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拉斯,敢揭历史疮疤的人 蔡鸿君 1979年9月,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拉斯,敢揭历史疮疤的人

蔡鸿君

1979年9月,格拉斯带着新作《比目鱼》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他还没有任何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德国驻华使馆为这位著名作家专门举办了活动,出席的中国名人里,也没几个人真正明白格拉斯是谁。

格拉斯的作品一直关注德国满目疮痍的二战史,因为他自己就成长于一个满目疮痍的年代。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德国正值纳粹统治时期。格拉斯参加过希特勒少年团和青年团,未及中学毕业又被卷进战争,充当法西斯的炮灰。17岁的青葱少年,却在前线受伤被俘。这段经历,在格拉斯心中留下了毕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战结束后,格拉斯离开战俘营,先后当过农民、矿工和石匠学徒。1948年初,他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版画和雕刻,最终则登上文坛。

格拉斯曾说:“文学与政治从来就不是相互排斥的对立体:我写作的国家沉重地承担着政治的后果;我作品的读者,跟我这位作者一样,都带有政治的烙印……”因此不难理解格拉斯创作长篇小说《铁皮鼓》的初衷,他想告诉人们:政治错误需要反思,细数伤疤才能不忘过去。

《铁皮鼓》出版后,评论界对其评价甚高,认为它“浓缩了几乎整个二战史”。 格拉斯随后出版了《猫与鼠》《狗年月》等一系列作品。在以他为首的作家倡导下,二战后的德国文坛开始回溯历史,形成了反思文学的传统。

诺贝尔文学奖是“幸运之星”,也被人看成是“死亡之吻”。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江郎才尽的作家,不止一位。川端康成、海明威甚至都在得奖后自杀。格拉斯在得奖后,却很难得地超越了自我。

2002年,他发表了小说《蟹行》,讲述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1945年1月30日,德国豪华游轮“古斯特洛夫号”满载一万多名难民和士兵从古滕港启航,不料当天夜里就被苏联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17岁的怀孕女子图拉,侥幸脱险。后来,儿子保尔降生,母子俩一起在东德艰难地生活。保尔长大后逃到了西德。两德统一之后,保尔的儿子康拉德回到家乡,见到了祖母图拉,在听她讲述当年的海难后开始信奉新纳粹主义,并杀害了一个犹太青年。小说旨在提醒世人:在欧洲,新纳粹主义是如何重新抬头的。书名“蟹行”隐喻历史总是在前进和倒退的交替中进行。书一面世就好评如潮,连续数月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两周内售出25万册。

2006年,格拉斯又一次成为文坛焦点。自传《剥洋葱》出版前,《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采访了格拉斯,把书中他曾经参加过武装党卫军这段经历大肆渲染。这一消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时间,年过八旬的格拉斯受到了文学界、政界、评论界等各方面的猛烈批评。因为此前,他一直声称自己只是在二战后期当过防空炮兵。

面对责问,格拉斯在一些公开场合给出解释。他说:“这事一直埋藏在我心底。为什么现在才说,我也说不清。它始终缠绕着我,让我不得安宁。我以前觉得,自己作为作家和这个国家的公民,现在所做的一切,和自己年轻时带有纳粹时代印记的行为针锋相对,这就足够了。所以过去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过。我没参与过任何犯罪行动,但自己一直觉得必须有朝一日对此予以说明。直到现在我克服了内心的障碍,这一机会才得以出现。”

读者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没多久也原谅了老人。不仅因为他的勇气,更因为他多年来的坚持——格拉斯具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甚至连写作之余的绘画,他也希望能同样承载反思与救赎的主题。他几乎年年举办画展,最多时一年达11次。有人评价他的画风“有面对残酷生活而又能翱翔于梦幻之上的勇气”。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注】武装党卫军:党卫军,又称“黑衫队”,是纳粹的一个庞大的半军事组织。武装党卫军则是党卫军的战斗单位。

相关链接:

①格拉斯(1927—2015),当代德国最重要的作家,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其著作语言辛辣,内涵丰富,手法独特。格拉斯也称得上是一个多产作家,除小说外还创作了戏剧、诗歌和散文。(《光明日报》)

②他是当代德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战后文学史;他的政治思想代表了“德国良心”。(德国《明镜》周刊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拉斯第一次来中国时还没有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虽然德国驻华使馆为他专门举办了活动,但出席活动的中国名人了解他的并不多。

B. 有些作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江郎才尽,但格拉斯在得奖后又创作了《蟹行》,这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新高峰。

C. 在自传《剥洋葱》出版前,有记者提前爆出曾经参格拉斯加过武装党卫军的秘密,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格拉斯的猛烈批评。

D. 格拉斯一生经历传奇,他曾为纳粹做事,被卷入战争后被俘;战争结束后从事过多种职业,最终在文坛立足。

2.格拉斯的作品为什么“一直关注德国满目疮痍的二战史”,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格拉斯曾经参加过武装党卫军,但60多年后才披露。你对这一作法有何看法?并联系材料谈谈自己的理由。

 

