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面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

(二)阅读下面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节选自《祝福》)

1.小说对四叔书房陈设的描写有何作用?

2.小说把祥林嫂的死放在开头来写,采用了什么手法?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概括文中“我”的形象特点。

4.在选段的画线句中,祥林嫂为什么要问我关于灵魂有无等三个问题?

 

1.(1)对联中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大骂新党、对祥林嫂动辄发怒等清节形成对比,从而从侧面刻画了四叔伪道学、实凶残的真面目。(2)书房中陈设的程朱理学著作突出了四叔封建卫道士的形象。(3)暗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四叔是鲁镇的实际精神统治者,正是他的封建礼教思想剥夺了祥林嫂的生存权、人权。 2.小说运用了倒叙手法。作用: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②强化矛盾冲突。祥林嫂在人们祝福时悲惨地死去。③营造悲剧氛围,突出反封建主题。 3.“我”是一个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与封建保守的四叔话不投机;“我”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见证人,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怕担责任。 4.①对封建神权(迷信)的质疑。②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对丧夫失子的命运心有不甘,期盼在阴间能和他们重聚。③被封建夫权(礼教)摧残和折磨的结果。害怕自己因为改嫁违背了礼教,死后会入地狱受罚。④表现了她走投无路时矛盾纠结的精神困境。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作答本题,对联中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大骂新党、对祥林嫂动辄发怒等清节形成对比,从而从侧面刻画了四叔伪道学、实凶残的真面目。书房中陈设的程朱理学著作突出了四叔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暗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四叔是鲁镇的实际精神统治者,正是他的封建礼教思想剥夺了祥林嫂的生存权、人权。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的叙述方式的作用类试题,小说运用了倒叙手法。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强化矛盾冲突。祥林嫂在人们祝福时悲惨地死去。营造悲剧氛围,突出反封建主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理解作答本题,“我”是一个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与封建保守的四叔话不投机;“我”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见证人,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怕担责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足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内容充实,词句做到“无可削,不得减”,这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

B.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那写文章就容易做到繁简适当。

C. 对生活的提炼不够,以及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是文章有“水分”的原因。

D. 虽然文章是辩证地看待写文章的繁与简的问题,但选段主要是提倡简练为文。

2.下列选项中的比喻,解说不正确的· 项是

A.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比喻文章的繁简要视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而定。

B. “水分”比喻“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即把文章刻意拉长。

C. “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比喻读拖沓累赘的文章使人吃力头疼。

D. “顺风行船”比喻读大师们的名著让人轻松畅快,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3.画线句中的“提炼”包含哪几层意思?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根据这首诗前三组诗句的内容和修辞,在画线处续写两组诗句。

微风

微风发出轻轻的呼唤/吻她淘气地搅碎的涟漪;

西天的云霞紫光灿烂/ 被落日吻得羞红了脸;

火焰毕剥地窜过树干/为了痛吻另一朵火焰。

而杨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那蝴蛛,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种“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                                         

① 但是,人类前进的步伐己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

② 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③ 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

④ 这场变革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

⑤ 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⑥ 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

(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人民日报》 推出“创新升级中国制造”专栏,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业品牌在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创新,也为制造业做大做强品牌提供借鉴。

B. 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是在以文学的形式凝聚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想象与创造一个新的未来,并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C. 克里访华时表示,美中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双方应利用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加强沟通,加快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

D. 俄罗斯总统令要求俄政府采取措施,禁止土耳其包机往来于俄土航线,禁止土耳其的任何船只在俄罗斯海港水域不得逗留或者航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我们应摆正“名”(功名、权位)、“利”(金钱、财货)与“身”(生命)之间的关系,三者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乙】对此,历来有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一是世俗之人的价值观,即“物重于身”。二是道家提出的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价值观,即“身重于物”。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代,道家学派力倡“身重于物”的价值观,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唤起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种骇人听闻之论,在这里,老子对人类文明存在的问题做出剖析和反省,由物质文明造成的争利之心和由道德文明造成的争名之心,激起人们对财富、权力、贤名的强烈占有欲,驱使人们去争夺、盗窃、抢掠、杀害,以致出现了“重物轻身”的本末倒置现象。【丙】对此,清代学者金樱指出“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主张“毋嗜欲杀身”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    B. 反省    C. 以致    D. 本末倒置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