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根据上面的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余”味绵长 没完没了的会议,从早到晚的宴会,城市繁华喧嚣,畸形滋长的欲望,都使我们的生命很满而生活很空。 丹麦人和孟子有一个共同的智慧——将小鱼放回大海,经过成长繁殖,反而能带来更多的鱼。 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我们实行的并不好,“余”仿佛一张通行证,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余,自然才得以平衡和谐。羊群吃草时懂得要一片一片地吃,不断迁移,使新草生长;虎豹捕猎,常常挑些老弱病残者,使猎物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不至于自己断粮。而我们人类,似乎将“有余”的哲理视为小儿科,对地下矿产无止地挖掘,对北极熊残害、杀戮。我不禁呐喊,贪婪的人类,请放下手中的猎枪,咽下对野味的垂涎吧!如今频发的灾害,不正是大自然对人类无尽抢夺,不留余地的“回报”吗? 季羡林曾将和谐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和自己的和谐。对待人生,我们切不可抱着“悬肉为林,以酒为池”的贪欲占有人生,毋宁说人生是占有不了的,因为我们迟早要将它交还。为生活留下一片“余”的天空,能让我们更豁达地玩味人生。当有人提出为钱学森盖将军楼时,他委婉拒绝,回到生活中从容的“余”;当塞林格因《麦田的守望者》走红全美时他却躲回乡间一隅,因为那是他心灵宁静的余地。留有余地,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留有余地,是生活中的平淡和从容,更是灵魂上的丰盈和豁达,留有余地,不仅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存观,还应成为一个社会的发展观,中国的GDP正在高速增长,然而,与其一同增长的是人们的腰围,下跌的不仅有股票,还有人们的幸福指数。人们的房子越住越大,而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都被迫成了房奴在外奔波,人们会在市场购物时斤斤计较,却对最珍贵的生命毫不珍惜。在中国,物质和精神的矛盾已经成为大家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从民生的建设到前几天长江中华鲟的放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我们正在学会如何留有余地! 面对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所处的这个国家取得的进步,我欣然落笔,化作墨痕,虽然前路或有许多艰辛,但只要我们对自然、对人生、对发展都留有余地,那么我们定会向阳光的方向生长。 【解析】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的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两则素材甚至多则素材组合的材料应该如何把握其核心思想呢?这就好比对偶中的上下联,在内容上,两则素材可能会是相反、相同、相承三种关系,第一步要分析出来。把握材料意义时,要抓住其中表述相同的地方,即“放生小鱼,从而有望获得更多的大鱼”。所以,核心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 当然,“鱼”可以是自然资源的借代,也可以是一切资源的借喻。那么,可持续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可以是人类自身——是孩子,是自我,是社会,甚至世界本身。就这个材料来说,视角有三组六个,丹麦人、孟子,尺子、渔网,小鱼、大鱼,都可以成为观察的视角,或者叫思考的角度。比如,可以从小鱼的角度出发,对渔网和人们心目中的尺寸做反思,呼吁给予它们成长的空间,以便发展、壮大,可以谈青少年的成长,谈创新产品的孵化,谈新型文化的命运,等等。 参考角度:“人和自然”和“度”;也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耐得住寂寞,不要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学会等待,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为子孙后代着想等角度展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1)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2)“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3)“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4)“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5)“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6)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7)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城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8)“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9)“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10)“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11)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12)“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13)大夫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14)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15)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16)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往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 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禁吃了一惊。开门一看,只见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17)“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里,“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18)“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19)“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20)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21)“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22)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23)“彼贝的呀,”巴尔塔萨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24)蒙铁尔穿着裤杈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一声。

(25)“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26)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27)“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28)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29)孩子咬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30)“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31)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32)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33)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34)巴尔塔萨瞧着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35)“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36)“巴尔塔萨,”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37)“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38)“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39)“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40)“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41)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42)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请多人还挺重要的,不禁兴奋起来。

(43)“他们到底还是给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44)“六十比索。” 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45)乌尔苏拉做好了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1.请用简明的话语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6)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7)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白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2)用本诗上的哪两句诗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最准确?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阅读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荆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你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都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妄相忖        度:猜测

B. 义兵        举:发动

C. 昔乐毅        走:投奔

D. 臣若获        戾:凶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胡亥杀蒙恬也            鹏徙于南冥也

B. 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天下笑

C. 夫能大事小也            劳师袭远,非所闻也

D. 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远的一组是(    )

①使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冬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 ①④⑥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招募了很多兵马。

B. 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 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 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②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己极,意望己过矣。

③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