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籍插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插图术语也随之诞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籍插图开始流行以后,一系列的插图术语也随之诞生,如“绘像”、“绣像”、“全像”、“出像”、“补像”、“全图”等。每一个术语都代表着一种插图方式,这些术语和插图方式的变化,与当时的审美风尚息息相关。就明刻本插图而言,主要有“全像”(全相)、“出像”(出相)、“绣像”等几种命名方式。本文着重探究“出像”(出相)这一方式。

关于出像(出相),鲁迅先生的界定是:“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也是如此,“有的书籍,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谓之‘出相’”。戴不凡先生则认为,“舍建版而外,明人刻小说戏曲恒多整页之‘出像’、‘全图’”,即整页的插图谓之“出像”和“全图”。前两种解释与全像(全相)的概念接近,后一种解释认为“出像”与“全图”的意思相同。关于“全图”,鲁迅先生的解释是“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旧时线装本通俗小说,卷首有每回主要故事情节图画的,称‘全图’”。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和《汉语大词典》对于“全图”的解释也与戴不凡先生的观点有分歧,一者指向整页插图方式,一者指向每回故事情节的插图。

“出像”的命名方式多出现在金陵富春堂、世德堂、文林阁和广庆堂所刊刻的曲本中,徽州、建阳和杭州等地刊刻的曲本中也偶有以“出像”命名的。万历元年(1573),富春堂刊刻了《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这是较早以“出像”命名的明刻本,全书采用单面整幅的插图方式,共126幅插图,每一幅插图分别对应一段内容,并在插图右上角以直列式标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世德堂万历二十年(1593)所刻《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的插图,采用了双面连式横幅大图的版式,崇祯年间刊刻的《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和《新镌出像批评通俗演义鼓掌绝尘》插图则采用单面整幅的版式。也就是说,小说中“出像”插图的方式是单面整幅或双面连式,用一到两幅插图表现每一出的精彩情节。

就戏曲而言,万历辛巳年(1581)富春堂刊刻的《新刻出像音注释义王商忠节癸灵庙玉玦记》是现存较早的以“出像”命名的戏曲本子,稍后的有世德堂万历十四年(1586)刊刻的《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裴度香山还带记》、《重订出像注释裴淑英断发记》,以及万历十九年(1589)刊刻的《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月亭记》。这些本子的题名是以“出像”进行标榜,插图为单面整幅的版式。《玉玦记》共36折,30幅插图,《还带记》共40出,24幅插图,《拜月亭记》共43折,10幅插图。细查这些插图发现,插图所表现的情节都是与每折的内容相对应的。又因为在曲本传抄、刊刻的过程中,“出”与“折”往往是通用的,“出”也就具有了“折”的意思,“相”指故事情节图,那么“出相”就有了表现每出故事情节图的意思。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多少折内容,就有多少幅插图,插图往往表现的是比较精彩的内容和章节,平淡的情节一般并未通过插图来表现,所以插图与每一折的内容之间也并不一定会完全做到了一一对应。如果说《玉玦记》中的36折,安排了30幅插图,还是力求一一对应的话,那么到《拜月亭记》中,43折仅有10幅插图,则是重点表现精彩情节了。以《拜月亭记》为例,这10幅插图的标题分别是“世隆自叙”、“瑞兰自叙”、“兄妹逃军”、“隆兰遇强”、“世隆成亲”、“兴福离寨”、“汴城聚会”、“试官考选”、“官媒送鞭”、“成亲团圆”,均是书中最精彩的情节,也是后世选本中选用最多的几折。

由此可见,“出像”插图最初时是采用单面整幅的方式,用一到两幅插图表现每一出的精彩情节,后来慢慢出现了双面连式横幅大图的版式。可能由于商业竞争和书坊主趋利的关系,书中“出像”插图的数量开始减少,已经无法和每一出内容一一对应了,只是挑选其中最精彩的情节进行表现,而平淡的情节则一带而过,出现了几出或几折内容用一幅插图带过的现象。

(节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181期)

1.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对于“出像”的界定,鲁迅先生认为宋元小说中的每页“上图下说”,就是所谓的“出像”,这与《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基本相同。

B. 戴不凡先生认为,“明人刻小说戏曲多整页之‘出像’‘全图’”,整页的插图就是“出像”和“全图”,他认为“出像”和“全图”的意思相同。

C. 关于全图,鲁迅先生的解释是“有画每回故事的,称为‘全图’”,这与《汉语大辞典》的解释类似,都是指向整页插图方式的。

D. 鲁迅先生对“出像”与“全图”的理解不同,在他的理解中这两种插图方式的指向是不一样的。

2.下面说法不能作为划线句“‘出相’就有了表现每出故事情节图的意思”论据的是(    )

A. 在曲本传抄、刊印的过程中,“出”与“折”往往是通用的,“出”就有了“折”的意思,“相”指故事情节图。

B. 《玉玦记》总共36折,安排了30幅插图,插图所表现的情节力求与每折的内容一一对应。

C. 《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全书采用单面整幅的插图方式,共126幅插图,每一幅图分别对应一段内容情节。

D. 并不是有多少折内容,就有多少幅插图,插图与每一折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做到了一一对应,这些插图往往表现的是剧本中比较精彩的内容和章节。

3.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出像”插图的方式是单面整幅或双面连式,如《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的插图为后者,每一幅图分别对应着一段内容的精彩情节。

B. 《新刻出像音注释义王商忠节癸灵庙玉玦记》是现存较早的戏曲本子,稍后的还有《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裴度香山还带记》等本子,它们的插图为单面整幅的版式。

C. 《拜月亭》中有 “世隆自叙”、“汴城聚会”、“兄妹逃军”、“隆兰遇强”等10幅插图,这些图仅与书中最精彩的情节一一对应。

D. “出像”插图随着时间推移数量开始减少,出现了几出或几折内容用一幅插图带过的现象,这与商业竞争和书坊主趋利或有关联。

 

1.C 2.D 3.B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报给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提了如下建议:

(1)要留意报纸,杂志边角处的广告。

(2)将一件电器完全分解并重新装上。

(3)去一次最危险的职业场所。   

你认为以上建议中哪一条最不可思议,而又极有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裴多菲《自由与爱情》英文版的两种汉译,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汉译,并列出两条理由。

原诗英文版:Life is valuable/love costs more/for the sakes of freedom/we give up both.

殷夫(现代著名诗人)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兴万生(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译:自由与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 我宁愿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愿牺牲爱情。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微博没有传统媒体“守门人”过滤、垄断信息的特权,而且门槛很低,① 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人们大多使用匿名,②_______________,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短小精悍,微博往往只有论点而缺少论证,似乎只需要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③_________,这就造成微博里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歧视或蔑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对于有兴趣投资木王山森林公园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

B.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认知。

B. 某中学秉承“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以“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为行动指南,已成为精英的摇篮。

C. 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D. 2016年9月1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法律明确禁止的,是个人开展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