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不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不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2.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哪几个动作?意图如何?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D 2.三个动作“携”“打谅”“送回”。这样做既可表示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显示自己对贾母的尊重。 3.喜——悲——喜,王熙凤的表情两次改变。王熙凤善于逢迎和做作,她的悲喜全是冲着贾母而来,为的是时时处处讨贾母喜欢。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中“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王熙凤的连续发问,只是问并不要求回答,看似体现了她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对黛玉大献殷勤,而实际上是她在贾母面前讨好贾母,依此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特殊地位,也是给林黛玉一个下马威。因此D项理解不正确。 2.试题分析:关注能体现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动作行为的关键性动词,并结合具体语境就能分析出她这样做的意图。可从“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找到“携”“打谅”“送回”三个动词。这些动作既可表示王熙凤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显示自己对贾母的尊重,讨好贾母。 3.试题分析:表情变化主要是指面部的神态变化。这种神态变化往往是随着心理、情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表情变化的关键词语,这并不困难,如“笑”“拭泪”“转悲为喜”“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等。分析变化的原因,只要结合语境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由上下文可以看出其原因是王熙凤善于逢迎和做作,演戏功底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 然秦以区区之地            ②何乃太区区

B. ①谷不可食                 ②不杯勺

C.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秦     ②强国请服,国入朝

D. 公济私                      ②善于物也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①弃甲曳兵走                          ② 吾尝终日思矣

B. ①翟景、 苏厉、 乐毅徒通其意          ②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

C.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致天下之士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弱天下之民

D. ①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

 

查看答案

下列与课本相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宵柝”是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是更筹,是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D. “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有位小学生超有感情地朗读视频走红网络。在网上被转过万,评论过万,点赞就有4万,就这一事件在微博上引发热议。微博用户颜宴评价:“孩子的纯真和善良应该得到保护,尽管其他同学发出嘲笑声,但这小男孩一定是由一颗温暖的心,相信他长大会成为一个温暖的人”;微博用户手表达人小伟xi评论道:“朗诵节目会向你发出邀请函的。”;微博用户寒云L:“那不能说嘲笑吧,觉得好笑笑一下是人的本能。”

对于上述评论,你有什么思考?请综合材料确立立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电脑操作流程,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其流程内容,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