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庄子《逍遥游》)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4)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6)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

(7)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民为贵,         ,君为轻。(《孟子》)

 

(1)赢得仓皇北顾 (2)而后乃今将图南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日月忽其不淹兮 (5)小弦切切如私语 (6)莫使金樽空对月 (7)莫道不销魂 (8)社稷次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仓皇”“樽”“销魂”“社稷”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请写出画线句子中能够表明时节的词语。

(2)请赏析“熟悉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艺术手法。

(3)王世贞《艺后卮言》评此词结尾两句云:“此淡语之有情者也。”结合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1为人,闾里之侠皆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2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选自《苏轼文集》卷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闾里之合资皆                        宗:敬仰

B.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矍然:惊讶相视的样子

C. 余既耸然                            异:对……感到奇怪

D. 见方山子两骑                        从:跟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开往先用“闻之于他人”的方法,将其真事隐去,寥寥几笔写出了方山子成长的三个阶段。

B. 作者以设置悬念的方法,写方山子遇到作者,感到非常吃惊,在听闻了作者的遭遇以后,表示了同情和安慰。

C. 作者通过“怒马独出,一发得之”这一细节描写,刻画出了方山子的卓然不群、侠气弥胸的形象。

D. 苏轼给方山子立传的目的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本文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4.作者邂逅方山子之后“耸然异之”,请概括方山子有哪些异人之处。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访问,其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①我叫XXX,毕业于XXX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②四年的寒窗苦读,使我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③听闻贵公司招聘员工,我特呈上求职信。④并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度,恳请你们慧眼识英才。⑤我殷切期望能到贵公司就职,更好地发挥我的专长。⑥我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份职业,一定会鼎力做好各项工作。⑦感谢贵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垂阅此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A. ①③④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⑦

 

查看答案

将以下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士的社会牲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成“入仕”。

②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赴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

③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

④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

⑤按这个特征来办公室,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

A. ③②①⑤④    B. ③②①④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①③④⑤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要反映时代要求,能对现实产生针砭之效,以促进社会进步。

B. “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C.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来到千里之外的乡村的第一天晚上,望着月光,思念如潮,彻夜未眠。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中,觉这样一脸沧桑的面孔,操着夹杂闽南话的英语,却是华人的容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