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孔子圣人规 现代新儒家喜以“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孔子圣人规

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四字综括孔子之道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殊不知,内圣外王之说实有悖于孔子圣人观。

孔子本人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他所视之为最高境界的“圣”,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必须兼备,即必须内外兼通。《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圣”圣显然并非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更重外在的惠民济众——甚至连王天下之尧舜都不足以当此。此“圣”虽然远超仁境,但却以仁为根本,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达人至其极,即是博施于民而济众,亦即圣。可见,即使是仁境,孔子也不认为其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还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至于作为仁之极的圣境,其必备化人之功,自不消说。这一思想,孔子在他处还有更明确的表达。在他与子路的一段对话中,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但却远未臻圣境。“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显然,孔子所谓“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

《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则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可谓不违训诂。如认为“内圣外王”意指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仅把圣解作圣德,此解既不合训诂,又违背孔子的思想。儒家经典《五行》以“闻而知之”为圣,此解与“圣”之本义正相通。《说文》认为“聖从耳”,段玉裁注引《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聖”之甲骨文像人上着大耳。可见,圣之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闻声知情则可谓之通,故“通”乃“圣”之引申义。《五行》所谓“圣”近乎其本义,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无论本义抑或引申义,圣都不能直接解作圣德。故以“内圣外王”概括孔子思想,“圣”之义即无着落。

孟子已视孔子为内怀圣人之德而外无王者之位之圣人,且其圣人观已有异于孔子。荀子欲合“尽伦之圣”与“尽制之王”为一体,以成“圣王”之教。然荀子此“圣王”之“圣”仅为“尽伦之圣”,显然异于孔子所谓内德外化兼通之“圣”。或许正因受孟、荀圣人观之影响,故“内圣外王”之语虽始出于《庄子·天下》而非孟、荀之口,然现代新儒家却仍喜以之概括孔子及儒家思想。只是他们未曾顾及,虽可以内修其德、外以德化统括孔子及儒家思想,然无论就训诂抑或思想层面而言,皆难以将孔子之所思简约为“内圣外王”。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被孔子视为最高境界的“圣”,必须兼具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而他本人并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

B. 和个人的内在之德相比,孔子显然更看重外在的惠民济众之举,就此而言,甚至连王天下的尧舜都不足以称为“圣”。

C. “圣”以仁为根本,而即使是仁境,也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作为仁之极的圣境,自然也应该具备化人之功。

D.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这里的“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完全不同于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两者对于“圣”的理解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B. 把“内圣外王”理解为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把“圣”只解作圣德,既不合训诂,又与孔子的圣人观不相符。

C. 由“聖”的甲骨文可知其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如《说文》所说“闻声知情”则可谓之“通”,故“通”乃其引申义。

D. 《五行》以“闻而知之”为圣,与“圣”之本义相近,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无论哪种“圣”都不能直接解释为圣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视孔子为内怀圣人之德而外无王者之位之圣人,他所理解的“圣”和孔子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完全不同。

B. 荀子欲合“尽伦之圣”与“尽制之王”为一体以成“圣王”之教,此“圣王”之“圣”与孔子所说的“圣”明显不同。

C. “内圣外王”之语虽非始出于孟、荀之口,正因为受二人影响,现代新儒家却仍喜欢以此概括孔子及儒家思想。

D. 作者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所引文段既有孔子自己的言论,又有儒家其它的经典篇章,可谓材料丰富,论证有力。

 

1.D 2.C 3.C 【解析】 1.试题分析:D.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这里的“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完全不同于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理解错误。原文说“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可见二者不是完全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两年,有几档电视节目亮相荧屏,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和喜爱。比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以弘扬传统中国古代诗歌为内容,今年已是第二季,依然热度不减。还有央视的《朗读者》和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前者将个人访谈、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的朗读结合,后者将古今名人书信的朗读与背景分析相结合,都是为了实现用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此外,北京卫视推出的《非凡匠心》以寻访国宝级文化与技艺为内容,旨在推动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央视的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既展示了工匠们功劳的成果,也歌颂了“敬业、责任和技术”的工匠精神,给为了实现中国梦默默地劳作着、探索着的匠人们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请就这些电视节目深受欢迎、广受好评这一现象,依据你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

B. 本月二 十六日,小女举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

C. 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D. 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专家表示,汞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对含汞产品使用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汞污染。               ,达到一定量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汞中毒。因此,建议定期进行汞含量检测,并掌握与汞相关的科学知识,做好汞污染的预防工作。

A. 人体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吸收汞及其化合物

B. 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可以成为汞及其化合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C. 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

D. 汞及其化合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历来有尊重文字和书本的传统,读书拥有了非凡的意义,甚至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读书提升了人的修养,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取决于全民的阅读。

B. 写出高水平的散文赏析文章不易,创作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更难,著名散文家梁衡对散文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出不少的努力。

C. 中国计生系统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处理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之间的关系,将围绕控制人口数量为中心的计生工作,转到促进优生优育的人口服务上来。

D. “萨德”入韩,不仅仅是韩美两国部署武器的简单事件,而是一个涉及周边多个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牵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全方位国际关系的复杂事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些国际主流媒体持续跟踪报道中国反腐工作的进展、成效,认为中国反腐工作体现了中共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公众对中共的相信。

B. 目前的国学热虽然还是主要分布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传播方面,但是营造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热的氛围,对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都是很有意义的。

C. 一系列中国承诺和中国行动,正通过国民的生活点滴释放着令人羡慕的经济、文化推动力,同时也为相关国家提供了观察自己的窗口和改善民生的借鉴。

D. 那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不论它们关注了什么事,也不论它们具体围绕哪个阶层的人为中心来展开,能够肯定的是,它们都深切关注了人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