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不合语境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①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修饰对象一般为人,用在此处不合适。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这里用来修饰“社会生活画卷”,使用正确。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这里属于望文生义。比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 ⑤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使用正确。此题可在确认某些选项的基础上采用排除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末期,养“士”之风盛行。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君子”。

B.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苏轼评价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C.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D.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古代以五百户为“党”。“庠”是设在党中的学校。“序”是设在遂中的学校。

 

查看答案

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有卷天下,卷宇内,括四海之意

A. 是使民养无憾也

B. 非能也,而绝江河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秦族也

D. 立法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今异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横绝峨眉巅       古义:可以凭借

B.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思春之心

C. 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一般人

D. 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铸以为金人十二

A.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国之民不少                加:更

B. 学不可以                    已:停止

C. 终日而思矣               尝:尝试

D. 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出:超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