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传统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传统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成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一个民族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共同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用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 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然不会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的境地,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才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这样,日积月累,署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血肉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如何能够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够不涣散,一个国家如何能够巩固。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所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化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便有交流,便有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接触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而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才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待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成为传统的一个新成分,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时候,观其与之前的异同,虽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陌生。这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

1.下列对“文化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传统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

B. 一般说来,文化传统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习俗、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等,但并不约束个人的意志自由。

C. 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童、集团的象征,保证了民族的存在、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

D. 文化传统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时间的变化吐故纳新,筛选整合,发生缓慢、渐进的变化,也会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内容。

2.下列表述不是阐述“文化传统形成过程”的一项是

A. 一个民族有自己的共同生活和共同语言,也就有了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即共同心理状态。

B. 民族的每个成员,在民族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共同语言来认识世界。

C.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并转化为该民族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力童,逐渐积累,最终形成文化传统。

D. 文化传统无处不在,文化传统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淡化,生活中的某些新的因素,经过筛选整合,也会成为文化传统中的新成分。

B. 一个民族的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其结果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的境地.根本无法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

C. 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接触,交流碰撞后的学习所取、交流所得,经过自己文化传统的整合,会成为使自己的文化传统发生变化的新成分。

D.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接受外部世界影响从而产生变化的一种文化传统与之前相比,虽不一定面目全非,但会让人觉得陌生。

 

1.B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中“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存多少绝对意义”,意为个人的意志自由受文化传统的约束。 2.试题分析:此项说的是文化传统的存在形式,而不是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公共区域提供的自行车有偿共享服务。用户可以随时扫二维码取车用车;结束使用后,将车辆停放至规定安全区域以方便他人取用。如今,在遵义城区各条主干道上,随处可见共享单车的身影,人们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与此同时,将共享单车二维码刮花、上私人锁、放任儿儿童骑车等乱象也频频出现……

你怎么看与共享单车有关的现象?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贵州设计师石昌鸿耗费2年时间为中国34个省市重新设计了“名片”,这此名片一般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他设计的“贵州”名片。请简要分析其构图要素,并指出寓意。(80字以内)

     

 

查看答案

概括下列材料主要内容,要求言简意赅,含标点不超过60字。

不知何时起,晒抓到娃娃的照片、吐槽被抓娃娃机“虐”开始在微博和朋友圈流行。地铁口、餐厅口、商场拐角、电影院门口,甚至卫生间门口,都被娃娃机占领。这些本该乖乖待在游戏厅里的抓娃娃机好像上演了一场大“出逃”,开始野蛮生长,据业内人士透露,从2013年开始,抓娃娃机出货量几乎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的抓娃娃机总是已经超过130万台,抓娃娃机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小城市,疯狂圈粉,连明星也未能免俗,迪丽热巴、TFboys的王源、“国民老公”王思聪等都曾被打抱不平以过抓娃娃时的“认真脸”。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厅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少读而不求甚解。  ④多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 如何科学地看待当前中国部分制造企业经营困难的现象,并找到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是有关各方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C.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  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家牧业民展起了重要作用。

D.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