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以“静心倾听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选好角度...

以“静心倾听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静心倾听,花儿飘落的声音 无边的暮霭勾勒不出阳光灿烂的鲜艳,倦归的鸟儿展翼向风。迷惘的我默默推着单车,踩着树影回家,心中充满对未来的狂想。 蓦地,一瓣残花飘落到我的肩上,顺着我的身子滚落车轮下,我竟被这一点点的苍凉牵动了心弦。不远处有一棵不高的花树,它正竭尽全力地开放着最后的花朵,同时那些曾经美丽的粉色小花,也抵不住萧风的呼唤,“零落成泥碾作尘”。我扶着车子瑟瑟地走向那树,冥冥中似乎觉得那无名的花树正传递着一些关于生命的讯息,这是我所迷惘的。 冷不丁,又是一片花瓣悄悄打落在我的左颊,继而又卧倒在我的脚边。我知道这片残瓣,它曾经热烈奔放,曾经生趣盎然,在这花期已尽的时刻却只能化作生命的碎片。为何,花有凋零时。我心中莫名地划过一阵激动与难过,好像正在抬手与放手之间肆意地丢弃着什么,而丢弃的是令我又心痛又畅快的东西。 正在这时,我猛然发现那无名的花树上密密地结着一层青绿色的小果子。我不知那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可第一眼,我就喜爱上了那青巧油亮的小东西。繁花的盛开?零落?正是为了孕育这小小的果实。 刹那间,我的心明亮开来。 真正的精髓只有在你经历了喧哗和孤寂之后,才悠悠显现出来。当然,这种喧哗,需要用勤奋、韧性和执着完善度过,而这种寂寞更需要耐心和积极充实。花树用片片花瓣的飘落,换得了满树累累果实,生活呢?那些美好的赞誉,执着的求索,以及无数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应如繁花般成为个人崇高理想,而不是伤痛地怜惜成功的代价。因为花儿飘落的声音是美丽的、快乐的,它们为生命的延续留下了更重要的精髓,更重要的生命。 花开固然美丽,花落更具意义,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不会后悔,不会为努力之后与结局之间的必然喝叹停滞。因为我明白了花儿飘落的伟大,我也曾为生命的延续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 静心倾听,花儿飘落的声音……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审题抓住关键词“静心倾听”补题,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可以巧借经典歌曲添趣味,也可以化解诗词警句添韵味,可以倚仗修辞求生动。切记拘于提示,拟题过大、选材俗套,情感平淡、贪大求全,缺少细节、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艺术创作,因为它是个人行为,①_______。我们曾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经过拨乱反正,②________,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因此,③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死过“高中生生活意思比较”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各不相同。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综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为陈述对象,得出一点结论(不要出现数字)。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鸟群

周晓枫

①只要有土地,就会有千姿百态的生命,土地是最伟大的魔术师。让人不能忽略的是,正是鸟类带来植物的种粒,展开最初蚱繁荣。鸟是灵异之物,有别于其他,鸟持有某种神秘的身份:它创造,它飞翔,它用歌唱的方式说话,它是唯一能摹仿人类语言的生灵,如果愿意,它的旅迹可以横贯地球的两极一鸟是神的拟态。人们想象中的天使,就是根据人与鸟的结合形象设计而出。

②鸟是天堂撒下的花籽。流浪的鸟,会让任何一棵树享有新娘的光荣。微风过处,它们隐身在^艮低的草间;瞬间穿越乱密的枝条,确定通畅的航道,并且不影响飞行的速度;树叶茂盛,在这绿色的宫殿中,精灵们在错杂妁阶梯间弹跳,孩子一样的天真;夏日的正午,鸟儿疾速飞过,投射下来一小片清凉的暗影,这些细碎的斑点在大地上跳动——我听得见那好听的声音。

③动物的行动大约有爬、走、游、飞几种方式。爬有失身份,上帝曾以此作为对蛇的长期刑罚。平凡的走,反映出世间的庸常倾向和从众心理。游太多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看着鱼单调的生活不觉得有什么长久的乐趣,进而看出鱼鳃的鼓合似也在模仿扇翅的动作。只有飞最自由。

④据说,两亿年前,昆虫是地球上唯一会飞的动物。这非凡的本领后来被鸟所超越。鸟类的技术显然更娴熟,方式也更为崇高,相比之下,除了蜻蜓和蝴蝶等有限的几种,其他虫类所谓的飞,更像是奇异的跳高或跳远方式。因为飞,鸟的视角比别的动物都要高远。并且,鸟中最普通的野鸭都既会飞,又会走,还可以游——它们才称得上见过大世面。

