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歌德) 生无所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歌德)

生无所息。(孔子)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康德)

读了上面三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其中一句或多句,自选角度,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斜风细雨不须归 管他满城风絮也好,风浸纸窗也罢,斜风细雨不须归。 走在雨雾氤氲的街道,踏着潮腻的路面,拥抱纷扬的雨丝、亲吻一颗静谧的心。 我们生活在城市的繁碌与匆忙中,在万千的呵护、期许之下寻找一条心灵的出路,家与学校的两点本就可以构成我们生活的全部,然而我们还需要一处心灵的栖息之地。终日禁锢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中,身心在这机械的生活中疲惫的我们,真的需要一份宁静的恬然。 我们注定了无法逃离这个社会,不可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于是我于雨中寻觅了一个心灵的栖息。 喜欢在细雨的夜晚独坐一方清地的旁边,看雨水将水中的灯的倒影打碎,泛起层层涟漪,渐次扩散开去,传递一份久远的呼唤,那来自心底的呼唤。喜欢信步在微雨的巷道,脚尖敛起些许水花,体味着雨点纷舞的悠闲与落地的欢欣,用面庞去迎接雨的祝福,感受着那传遍全身乃至透彻心灵的一丝清凉。 也喜欢独倚小楼,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品味人生无限的永恒。在“落日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中拒绝“风撼云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努"的豪迈。 雨是从容的,它让我的心在它的引领之下失去了往日的烦躁与焦躁,充盈的是漫溢的希望。 在无限膨胀的升学压力下,我找到了一方可以释怀的天空,可以豁然的清泉。 窗外的雨还是淅沥沥地飘,教室里的我还要奔向远方。手中的湿巾俨然可以挤出水的空旷。安静的考场里的空气里随手一抓,都是一种紧张。 雨,依旧飘扬。 风,继续吟怀。 让心灵沉浸在雨中吧,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到处铺撒着美丽。 在这斜风细雨中栖息,洗去泪的苦涩,荡去心的忧郁。天空中没有留下雨的痕迹,飘洒的是涤净的心灵的气息。 在这斜风细雨中。迟些归去。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抓住三则材料的中心词“辛苦工作”“生无所息”“生命的存在”立意行文,强调“生命不息”“勇于进取”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出神

陈毓

①十几年的光阴随水流去,江河归位,空气中又能闻见成熟庄稼的芬芳气息,孩子的笑闹声随炊烟在村庄上空明亮升起……

②禹觉得郁积在胸口的一股气慢慢散开,让他的身子放佛要飘起来,又仿佛终于能够放下似的觉得轻松。从山巅向下望,阳光照耀着河流,照耀着村庄,照耀着田里劳作的男女。那些人,他们现在在路上遇见他,都要远远站住,静静垂下双臂,把头偏向一边,微微地向他笑,低低地唤他一声“禹爷”,然后目送他走远。那景象让禹有点幸福、有点疲惫,还有点莫名的感伤。人民的拥戴声和欢呼声让他心惊,他只能微笑,可笑着笑着笑容就失了温度,僵在脸上冷冷的,使人难受了。

③他越来越不爱出门,无聊地躺在石榻上,看着墙上裂缝中一株雨季里长出后又枯死的灰白的草发呆。呆着,不觉想到了来世,今生似乎没甚可想了,那来世呢?  若是真有来世,还作一个治水的贤人么?禹独自呵呵地笑了

④来世?自己倒愿意变作一棵树,禹想。不做激流中的石头,不做可以轻松飞过湍急流水的飞鸟,就做一棵苍苍的枝深叶茂的树,长在人迹不能至的山之凹,自在之外,顺便给远行的飞鸟停停脚,让劳顿的兽在它的枝干上蹭蹭痒……

