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施维翰,字及甫,江南华亭人。顺治九年进士,授江西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施维翰,字及甫,江南华亭人。顺治九年进士,授江西临江推官。清漕弊,善折狱,奸顽敛迹。巡抚郎廷佐奏其治行,举卓异,内擢兵部主事。改山东道御史,疏言:“察吏首重惩贪,尤宜先严大吏。各督抚按露章弹劾,宜及监司,勿仅以州县塞责。”又言;“纠举之法,密於文,疏於武。镇帅拥重兵,有庸碌衰惫、缓急难恃者,有纵恣婪赃、肆虐军民者,督抚按徇隐弗纠,事发同罪。”诏并议行。十七年,出按陕西。圣祖即位,裁巡按,维翰乞假归。

康熙三年,复授江南道御史,疏言:“直省钱粮每委府佐协征所至铺设供给不免扰民甚或纵容胥役横肆诛求请概行禁止以专责成杜扰害。”下部饬禁。巡盐河东,征课如额。八年,疏劾偏沅巡抚周召南徇庇贪吏。十一年,疏劾福建总督刘斗徇情题建故靖南王耿继茂祠。召南、斗并坐谴。十二年,内升,以四品服俸仍留御史任。疏言:“设登闻鼓,原以伸士民冤抑,然每收诉状,必待科道六十馀员集议,辄致稽延。请用满、汉科道各一员司之,半年更易。”从之。

迁鸿胪寺少卿,累迁左副都御史。浙江巡抚陈秉直荐举学道陈汝璞,为左都御史魏象枢所劾,秉直应降调,以加级抵销。维翰言:“秉直与汝璞见闻最近,乃徇情妄举,非寻常诖误可比。请敕部定议,凡保举非人坐降调者,不许抵销。”上然之,因著为列。给事中李宗孔继劾秉直,坐左迁。

十八年,授山东巡抚。会岁祲,民多流亡,维翰疏请赈恤,并截留漕米五万石发济南仓存贮,散给饥民。又疏言:“青、莱等府距临清仓远,办解甚艰。请永行改折,以息转输。”民大悦服。二十一年,代李之芳为浙江总督。之芳按治军士鼓譟,系累二百馀人。维翰至,即日定谳,多平反。二十二年冬,调福建,未上官,二十三年春,卒,谥清惠。

(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直省钱/粮每委府/佐协征所/至铺设供给/不免扰民甚/或纵容胥役横肆/诛求请概行/禁止以专责成/杜扰害

B. 直省钱/粮每委府佐协/征所至铺设/供给不免扰民/甚或纵容胥役横肆/诛求请概/行禁止以专/责成杜扰害

C. 直省钱粮/每委府佐协征/所至铺设供给/不免扰民/甚或纵容胥役/横肆诛求/请概行禁止/以专责成/杜扰害

D. 直省钱粮/每委府佐协征所/至铺设供给/不免扰民甚或/纵容胥役/横肆诛求/请概行禁止/以专责成/杜扰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庙号,是其死后在太高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

B. 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C. 清朝时御史专门负责监察朝廷和官吏的失职及不法行为,同时保管朝廷的档案文件。

D. 保举是封建社会选官的方式之一,由大臣向朝廷推荐人才,并担保其有才能或功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施维翰曾就监察官吏一事上疏朝廷,认为惩治贪腐应先从大官开始,纠正被举发的官员时对文官和武官应区别对待,朝廷下诏施行。

B. 施维翰以徇私庇护贪官的罪名上疏弹劾偏沅巡抚周召南,以为靖南王耿继茂题建祠堂的罪名弹劾福建总督刘斗,使二人都受到贬谪。

C. 在魏象枢弹劾浙江巡抚陈秉直荐举陈汝璞一事中,皇上最终肯定了施维翰处理此事的看法,并且把他的意见写出了条例之中。

D. 施维翰为人清正仁惠,对贪腐的官员依法严惩不贷,对遭难的百姓设法加以抚恤,为牵累的下属果断按律平反,得到朝廷肯定和百姓爱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漕弊,善折狱,奸顽敛迹。