⑤我小时幻想的超凡技能唯有飞,甚至有一段时间,每个夜晚我都在黑暗中偷偷练习,幼稚而徒劳地挥动双臂,以为经过不懈的努力,小小的胳膊也可以终有一日飞动起来。我还不明白有些愿望终生无效,有些幻想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映照出现实生活的窘态。直至成年以后的睡眠中,我依然会梦到自己悬浮于空中,算是对早年寂寞理想的呼应。

⑥鸟在头顶,注定要我仰视。

⑦我对鸟抱有永久的惊奇,它们令我感慨于造物的精巧安排。

⑧啄木鸟每天在坚硬的树干上敲呀敲的,却不会得脑震荡;仙鹤穿着细黑的高筒靴子,不怕站在寒冷的雪地上;鹈鹕松驰的下嘴唇,松鸦严谨的八字胡;黑鹭的蝙蝠侠斗篷,企鹅的黑白晚礼服„„

⑨它们的声音怎样打动我的心肠,花腔的情歌,押韵的诗诵,战斗时的号角,将死前的叹息„„在我看来,甚至靓女故作港台腔“哇”的惊叹之声,也不若乌鸦来得爽直。

⑩除了风格週异的鸣啭方式,它们还有各自独特的飞翔节奏,或高或低,或收或展:海鸥的圓舞,佛法僧的弧步,雨燕的华尔兹,大雁的集体舞……鸟优美地起伏身体,天空中充满生动的舞蹈。

⑪鸟有留鸟和候鸟之分。我们的身边,有些是此地的永久居民,有些是匆匆过客。

⑫候鸟整整歌唱了春夏两个季节,现在它们就要赶上秋天的末班车走了。这些阳光与花朵的忠实信徒,这些充满无限诗情的浪漫主义者,这些不畏艰险的伟大旅行家,一年一度,就要踏上遥遥的征程。作家这样羡慕着鸟的迁徙习性:“野鹅比起我们更加国际化,它们在加拿大用早饭,在俄亥俄州吃中饭,夜间到南方的河湾上去修饰自己的羽毛。”候鸟的一生中充满对未知远方的好奇,和不断更改生活的勇气。

⑬候鸟有着准确的潮汐规律,偏心的神把时序的秘密偷偷泄露给它们。冬天里的人们,不要丧失对温暖的信仰,抬头凝望寂旷的天空吧:候鸟终将飞来,这些忠诚的纤夫,将再一次把巨大的春天拉回。

⑭当秋天的潮水退去,就像沙滩上留下了贝壳,留鸟驻守在它正在降温的祖国。天灰暗下来,就要下雪了,那些冬天的传单正在抓紧印制。

⑮雪是大自然进行的一项残酷的游戏,它以优美的方式藏起了鸟儿们基本的口粮,如同藏起一件随意的玩具——然而,找寻失败的鸟儿将输掉性命。辽阔的雪野标明了小动物们广泛的受灾面积,饥寒交迫中,弱小的生命能贮有多少抗争的能量?对于拒绝移民的留鸟,生活提出了艰难得近于苛刻的要求,它们在近于赤贫的土地上,寻找着极为有限的供绐——我看到枯干尖硬的槐荚,滑过喜鹊焦急的喉咙。

⑯不仅只在春日欢宴,鸟儿才会放声歌唱,冬天的寂静中,我们也可以听到鸟鸣,好像是它们在贫苦中的宣言——我明白一个人藏在诺言里的力量是如何被坚持着。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开头说“土地是最伟大的魔术师”,用意在于引出对“鸟”的礼赞。

B. “鸟是天堂撒下的花籽”这句话进一步突出了“天堂”的神奇和伟大。

C. 文章第③段含蓄地批评爬的、走的、游的动物,乏趣、从俗、失身份。

D. 相对于对“留鸟”的心疼,作者认为“候鸟”只是爱折腾的匆匆过客。

E. 如果说春日的鸟鸣是欢唱,那么冬天的鸟叫则是一种执着坚守的宣言。

2.结合文意谈谈对“鸟在头顶,注定要我仰视”这句话的理解。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⑫⑬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春雨润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描写女子回忆年少时两情融洽的欢乐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写诗人想象与贤才彼此就别重逢欢饮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以“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

B. 颈联“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写出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C. 颈联用“谁家”、“何处”疑问句式,不仅显得与上一联有参差变化之美,而且能激起想象的翅膀,让各人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画面中去品味筝声中的美妙动人的音乐形象。

D.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着眼点在于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

E. 诗中重点写“声”,既直接摩拟筝声,又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这种写法与白居易《琵琶行》写音乐的艺术是相通的。

2.本诗首联点明“悲怨”,以下三联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