1.C 2.①因为他自己就成长于一个满目疮痍的年代。②他亲历那场战争,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毕生挥之不去的阴影。③他认为文学与政治从来就不是相互排斥的,写作需要回溯历史。④他代表了“德国良心”,认为反思政治错误才能不忘过去。 3.示例一:应该遭到批评。①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因为此前他一直声称自己只是在二战后期当过防空炮兵。②作为著名作家,他认为政治错误需要反思,细数伤疤才能不忘过去,他一直揭露和批评别人,却不愿即使披露和反思自己的历史,这本身也是一种对世人的欺骗。③以“说不清”为理由,有敷衍塞责之嫌。 示例二:应该被人理解。①勇气可嘉。虽60多年后才披露,但这是格拉斯的公开承认,让他年迈的内心得到安宁。②政治责任感强。他的写作、绘画都承载反思与救赎的主题,他的爱憎分明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③行为值得敬畏。他过去“没参与过任何犯罪行动”,而且现在一直“和自己年轻时带有纳粹时代印记的行为针锋相对”,虽然隐瞒,但没有贻害社会。④他的披露符合人们对的评价:他的政治思想代表了“德国良心”。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课文,把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判断正误。C项,爆料的是格拉斯本人而不是记者,记者只是对他的经历进行了大肆渲染。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格拉斯的作品为什么‘一直关注德国满目疮痍的二战史’,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文章,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文章二、三、四几个自然段,仔细阅读这几个自然段,从中筛选出“格拉斯的作品‘一直关注德国满目疮痍的二战史’”原因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礼学与理学

刘晓东

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理念,影响非常之大。

礼是外部对人的言行加以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礼很多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从而能够使人产生君子意识。不是只求做良民,更要做君子。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去观察自己,即化而不制。它只是教化,没有一些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这是我们对礼学和理学的大致划分。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用习惯来逐渐改变人格。礼,第一步是从外开始的,是由外部慢慢渗入到人精神心灵内部的,这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persona),并且这种“人格面具”也不是只有一套,而是有若干套。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却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决定的。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如果都能做到符合自己的角色,做到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恰如其分地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才叫作礼。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先秦礼是盛于当时的分封制的社会,秦始皇以后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三礼》中没有的。因此后世尤其是六朝时期,对礼的研究非常深入全面,他们要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来探讨如何利用礼的精神和原则来解决现实问题,一旦出现新的问题,皇帝便召见懂礼的人议礼,各抒己见,力求把涵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问题都暴露出来,并进行解决。但是唐代以后,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以至于不仅是礼的制度应该有变化,礼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进一步来思考。

这就产生了理学。真正代表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的,是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一句话:“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礼学是用来治世的,理学是制心的,这是一种转变。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化中,理学把礼学的很多概念观点进一步深化了。礼学没有提供给我们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但是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学都有一个原始基本点,我们可以模仿着“天赋人权”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天赋良知”。由此,理学就有了很大的突破。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比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等,用礼来固化等级的差别。而就理学来说,天赋良知,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这样就淡化了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等级的观念,在理的面前,等级性无效。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首先,将应然变为自然,礼学是应当这样做,到了理学,是你自愿地很自然地来这样做。其次,变治世为治心,把礼学的治世变成了个人精神的修养。第三,变外铄为内拓,把外部对人的影响变成自己内心向外的拓展。第四,变行相界为本体界,实际上就是把礼学哲理化。这些就是理学对礼学的改变。

两千多年的礼学与理学的传统,对我们的民族性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尤其是礼学,让我们知道应当怎么做,而不是让我们必须怎么做。我们不能认为礼学与理学和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关系,它对我们整个民族性的深层次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礼学与理学建立的是中国传统式的美德,但是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公共道德,中国是把私德夸大作为公德,这是咱们中国化的。我们中国传统只是把自己私人道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这固然很好,但是这个路走起来相当漫长,我们应当有一个公共道德的标准。

                                   (摘自《光明日报》2016.1.4,有删改)

1.下列有关“礼”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识的一项是(  )

A. 礼从外部对人的言行进行制约和限定,使人不断学习、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最终用完善的人格来改变自己原先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B. 礼是我们古代社会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它是由外部慢慢渗入人精神心灵内部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

C. 礼作为“人格面具”有多种形式,意在使人们在面对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时,恰当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

D. 礼通过对人进行教化,使人不仅要做好良民,更要做好君子,但礼有局限性,它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也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银子和精神依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向是(   )

A. 理学是从礼学转化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出现以往礼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礼的制度就当有所变化,理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B. 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礼学没有提供的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类似“天赋良知”的观点提出以后,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差别也就随之消除了。

C. 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凭借人的“自省”精神,向内去观察自己,改变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

D.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它把硬性要求变为自愿,把巩固社会秩序变为提升个人修养,把外部对自己施加影响变为自己内心向外部拓展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在《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提到两本理学著作——《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意在点明他的身份和思想:捍卫封建道统,崇尚孔孟之道。

B. 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就是说要约束限定自己,按照礼的规范行事,他希望以此来改变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社会局面,重建社会秩序。

C. 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代表着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这意味着礼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理学从此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 礼学与理学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式美德,把私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固然很好,但我们仍然有建立一个公共道德标准的必要。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看到一张好的照片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拍的真不错!你用的是什么相机?”;而看到一张不好的照片时,人们则常常嘲笑拍照者的水平太差。

 

查看答案

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要,下面是“ofo和摩拜单车月度日均活跃用户对比”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分条写出统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不超过9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与硬件设备提升加速相对应的一些品牌手机在软件管理方面的能力,依然略显不足。  _______,补足软件短板,才能实现智能设备行业的协调发展。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开发了  连接后端的云平台,以实现通讯录、短信、照片等数据备份、共享功能,________ ,反而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途径。 _______这云平台的账号密码都掌握在个人手里面,就跟银行卡似 的,自己注意点,不就没事儿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海南的黄花梨是及其名贵的木材,带有“鬼脸”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①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 ②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 ③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④海南常遭台风袭击,所以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⑤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⑥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

A. ①③④⑥⑤②    B. ①③④⑥②⑤

C. ④⑥②①③⑤    D. ④⑥①⑤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