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 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 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 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 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AD 2.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 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 【解析】 1.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诗句鉴赏能力。属于综合考查,涉及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本诗是黄仲则在漂泊途中所写,在他乡听到大雁的叫声,而感叹自己的身世。本题A项,“萧瑟凄凉”不符,D项,“千村杵”是作者想象。故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 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 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 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祚,践极。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载……载:一边……一边

B. 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

C. 审容膝之易安          审:仔细

D. 曷不委心任去留        委:随从、顺从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              凶:有战乱

B. 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增加

C. 填然鼓之            之:代“鼓”

D. 弃甲曳兵而走        曳:拖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 白露横江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C.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

D.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白色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C.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夫妻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