(2)设登闻鼓,原以伸士民冤抑,然每收诉状,必待科道六十馀员集议,辄致稽延。

(3)秉直与汝璞见闻最近,乃徇情妄举,非寻常诖误可比。

 

1.C 2.A 3.A 4.(1)清除漕运的弊病,善于审判案件,奸诈顽劣的人收敛了恶行。(注意“清”“折狱”“敛迹”的翻译。) (2)设置登闻鼓,本来是用来伸张百姓冤屈的,然而常常收到申诉的状子,一定要等科道衙门六十多名官员集体商议,总是导致拖延。(注意“伸”“每”“辄”“稽延”的翻译。) (3)陈秉直与陈汝璞被传最亲近,(这种做法)是曲从私情胡乱举荐,不是平常的过失能比的。(注意“见闻”“徇”“诖误”的翻译。) 【解析】 1.试题分析:注意“钱粮”“协征”“所至”“甚或”是一个词语不要断开。“请概行禁止”前面主语更换,注意断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正确看待《芥子园画传》

陈都

《芥子园画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中国画教材,它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使得社会上为数众多的职业画工,甚至是文人画家,都可以迅速地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比如齐白石就是在看到《芥子园画传》后,才发现自己所画的画,大多不合章法。又如潘天寿、傅抱石等,也都是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就上手学习《芥子园画传》,并因此掌握了一定的规矩准绳。所以,作为艺术普及类的教材,《芥子园画传》在艺术开蒙方面,堪称卓越。

此书系清代学者李渔的女婿沈心友,将家中所藏明代画家李流芳的课徒山水稿四十三幅,托予山水画家王概整理、增补,历时三年成稿一百三十三页,后于1679年李渔以其居所“芥子园”为名,出资精刻套版印成山水卷,是为《芥子园画传》初集。1701年,沈心友再邀王概与其弟王蓍、王臬根据初集体例,编绘兰竹谱(二集)及梅菊、草虫花鸟谱(三集)。此三集面世后,一经传播,迅速风靡全国。1818年,针对市场的需求,书商又假托《芥子园画传》之名,以清代画家丁皋的《写真秘诀》为基础,并杂糅其他图谱编成人物谱,作为第四集刻版行世。这就是《芥子园画传》的成书过程。而就此书的刊刻来说,现今常见的《芥子园画传》,是出自巢勋的刻本,因为《芥子园画传》原用的饾版拱花技法、开化纸木刻五色套版,虽然精美,但每次只能印几百部,且极易损耗,至光绪年间,原版翻印的画面已不甚清晰,于是海上画家巢勋便临摹前三集,又对第四集加以整理,然后石印,此举虽然使得印量大增,但精神上难以与原版相比拟。

需注意的是,虽然《芥子园画传》可以自学、速成,但中国绘画讲求“师古人”“师造化”,必须经过长期的揣摩消化之后,才能独出机杼。而所有受《芥子园画传》启蒙的绘画大师,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也正是依此才成为一代宗师。然而,自清代以来,常有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淆贤哲的学力学识之所在,放大、夸张画传画谱的功用,导致一些不良的风气,如照抄书中图式,凑成一幅画;学书里几笔,就自诩为画家……凡此种种都成为中国绘画的病症。于是,在西风东渐之下,反省画传画谱,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也就成为中国绘画大变革、大调整的一个议题。在诸位名家中,斥骂《芥子园画传》最多的,无过于徐悲鸿。这位油画出身的艺术家,在中国画问题上所发表的大量言论,虽符合时代潮流,并博得时人的喝彩,但也难免有偏颇之处,比如将文人画视为中国绘画衰败,乃至弊端丛生的原因;又比如将《芥子园画传》等同于文人画,连同董其昌、“四王”一起进行鞭笞。诸如此类,于今天看来,一些观点是不成立的,仅能为当时的思潮做一个注脚。但是,徐悲鸿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芥子园’之类画谱的出世,不知埋没了多少天才。因为一般人心理,大都喜欢取巧,只要有现成画谱,不必自己挖空心机来构思,花时间去找画材。所以想到画山水花鸟,人物屋舍,画谱上有的是,一举手之劳,都可解决,人人如此,中国画真要走上末路”。

