来越空的车厢里的汗渍味道。

太阳落山了,天空变成灰蓝色。女孩不时向窗外眺望,三里桥快到了。女孩低头开始整理身边的几个手提袋。

那桥越来越近,桥那头的路两旁是一人多高的夏玉米,一眼望不到边。桥栏边居然停着一辆黑色轿车。

女孩吐了吐舌头,偷偷笑了笑,她或许在窃喜那是一辆顺风车。

这时候,女售票员突然转过头看了女孩一眼,似乎想说什么,却张张嘴,咽了口唾沫。已经看见三里桥的红白栏杆了,她猛地一把扯下帽子,赫然露出满头白发。她几步来到司机身后,凑近他耳边,低声说着什么。司机诧异地看看她,回头瞥了一眼,又顺她的手指望向窗外,若有所思,使劲点点头。

三里桥就“嗖”的一下被汽车甩到身后。

“停车!我在三里桥下!”女孩“噌”的站起来,喊了一句。乘客们也帮着喊,怎么到站不给人家停车啊!听见没,啥工作态度……“停车,我要下车!”女孩从颠簸的车尾摇晃着,几步冲到女售票员面前。

女售票员伸出双手扶住女孩,她望着女孩,轻声说:“孩子,你别急,你自己下车,我、我不放心,天都黑了……”

“关你啥事啊!我在哪儿下车是我的自由,我家人都在等我。停车,停车!”女孩咆哮起来。

“不行!今天,你必须跟我走!”女售票员脸一沉,声音提高了几度。毋庸置疑的语气突然使骚动的车厢安静下来。她长舒一口气,柔声央求女孩:“孩子,我不要你车钱。阿姨真的是为了你好,我送你去邢家屯!”车厢里有旅客恍然大悟,附和着说,是啊,闺女,晚到一时没事的……人家是好心,你就别生气了!女孩似乎也一下理解了女售票员的良苦用心,不再执拗,悄悄退回到座位上开始拨打手机。

女孩下车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她的男友早就在村口等候。

女售票员把脸紧贴在车门上,望着女孩远去的背影发呆。大眼睛、长睫毛,真的太像我女儿了,还有,庄稼地、顺风车……我的青青!十年了,妈啥时才能找到你啊……”女售票员有些语无伦次地喃喃着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女孩明白了女售票员的良苦用心,才不再执拗,回到座位上,说明她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女孩。

B. 小说中的司机非常支持女售票员的做法,协助女售票员送女孩回家

C. 乘客先是帮着女孩喊叫,抱怨服务态度不好,后来又劝女孩不要生气,说明这些乘客都是些没用主见的人。

D. 女售票员“呆望着女孩”笑容猛地凝住“看到她扭过脸的瞬间”眼里噙了泪,为下文埋下伏笔。

E. 这篇小说温馨的故事,充满着正能量,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时治安的忧虑和担心。

2.小说在刻画女售票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都写了太阳,试问,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用意分别是什么?请分别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