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段时间电视剧《琅琊榜》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段时间电视剧《琅琊榜》热播后,安徽滁州市便将琅琊山景区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而后,秦朝时候设置的琅琊郡所在地山东临沂、拥有古代“琅琊县”的江苏南京也纷纷开始“改名”。为此,有人提出反对,不应该因影视剧的影响而随意更改传统地名;也有支持说,为了拉动经济发展,改名无需大惊小怪。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和你的体验,谈谈你的看法。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要盲目,勿失本心 本世纪,鼓励创新。语言是种交流的方式,更在无时无刻的更新。 从SZ到SD,再从SD到SB,无不意味着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递进,然而递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创新与跟风。当然,在某些时候,两者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说第一个说SB的人是创新,那么,之后随处随口就是SB让SB流行起来的人们就是跟风。所以从根本上说,跟风成全了创新,无论好坏。 抛开创新,就跟风而言,我也有个小故事。具体是哪日,我已经记不得了,只是依稀记得事情的大概。那日与一群朋友聊天,于是我讲了个从别人那听来的故事,故事很可笑,但却很难懂,当时我听过后一副茫然的表情,也不知道笑点在哪,但经别人点透后才捧腹大笑起来,恍然大悟。终于,我把故事很生的讲完了,本以为会冷场,因为这个故事太难懂了,但我料想的冷场却没有发生,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这反倒让我迷茫起来,难不成大家都听懂了或是以前听过?我把我的疑惑说出来,朋友为了揭开了答案。其实说来可笑,真正听懂这个故事的只有少少的两个人罢了,他们笑了,然后其他人见他俩笑了,也就跟着笑了,于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就这样起来了。所以,不得不说,跟风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最近网络上也刮起几起飓风,什么“元芳你怎么看”,什么“?潘?rdquo;,还有“我去年买了个表”等语言的“文化”,有时我真的挺佩服中国的语言文化的,就拿“我去年买了个表”来说,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只是简单的表面意思,中国语言当真是“博大精深”。但是这些和跟风有什么关系呢?有人不解。其实这几场“飓风”,本都是几阵不痛不痒的微风,但跟的人多了,再加上网络本身就是极好的传播工具,这风自然也就大了,变得厉害起来,具有攻击性。但对于这些,我都是摆着嗤之以鼻的态度。 一天分为白天和黑夜,世界也有光明和黑暗,凡事都有两面性,跟风也不例外。试想一下,若是一个班级,本有寥寥无几的人知道学习,其他人看这几个人在学习,于是其他人跟起风来,再然后,班级里刮起一阵良好的学习风。幻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露骨。现实总是和幻想有差别的。现实是这样的:一个班级,本有大多数人知道学习,寥寥无几的人无所事事,整天玩,于是知道学习的人慢慢的跟起这股恶风,然后,越刮越大,越刮越大,最终,只有可悲的几个人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倒也是意志够坚定。 谈大一点儿的,说中国的电视节目,有多少是跟着韩剧走的,没营养的泡沫剧到处都是,搞得中国节目都快失去自己的特色,对于这些“韩剧式的中国剧”,倒不需要采用一棒子打死的方式,但何必如此勤奋刻苦的去学习呢?有那时间倒不如想办法把自己的国剧好好的做好,让别人跟着自己走。《美国之声》是这样,《中国好声音》也是如此,《我是歌手》更是将这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归根结底,其版权都是从荷兰的《TheVoiceOfHolland》购得的。 中国大多数人的特点是爱凑热闹,看自己人打架,搞分裂,基本上都是摆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高姿态。说的夸张了,你站在大街上,去人多的地方看,必定会看见有事发生。车祸啦,吵架啦,打人啦,只要这类事发生,看热闹的人比比皆是。本身几个人的事情,非得搞得满城风雨,且不说看热闹的人把路围的水泄不通,但最起码的公德心你跑哪去了?看见车祸,赶紧打120啊,就知道看,看这些增长知识?看见吵架打人的,你倒是赶紧劝阻啊,站那看笑话心情很愉悦?就知道跟风,跟歪风,看见泥就往里钻,活像个泥鳅。 跟风的人很多。跟风的人永远不会有辉煌,因为他们的行为只是对先人的复制,他们都只活在过去。 跟风的事也不少,有一句哲人说过:“世上除了变是永恒的,没有不变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在新事物发展的时候,风更不会少。 所以,在这个多风的世纪,还望君不要盲目,勿失本心。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的内容。材料讲述各地因为电视剧的热播而改动景区的名称,对此事件人们的反应不一。我们可以反对改名,也可以赞成改名。如反对,可以从地名的文化意味、自己的个性特色、对传统的坚守等方面立意,可以反对这种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的做法,呼吁要去除浮躁,沉静下来做好自己的本色;如赞成,可以从拉动经济方面思考。 参考立意: 1.敬畏文化,勿上本体(随意改名无疑是一种伤害) 2.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想发展旅游经济,应该重在挖掘自身内涵,完善必要设施。 3.做好自己,切勿跟风,不同地方有不同特色,大千世界因不同而异彩纷呈,一味跟风,只能湮没自己的个性。 另外,克服浮躁,培养静气,反对急功近利等立意也是可以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城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英文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 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所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① ,才有家庭和睦、人民幸福。试想,一个生灵涂炭、战乱纷争的国家, ②   ?而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如何实现民族复兴, ③   。这不,习近平也交代了:“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 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寻根意识”。中国人  走到哪里,  不忘记寻找自己的“根”。特别是汉族,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由于个人  家族的迁移,姓氏人口的分布从发源地逐渐扩散到祖国各地  全世界,  人们始终不忘寻找宗脉源流,追求血脉亲情的归属感。故乡不仅是祖先诞生的地方,更是其姓氏起源的地方。  ,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找家族文化的过程。

 

A

所以

B

无论

甚至

因此

C

无论

以至

因此

D

所以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场关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手段的革命。

B. 如果能够回收天然气锅炉房烟囱排放的水气,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修锅炉房的效率。

C. 武侠小说到底是一种经过夸张的精神,是对超凡脱俗的硬派人格的高度褒扬,也可作为带有超现实倾向的半神文化。

D. 在20世纪上半期“革命与战争”的语境下,聚焦这一时期中小学历史、社会教科书,你会发现书中有关民族问题的叙述是如此意趣盎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两门相对却不相往来、以邻为壑的邻里相处之道早已引发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B. 微小说一般不超过140个字,文本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结局出人意料,作者随时与读者互动,具有相当的网文交互性。

C. 这个问题只能用供求关系平衡,如果非要用行政手段强行干涉,无异于方枘圆凿,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无法解决问题。

D. 他在山村过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来到城市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到十分不习惯,没几天就回去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