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多雨的夏天 郭震海 这似乎是一个多雨的夏天。...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多雨的夏天

郭震海

这似乎是一个多雨的夏天。

不紧不慢的小雨就像生了根,断断续续下了三天,没有停的迹象。侯东升醒来后,听着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声,有些烦闷。

他裹着一条毛巾被,眼睛迷茫地瞪着屋顶。简易的屋顶用横七竖八的施工模型板撑着,上面覆盖着几层黑糊糊的油毡。简易的大宿舍内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半碗隔了夜的剩饭放在墙角,已经变质。裸露的砖墙,湿漉漉的,似乎能挤出大把的水来。地上铺着红砖,红砖上撒了薄薄的一层白石灰。十几双黄胶鞋,没有规则地摆放在床铺下。

“天塌了吧!”一名工友坐起来嘟哝了一句,扑腾一声又躺下了,几根木棍支撑的大床铺发出吱吱呀呀的怪叫。

“你找死啊!”工友躺下的动作用力过猛,压住了另一位工友的胳膊,后者向他提出强烈的抗议,骂骂咧咧地抽回了胳膊。

侯东升起身,去床铺头找自己的衣服,想出去走走。他从墙角找出一把破旧的雨伞,走出了工棚。

外面的雨下大了,一栋高楼起了半截,无数的、长长短短的钢筋头直冲云霄,在雨中显得亮晶晶的,有点刺眼。如果不下雨,这栋起了半截的楼上肯定站满了人。无数顶安全帽,无数双劳作的手。在轰轰隆隆的机械声中,他们完全可以站在高墙上,边劳作边唱信天游。有的工友已经在城里待了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就像一群特殊的候鸟,每年开春告别妻儿老小,来到城里,冬天又会回到乡村。他们没有走进过KTV,但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场,他们可以怒吼,可以咆哮,可以唱着哭,也可以唱着笑。只要手不闲着,至于嘴,爱干吗就干吗,就是站在墙头上像一个英雄般的去演说,也没有人注意,更没有人管。他们的声音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显得异常微弱,微弱得站在楼下就完全听不到了。

半夜里,无数盏大灯会将整个工地照亮,高楼一天不封顶,热闹的景象就一天不减,唯有雨能阻断这喧闹的一切。侯东升和大多工友一样,既盼雨,又恨雨。为什么呢?盼雨,是因为下雨了他们可以美美地睡个懒觉,无休止的劳作可以得到短暂休息;恨雨,是因为下雨就意味着他们会没有工,工是什么,就是钱。他们从四面八方拥进这座陌生的城市,就是想多挣点工,年底多拿点钱。

侯东升撑着伞,不知道该去哪里,更不知道该干什么。路过一座天桥,桥下积满了水,飞驰而来的车辆迅速通过天桥,激起很高的水花。

“你找死啊!”一个撑着小花伞的女人,被车辆激起的泥水溅了一身,她怒气冲冲地骂道。侯东升突然觉得,城里人说话和他们其实没有区别,就比如这句“找死啊!”他这样说,工友们这样说,城里人也这样说。

在一个玻璃橱窗前他看到一则大大的广告:“家,温馨的港湾。”城市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广告。侯东升觉得每一则广告都与他们有关又无关。他们一年四季就像蚂蚁一样在钢筋与水泥的森林中不停地修筑城市里的家,城市在一天天长高变大,而他们没有家,他们的家在乡下。
  侯东升给乡下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妻子开心地说,真好,庄稼灌浆了,下了一场难得的透雨。侯东升在电话里骂,好个屁。妻子说,你个鞭打的侯东升,你个不要脸的侯东升,你变了,变得不再爱惜庄稼,变得像城里人了,变得……

我真的变了吗?放下电话,侯东升想,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他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三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侯东升及其工友的居住环境,突出其居住环境的简陋、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

B. 作品中的工友嘟哝一句,另一个就“强烈抗议”“骂骂咧咧”,这段对话描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工友之间的关系极其恶劣。

C. 文章描写那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场,他们爱干吗就干吗,没人注意,更没有管。目的是为了表现农民工只有在这里才能获得一点点自由。

D. 农民工们恨雨,下雨就意味着他们会没有工,也没有钱,表现出这些农民工一心向钱看的心理,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相对较低。

2.文章中多次写到“雨”,请谈谈“雨”在全文中的作用。

3.作品以侯东升的困惑“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1.A 2.(1)结构上多次写雨 ,照应标题“一个多雨的夏天”。雨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作品写侯东升因雨而停工,因雨而心生烦恼想出去走走的所思所想,工友们盼雨而恨雨的矛盾的心理,因雨和妻子的争论,全文都是围绕“雨”而展开。 (2)“雨”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农民工让人心酸的现实处境。 (3)雨凸显主题,写工友们盼雨又恨雨的心理表现了农民工工作的辛劳,侯东升和妻子关于雨的争论表现了这些农民工的“边缘化”的生存状态。 3.(1)艺术效果上,以侯东升的疑问作结,留有空白,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2)人物形象上,表现侯东升的内心的困惑,以及对前途的迷茫。 (3)小说主题上,表现了农民工边缘化的生存状态,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确实很低”是过度推测;C项,“简省地勾勒出”错误,应是“细腻地表现了”;D项,打工挣钱是农民工背井离乡的重要原因,由此说他们一心向钱看有失偏颇。 2.试题分析:从情节的角度答出“照应标题”“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从环境的角度答出“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农民工让人心酸的现实处境”。从主旨的角度答出“雨凸显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數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逻过柱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掘“互联网十”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妤大 數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 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題。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纽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播、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规模、快速流梓等特征的大数据究成法數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題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數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數据,有时甚至纯样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數据资谏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數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 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咐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试集聚。

B. 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 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杜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 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里现出新的特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 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C. 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替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 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 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十”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 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 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帖:“如果可以,你会换个星球生活吗?”网友纷纷跟帖,出于不同的原因或目的,有人选择守在自己生活的地球,有人则选择离开。

上面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艺术起源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仿照横线上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天中,摇摇欲坠的孤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狭小的心胸,一块小坷垃就会让其堵塞窒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不易磨损的精神上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而人生的美丽与否                      才能容纳众多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如果人生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话          恰恰就在其一望无际、丰富多彩上

那就看谁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创造更多更高的山峰和更多更大的湖泊与森林

只有博大、宽厚的胸怀

A. ③④⑥②①⑤    B. ①④③⑤⑥②    C. ⑥②①④③⑤    D. ③④①⑤⑥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