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②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获,或覆没沈溺。其大船尚存,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③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言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注】①绠绁(gěng  xiè):绳索。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奈何弃之                 穷:贫穷

B. 谭以疾不                     诣:往,到

C. 言执正                     抗:违抗,不顺从

D. 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           谮害:进谗言伤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河深奇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 漂没著岸,为魏军获          若属皆且为

C. 其大船尚存                  适莽苍,三餐而反

D. 必隐形于天外                其间旦暮闻

3.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粲)迁为长史,治有名迹

B. 皆以戈矛撞击(大船)不受

C. 谭卒欣然与(吾粲)谋

D. 又数以消息语(于)陆逊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赏识,奏请朝廷任命,而走上仕途。

B. 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 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谢谭。

D. 陈寿认为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是可悲的。

 

1.A 2.B 3.B 4.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A.穷:困厄,绝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                     ,觉今是而昨非。

(2)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3)既窈窕以寻壑,                    

(4)登东皋以舒啸,                    

(5)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故木受绳则直,                    

(7)锲而不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A.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他认为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您猜怎么着?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我们教师们都怕他。信不信由您。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我们这儿的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B.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对下面语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A. 表现别里科夫的责任心,他担心学校的声誉因之受损。

B. 表现别里科夫胆小怯懦,害怕他人的事牵连到自己。

C. 表明沙俄统治还比较强大,人们是无力抗争的。

D. 暗示全城的人都比较胆小、自私。

2.埋葬别里科夫既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为什么又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B. 别里科夫虽使人讨厌,但别里科夫死去毕竟使人悲伤。

C. 套子的代表人物死去了,可是套子依然存在,且势力还十分强大。

D. 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中,人们都变得虚伪起来了。

3.不能表现别里科夫“维护旧事物,害怕新事物”的一项是

A. 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B.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C. “这是什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D. “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

4.“虽然我们埋葬在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查看答案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乐夫天命复奚疑

A. 将有作于上者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之二虫又何知

D. 田园将芜胡不归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A. 风之积也/不厚

B. 故/木受绳则直

C. 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D. 怠与忌/之谓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征夫以前路

B. 正色

C. 君子曰:学不可以

D. 尝试语于众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