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②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③大学生走出象牙之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置身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能真切体会舒适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④“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

⑤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然老师已退休,不再教我们,但他在许多画展上不断出现的画作依然给我们以形象的教诲。

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①句,根据语境,强调的是诚信,所以“一言九鼎”使用错误。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②句,根据语境,描述的是艰苦的奋斗岁月,所以“蹉跎岁月”不合语境。象牙之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④句,根据语境,“自出机杼”不合语境。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情意深厚。纲举目张: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环节,也形容文章条理分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正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咱们分别时你送给我的礼物十分珍贵,我一直惠存着。

B. 你的文章我已经看了,对其中不妥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听说贵校在教学管理上有许多成功经验,所以我们特地登门学习,请多作指教

D. 虽然只是几个红薯,但毕竟是六弟从江西老家带来的,于是我也就笑纳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记者昨日上午从成都某交警大队了解到,初步判断系因事故私家车车速过快,具体调查结果还需准确核实后对外发布。

B. 周梅森创作的《人间正道》《至高利益》《我主沉浮》和《绝对权力》等政治小说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是他的又一部反腐力作。

C. 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D.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②他心中恶念越积越重,终有一日堤防溃决,一发而不可收拾 ,只有盼他善念滋长,恶念渐消,方能逐步归于正道。

③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学问大家,在他的耳濡目染 之下,梁培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④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 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⑤当前,有些人为了解决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经常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来借取高利贷,这种火中取栗的错误做法,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

⑥如果没有抓住老街的特点,只是一味从商业的角度开发,变成了批发“流水线”一条街,不仅破坏了老街本身的韵味,更是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记忆的杀鸡取卵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许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李密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①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②,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①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词中“过眼”,是作者江行时对景物的感受;“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往事虽然记得,却模糊,表现久别重逢的感触。

B. “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归隐田园未得实现而形成的。

C. “长为客”,长期客居他乡,不但表现了词人长期为官他乡而身怀忧愤,而且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感。

D. “吴楚地,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敬仰。

E. “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己及人,“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