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离骚》)

(3)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张溥《五人墓碑记》)

(7)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亦余心之所善兮 百步九折萦岩峦 相逢何必曾相识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大阉亦逡巡畏义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逡巡”“稷”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得书

苏轼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注】韦回文机:织璇玑图的布机。前秦苏蕙织璇而成《回文旋图诗》,寄给身在异地的丈夫窦滔。

(1)简析上片“先觉春风一夜来”在全词中的作用。

(2)下片结尾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流露出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豫让论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而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必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土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 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亡”。谆切恳至,语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平?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土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忠告善道                  道:同“导”,引导

B. 盖尝而论之              因:趁机

C. 赵围                    释:解除

D. 而乃不血气之悻悻        胜:能承受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豫让本来是中行氏的部下,后投身为智伯的臣子。中行氏和智伯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豫让,豫让也以不同的态度予以回报。

B. 方孝孺认为,豫让听任智伯请地无厌、纵欲荒暴,却不能帮助智伯“销患于无形”,他的处事之道也有不忠的地方。

C. 方孝孺认为豫让为给智伯报仇,心甘情愿地加入刺客行列,没能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为国士。

D. 豫让之所以漆身吞炭,甚至不惜以死来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以其忠义来教育后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张溥《五人墓碑记》)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4.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作者对豫让以死报智伯这一行为的评价。

 

查看答案

下面对唐代“以胖为美”的具体原因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A. 国力强盛,丰衣足食

B. 兼容并包,高度开放

C. 充满自信,不怕肥胖

D. 鲜卑血统,健硕为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杨柳岸,晓风残月。”游人漫步于河水边,将自己融入到一片清幽的早晨景色中,心旷神怡,久久不想离去。

B.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江南的秋雨滋润着每一个旅人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其中,沉浸其中。

C.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D.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教养与风度、自信与智慧。

B. 广东省卫计委强烈谴责暴力伤医事件,并强调对一切暴力伤医“零容忍”,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共同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C. 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 从前些年红得发紫的人人网,到现在此起彼伏的各种沙龙、社团,借助互联网平台, 90后很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