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①作者,尤其是虚构叙事的作者,对其...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①作者,尤其是虚构叙事的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和事,往往拥有全知的权利和资格。在运用叙事谋略的时候,他们放出了叙述者这个幽灵,把全知的圆切割成文本中限知的扇面,这就是视角。视角有全知、限知之别,实际上是作者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从中可以领会到作品蕴涵的某种哲学意蕴和审美趣味。

    ②中国古代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是采取全知视角的。因为它不仅要全面地实录史实,而且要探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开头就这样落笔: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③以“高祖”称刘邦,这是史臣的视角。这一视角是全知的,不仅知其家世,而且知其性情、异行:见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似乎是刘太公的视角;见刘邦醉卧时有龙出现,却又似乎变为酒店主人的视角。正是在这半真半幻的全知视角中,历史叙事展示了开国之君的异生、异相、异行、异志,从而把本王朝的兴起加以神化或天意化了。

     ④历史叙事在总体上采取全知的视角,并不排除其局部描写上采取限知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限知视角是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认可、突破和发挥。一些精彩的历史叙事片段由于采取限知视角,使叙述委婉曲折,耐人寻味。由全知到限知,意味着人们感知世界时能够把表象和实质相分离。因而限知视角的出现,反映人们审美地感知世界的层面变得深邃和丰富了。

     ⑤我国志怪小说中的佳作较多地采用限知视角。因为志怪小说不能在开始落笔的时候就让人一眼看出妖怪来,它需要用常态掩盖异态,用假象冒充真情,使人物(以及读者)遇怪不知怪,然后渐生疑窦,突然翻转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果。比如“白水素女”的故事,描写农家孤儿谢瑞在野外捡到一只大螺,养在水缸里。不久就出现奇怪的事情了:每天种地回来,都有人做好饭菜。行文的视角是与谢瑞重合的,他特地安排鸡鸣出去,提前在天亮时回来,窥见一少女从水缸中出来,到灶下烧火。于是上前询问缘由,少女说自己是“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哀怜谢瑞少孤、勤谨,派她来为其“守舍炊烹”。这则动人的“仙话”,是从一个少年农夫的角度展开叙述的。少年捡螺、少女做饭,安排早出早归和隔篱偷窥,都是平平常常的事。但由于限知视角的缘故,在这些平平常常之外,隐藏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存在:银河中的仙女隐身在大螺之内,又走出螺壳为少年下厨。这种平常中的异常,反映了人们安居乐业、温饱自足的理想,写得曲折有致,掩映多姿。

⑥志怪小说的限知视角是一个写作实践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它处于没有加以理论上的发猛、总结和升华的自在状态,因此也就未能广泛和深刻地影响文学或小说文体。章回小说结构宏大、线索纷纭,是不宜采取限知视角的,但这不排除它局部上的限知。由于缺乏理论上的自觉,这里的限知往往界限模糊,不时出现越界和脱轨行为。理论上的自觉,是到了明朝末年金圣叹删改和评点《水浒传》的时候才出现萌芽。且看金圣叹修改成的第二十回“宋江杀惜”故事的一段话(括号内是金氏对原文修改后的话):

[阎婆惜]正在楼上自言自语,只听得楼下呀的一声门响,婆子(床上)问道:“是谁?”宋江(门前)道:“是我。”婆子(床上)道:“我说是哩,押司却不信,要去。原来早了又回来,且再与姐姐睡一睡,到天明去。”宋江(这边)也不回话,一径(已)奔上楼来。

     ⑦金氏的改动不算大,他抓住原文中“只听得”三字做文章,夹评道:“三字妙诀。不更从宋江这边走来,却竟从婆娘边听去,神妙之笔。”这些话是很有艺术敏感的,“从婆娘边听去”,自然是限知视角了。但原文在贯彻限知视角时,未免有些界限模糊,从楼上的阎婆惜跳到楼下床上的婆子,又跳到推门上楼的宋江,事先相当紊乱。经过金圣叹的修改整理,限知视角的界限就严密化了,金氏理直气壮地如此评点说:“一片都是听出来的,有影灯漏月之妙。”所谓“影灯漏月”,就是挡住部分灯光,使之有照不到之处;漏下一线月光,使之又能够照到之处。“影灯漏月”一语,是限知视角的诗意化表述,它把限知的半为可感知,半为不可感知的界限巧妙地勾勒出来了。

     ⑧到了现代,限知视角在小说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它简直被视为对世界感觉精致化和深邃化的一种标志。第一人称视角虽然不是限知视角的全部,但无疑是它的一个重要侧面。小说《祝福》的开头,就是采取第一人称视角的。它写“我”回到阔别五年的鲁镇的心境和见闻,第一人称视角把鲁四老爷充满理学俗儒味道的书房和被贞节观摧毁精神支柱的祥林嫂之死联结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了反讽意味和社会哲学的深度。

                              (取材于杨义《中国叙事学》)

链接材料一:

     限知视角会留下某些叙事的空白,但这些空白不应该是平板的,而应该是富有暗示性的。暗示的极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贸然突破视角的界限,给人们留下寻味的余地。例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葛巾》一篇,写游历曹州的洛阳士人常大用在花园遇到美丽的女子葛巾,怀疑她是“贵家宅眷”或者仙女。随着接触的加深,常大用常常能“忽闻异香”,家中衾枕也“皆染异香”。这些暗示,已经把一个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精烘托得呼之欲出了,但毕竟没有点破,它只不过在一个潜在的信息源中,不断地发出某种信息,等待故事主人公最终的破译。

                                         (取材于杨义《中国叙事学》)

链接材料二: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的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现代文阅读答案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现代文阅读答案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扇面”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含链接材料一)中四则材料使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引用《高祖本纪》开头部分的一些文字,说明了历史叙事使用全知视角的优势。

B. 作者概述“白水素女”的叙事过程,说明了志怪小说中多选用限知视角叙事的原因。

C. 作者以《祝福》开头为例,说明了使用限知视角的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

D. 作者以《葛巾》为例,说明了在限知视角的叙事过程中“空白”的使用原则及其效果。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一)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视角,只是虚构叙事的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

B. 相比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C. 运用限知视角叙事,叙述者就是故事主人公,这种方式便于制造曲折的故事情节。

D. 我国古代对限知视角的研究并未达到理论自觉,因此在实践中未能影响到文学创作。

E. 运用限知视角叙事所留下的空白往往有暗示作用,有助于故事结局的最终破译。

F. 现代小说普遍运用限知视角,“第一人称”的广泛使用,成为限知视角发展的标志。

4.金圣叹对“宋江杀惜”的修改整理,是如何将“限知视角的界限严密化”的?请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5.“链接材料二”选自《林黛玉进贾府》,请从“限知视角的使用”这一角度赏析这段文字的妙处。

 

1.不全面的、分离的、有限的视角。 2.C 3.BE 4.经过金圣叹的修改整理,限知视角的界限就严密化了,金氏理直气壮地如此评点说:“一片都是听出来的,有影灯漏月之妙”。“影灯漏月”一语,是限知视角的诗意化表述,它把限知的半为可感知,半为不可感知的界限巧妙地勾勒出来了。 5.本段文字从林黛玉的视角描写了贾府建筑的壮丽轩昂以及荣禧堂的豪华富贵,表现出林黛玉善于观察、细心的个性特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中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文章说“把全知的圆切割成文本中限知的扇面”,这就是说“扇面”是相对于“圆”而言,是圆的一个部分,那么,相对于全知视角而言,就是不全面的、分离的、有限的视角,也即限知视角。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中引用论据用意的理解。题中A项,在第②段中,作者说:“全知视角不仅要全面地实录史诗,而且要探究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也就是说全知视角在历史叙述中所占优势。B项,第⑤段说“志怪小说不能在开始落笔的时候就让人一眼看出妖怪来,它需要用常态掩盖异态,用假象冒充真情,使人物(以及读者)遇怪不知怪,然后渐生疑窦,突然翻转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果。”因为志怪小说多涉及到神仙鬼怪,因此,用限知视角,可以使故事叙述更易于接受。D项,链接材料一说:“限知视角会留下某些叙事的空白,但这些空白不应该是平板的,而应该是富有暗示性的。”说明限知视角不是随便运用,必须有所暗示,即有一定的原则,还有这样写作能使限知视角“不断地发出某种信息,等待故事主人公最终的破译。”而C项说,“作者以《祝福》开头为例,说明了使用限知视角的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文章第⑧段的意思只是在现代限知视角得到广泛运用,使作品能够达到“精致化和深邃化”,并不能说使“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而“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只是《祝福》这种类型的作品在运用限知视角所达到的效果,而非这类型的并不能有。同时,绝对的话语一般都有可能错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题中A项,文中说“实际上是作者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而选项说通过作品传达出的,不符合;C项,叙述者未必就是故事主人公,如《孔乙己》中的叙述者是“我”,主人公却是孔乙己;D项,第⑥段说“理论上的自觉,是到了明朝末年”,因此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F项,无中生有,所以选择B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

A. 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向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 某饮料广告在广谣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香港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时,面对媒体的提问说:“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 罪过 !谁搞‘三符合’,自是回头是岸,善哉! 善哉! 阿弥陀佛!”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是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查看答案

(1)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4)韩语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用“昵昵女儿语”来形容乐声轻柔细腻,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按规定概括下面文字的内容要点。(不超过15字)

感冒清胶囊是广州白云制药厂的名牌优质产品之一,荣获省优、部优奖,被国内外患者誉为“一粒清”。本药是治疗各种类型的感冒的特效良药,特别对流感有显著疗效。本药搜集民间验方、秘方,采用金盏等中草药与西药配伍而成,有消炎退热、抗病毒之功效。注意要口服,成人每日三次,每次一至两粒,小孩逐减。本药经多年临床应用,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装30粒一盒。密闭,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这段文字介绍了感冒清胶囊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