持这一观点的艺术家非常多,但与徐悲鸿冲在思潮前沿的立场所不同,一些传统的中国画大家是站在保存国粹的角度上,强烈地反对着画传画谱。黄宾虹就是理论批判最深入的一位。黄宾虹就是理论批判最深入的一位。在这位中国画大家看来,画传画谱不仅仅是帮助懒汉偷懒的工具,更严重的弊端在于它破坏了传统绘画的教学体系——“自李渔刻芥子园画谱,笔墨之法,学无师承”。何为“师承”?宾虹老人曾引用石涛的话解释过:“古人未立法以前,不知古人用何法;古人既立法以后,后人即不能出古人之法。”所以,在他看来,“法莫先于临摹,然临摹得其意而位置不工,摹画存其貌而神气或失。人既不能舍临摹而别求急进之方,则古今名贤之真迹,遍览与研求,尤不容缓”。明之天启、崇祯,清之咸丰、道光年间,因国势趋弱士大夫在发奋钻研前人经验的同时,也激发起认真研习笔墨的学风,于是中国画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两次贞下起元之势。而黄宾虹所谓的懂得学习前人,懂得临摹,就“可与言国画变迁之大要素”,则正是指的这段历史。然而,诸如《芥子园画传》之类的画传画谱却提供了一条看似美好的“捷径”,那么,由临摹名家大师真迹,进而得先贤笔墨精神的“师承”途径就必然受到极大的冲击。

总之以《芥子园画传》为代表的古代画传画谱,虽然在艺术开蒙方面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但中国画的精髓则全未窥见,而不学之人尤爱视画传画谱为“法器”,于是废临摹而为抄袭,靡然成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遂在这般虫吃鼠咬中逐渐沦落。由此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坛中,一些革命派要革《芥子园画传》的命;有些传统派也要拆《芥子园画传》的庙,而这种共识对还原画传画谱等传统艺术启蒙类书籍的原始定位,无疑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芥子园画传》”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芥子园画传》是诞生于中国清代的中国画技法图谱,画谱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知识,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使用。

B. 《芥子园画传》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四集四个部分,内容涵盖山水、草虫、花鸟、兰竹、梅菊、人物等方面。

C. 《芥子园画传》名字来源于李渔居所的名字,初集为山水卷,以明代画家李流芳的绘画作品底稿为蓝本,经王概整理编辑而成。

D. 《芥子园画传》影响深远,版本也不断推陈出新,从康熙年间的“王概本”到光绪年间的“巢勋”本,装帧和艺术质量日瑧完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自清代以来,许多人片面夸大了画传画谱的功用,导致绘画界照搬抄袭、浅尝辄止等不良风气出现,对传统的中国画教学也造成强烈冲击。

B. 《芥子园画传》功效巨大,造就了许多中国画名家,齐白石、潘夭寿、傅抱石等,就是因为临摹了《芥子园画传》,才成为一代宗师的。

C. 徐悲鸿对《芥子园画传》提出了最强烈的批评,认为此类画谱扼杀创新,埋没人才,等同于使中国绘画弊病丛生、走向衰败的文人画。

D. 控中国画坛中,无论是革命派还是传统派,都质疑抨击《芥子园画传》,这有利于纠正对画传画谱功效的浮夸认知,将其科学定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朝的天启、崇祯与清朝的咸丰、道光年间属于中国绘画史上的两次复兴阶段,原因在于画家们能发奋钻石前辈的绘画经验、研究学习绘画技法。