⑤呵呵,禹感觉快乐、感觉宽慰,再次笑了。他听见耳边飒飒的、簌簌的、淅淅的声响,恰似风吹树叶的声息,树枝沐在雪中雨中的声息,多么好啊。禹仿佛真的感觉到鼻息之间那树叶清苦的潮润气息,闻见当风到来雨到来雪到来时,树散发的各个不同的美好气息。

⑥被这种念头拧着心,禹不觉并拢了双脚,伸直身子,双手合十,用力向上提升身体,同时向右旋转。禹慢慢旋转,慢慢把重心转到一只脚上,并且越来越快地旋转,快到自己感觉都要飞起来了。他真的是飞起来了吗?禹听见身体中噼噼啪啪的声响,仿佛体内正在开花,在一声紧似一声的噼啪声中,他感到上半身越来越轻,而他的双脚似乎合二为一了,那么牢靠、那么扎实地和大地亲密相融。他真切地感到脚下泥土松软的温热气了。

⑦惊喜和幸福涨满内心,让禹有点昏晕,他顺其自然地昏晕了半刻钟。随后他慢慢从那种昏晕里醒过来。低头打量自己的身体,他看见自己的下半身已然是一截苍苍树木了,他将信将疑地沿着树身向上看,他看见自己的头上正顶着一棵高大茂盛的树冠,巨大的幸福感冲击着禹的头,使他沉沉睡去。

⑧醒来的第一个念头,禹就是热切的等待妻子。他一心一意地等妻子到来,他一定要说服她也变成一棵树。想当年三过家门不入,的确使她颇受了些冷落和委屈,现在,如果妻子也愿意变成一棵树,那他从此将根根叶叶、枝枝杈杈地终日与她厮守一起,还有什么遗憾呢。再说,单是变树时的美妙感觉,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她试一试。

⑨要是她不肯听他的呢?那就一把抱住她,哄她、教她——收拢双脚,双手合十。帮她旋转。飞升。看,变成树了吧。变树的感觉如此美妙,体会到了,她也不会埋怨的吧。

⑩可是,妻子怎么还不到来呢?禹打算像一棵树那样伸展身体,向着远处张望张望。却只听见脚底下“啪”的一声,犹如瓦钵摔碎在地的声响。禹惶然低头,却看见自己依然端坐的神龛上,在终日缭绕,从不肯有片刻歇息的香烛烟雾里。禹仿佛做梦似的长久地发了一回呆。

被常年的烟火熏灸,禹感觉自己的眼睛是那样肿胀,他的肩背僵硬如同死了一般,治水时落下的腿病使他的双腿沉重,没有一丝想要动弹一下的欲望。

收回视线,端正目光,从深沉的恍惚中清醒,禹还是在神龛上尽力地坐正自己的身子。

1.文题“出神”一语双关,请对此予以解说。

2.文中三处划线句中的“笑”,分别体现了禹什么样的心理?

3.请赏析第六段文字的表达特色。

4.统观全文,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恐病人之迟暮。(屈原《离骚(节选)》)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8)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9)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10)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秦楼月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①金虬(qiú):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②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1.上片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下片抒发了什么情感?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中书舍人孔公墓志铭

苏颂

中书舍人新淦孔公,讳文仲,字经父。其先出鲁曲阜苗裔宣圣之后,公之六世祖绩为唐吉州衙推卒官,因家新淦,新淦今升为军,号临江。尚书后部郎中,赠正议大夫,讳延之,公之父也。公世儒者,少禀义训,知自刻苦,经、史、子、集,无不识于心而诵于口。其议论泱洽,讲解精辨,诸宿儒往往不能出其右。嘉佑六年,廷试擢进士丙科。公以文名振场屋。满岁,荐举升出风口州军事推官。

熙宁三年,诏举贤良方正之士。龙图阁学士元公绛以公应诏。召试秘阁,论在第一,对制策入三等上。是时朝廷大有为,辅臣建议以谓祖宗法度至此已敝,当悉更改。而公之策不以为便,故执政疑之,奏黜不收,趣还本任。