B. 《芥子园画传》前三集经创作者精心加工整理,同时采用了饾版拱花技法,运用开化纸木刻五色套版,为学习者提供了规矩准绳,一经面世便风靡全国。

C. 为满足市场需求,书商们假借《芥子园画传》的名号,邀请王氏兄弟,以丁皋的《写真秘诀》为内容主体,兼融其他人物图谱,最终创制出“人物谱”。

D. 为了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黄宾虹强烈地反对《芥子园画传》,他认为《芥子园画传》最大弊端是破坏了通过临摹体现的师承式传统绘画教学体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他的著作《新闻的骚动》中说:“查阅新闻就想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灵芝记

(清) 管同

      ①凡木之生,不材则已,材则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谓之曰幸可也。其次不为人用,而产于山林,植于园囿;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不尽其用,而且遂其生,谓之曰幸亦可也。其下薪之,槱之①,斩之,艾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脉绵绵,又若续而不绝;雨旸所被,暵湿所薰②,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见芝菌之生,则啧啧夸曰瑞物。呜呼!物诚瑞矣,而以木言之,其幸也与?其亦至不幸也与?

     ②道光四年,予迁居城北老浮桥,庭有楙树③,前主人断之。明年,有芝生于根,一本九茎,五色具备。予观之,而窃有感焉。《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楙树者,木瓜也。彼见咏于《风》,人知为材木,而前主人者,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芝之生岂偶然也?今吾家于此,而芝适生,见者因 贺为吾瑞。吾之瑞曷为乎来哉?为我告诸公曰:凡天下遇材木者,幸蚤爱惜焉,毋使不幸而至于芝生也,是则可贺焉矣。

[注释]:管同(1780—1831),字异之,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道光年间(1821—1850)举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与梅曾亮友善,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幼年丧父,家贫,淡泊名利,终生未仕。散文清新明快,笔力健朗。有《因寄轩文集》。

     ①槱(yóu由)之:做积存备用的木柴。②雨旸(yáng阳):《尚书洪范》:“曰雨曰旸。”孔安国传,“雨以润物,旸以干物。”旸:出太阳。被:加。暵(hàn汗)湿所薰:干湿气味的熏染。暵:干。薰:同“熏”,侵蚀。  ③楙(mào)树:果树名,一名木瓜。

1.对树木而言,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谓之曰幸”的一项是

A. 为栋梁,树于庙堂;为舟楫,泛于江湖。

B. 做成器物,陈列在城镇集市,物尽其用。

C. 砍伐为薪,萌芽新生,展示出绵绵生意。

D. 春华秋实,按时令自然地完成生命周期。

2.灵芝是怎样产生的?请根据第①段文意加以概括。

3.第①段画线问句的作用时什么?

4.第②段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对其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 楙树根部长出了灵芝,是对我精心爱护的回报。

B. 证明楙树是材木,批评前主人遏其生机的做法。

C. 引用儒家经典,表明对楙树生芝的感慨古已有之。

D. 楙树见咏于《风》,可见投桃报李广受民间认可。

5.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②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③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

     ④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⑤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支娅:此处指亲信。②庋:放东西的架子。③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④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

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欲行辇母以逃          (2)乌有节危亲

2.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挠

A. 巡视    B. 考查    C. 按照    D. 抑止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强为应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 而华自疑过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 污为故书       为击破沛公军

D. 名随以重       覆之以掌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5.第④段骂李华以文示友,其态度经过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每空只填4个字,用自己的话概括)

6.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结尾“读者怜其志”中“怜”的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②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③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注释】①端溪石池:指端溪砚。  ②行:将要。   ③五原:郡名。隶属于朔方刺史部。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句写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 第六句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

C. 第八句紧承“复把酒”,形象写出诗人酒醉后恍惚迷离的神态。

D. 结尾两句以“何时”发问,表达了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愿望。

2.下列诗句与“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A.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江总《雨雪曲》)

B.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岁暮》)

C.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D.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

3.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