未几,公丁内艰。服除,除充国子监直讲。时学才方用五荆公经义进取,以公不习是学,换三班院主簿。后改著作佐郎,通判保德军。军城依山居,人常苦井饮不足,时有泉出城东山腹,挈瓶者又艰于出郭,公奏展城围其泉郭内。元丰八年夏,上覃恩转承议郎。

今上初纂嗣,太皇太后同听政,相司马文正公,稍复故事,擢用旧人。元祐元年,擢公为礼部员外郎。神宗庙配享功臣,众意多在王荆公。公曰:“精忠贯天地,功利及社稷,赠太师郑国公富弼乃其人也。”众不能夺,卒用郑公配享。

二年,自朝奉郎起居舍人拜左谏议大夫。前后陈数十事于上,或用或不用,义之所在,亦不为时之誉诽而回。未几,迁中书舍人。偶寒疾,未拜命,犹谓所言未尽,惓惓不已。

明年春,同知贡举。尝谓士之挟艺以干进,升黜当否,系有司之勤惰。于是昼则据案以稽参程衡,夜则篝灯以点定朱墨。前日之病犹未间,而治事不废。同僚觉其剿瘵,因语以法有疾许先出,不尔且就枕,毋宜自苦如此。公曰:“居其官则任其责,岂敢以疾自便。”其勤如初,卒至于大病。及事毕,奏牓归第,未旬朔,三月二十一日以不起闻。两宫览奏恻然,下诏厚恤其家。及丧归,又命其季弟集贤校理平仲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士大夫识与不识,闻之皆失声嗟悼,以为朝廷丧一直臣。

公为人恬介自守,持重寡言笑,尤不事请谒。与人交不为苟合,久乃见其情至。其接物以诚无外饰,多此类也。性喜饮酒,饮益多而色益庄,其中皞皞然若有所得。享年五十有六。死之日家无余贮,惟有书五千卷,皆手自校缉者,遗文若干。

予摭众人之言及尝所闻见者以为之铭。

(选自《苏魏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苏颂,北宋哲宗朝左宰相。②场屋:科举考试的场所。③辅臣:和下文的“执政”,都指宰相。④配享:合祭,祔祀。指功臣附祭于帝王宗庙。享,通“飨”。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荐举升台州军事推官            用:因为

B. 是时朝廷大有为                方:正

C. 稍复故事                        故事:旧例

D. 亦不为时之誉诽而回            誉诽:赞誉,毁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文仲的造福是孔圣人的后代,他的六世祖孔绩做过吉州衙推卒官,后在新淦县安家了。孔文仲的父亲被追赠为正议大夫。

B. 嘉佑六年,孔文仲在廷试中被拔擢为进士丙科。他的评论言论透彻贯通,讲解深入明晰,素有声望的儒士都不能超过他。

C. 孔文仲受皇上特派主持进士考试。他日夜辛劳,批阅考卷,以致积劳成疾。同事让他去求医,他不愿意,最终大病一场,不久去世。

D. 孔文仲喜欢喝酒,喝得越多,脸色就越庄重严肃,脸上还一副自得的样子。五十六岁去世,家里没有多余的积蓄,只有五千卷书籍和他遗留的若干篇文章。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常苦井饮不足,时有泉出城东山腹,挈瓶者又艰于出郭。

(2)公为人恬介自守,持重寡言笑,尤不事请谒。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4.根据选文内容,请简要概括孔文仲的才学、品格。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后来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B. 《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的发迹史反映了政权更迭时期暴发户不择手段的发家过程,查理的发迹史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殖民掠夺的罪恶。

C. 《雷雨》中,繁漪的悲剧灵魂里响彻着“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一代妇女的抗议与追求的呼声,她“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秩序,也毁灭了自己。

D. 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他把歌伎貂蝉纳为义女,将董卓请到家中,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几天后,他请吕布到家,把貂蝉许给吕布为妾。之后,他又把貂蝉送到董卓府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