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奇石 三石 前段时间,我带队调查了某局局长马跃。调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奇石

三石

前段时间,我带队调查了某局局长马跃。调查了半个多月,没有找到马跃确有问题的证据。我向县纪委分管副书记张平汇报了调查情况,张书记说:“既然这样,那就上会,做好反馈准备吧。”

反馈过程完全按程序进行,会场气氛严肃,马跃的表情倒很轻松,随后的表态更是条理清晰头头是道。不过内容都是些官话,没什么新鲜的。只是在介绍局党组如何抓廉政教育时,马跃提到该局设立了廉政奇石展厅,这引起了张书记的兴趣。

我跟张书记共事多年,知道他有收藏奇石的业余爱好,闲暇时总去山沟河岔里捡石头,便对马跃说:“马局长,我们张书记对奇石也有些研究,要不你带我们去见识一下?”马跃自然是求之不得,兴冲冲地引着我们去了。

说是展厅,其实就是副楼会议室。进门一块大石头,上书“清正廉洁”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展厅里立着许多木架子,每个架子上都摆放着石头,各式各样的。我是外行,来这纯属凑热闹。张书记则不同,他笑着对马跃说:“让我自己感觉,你千万别说话,我可不想被你牵着鼻子。”马跃也笑,“张书记真是行家。”

每块石头张书记都看得很仔细,从他不时的微笑和点头中我能感觉到,这些石头还是不错的。尤其在一块名为“岁寒三友”的石头跟前,他欣赏了很久,拿在手上啧啧称奇。我也好奇地凑了过去。粗看那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稍远些细细端详,便能感觉到石头表面的纹理,似松、似竹、似梅,依稀一幅《岁寒三友》水墨画。

马跃得意地介绍说:“张书记真有眼光,这块‘岁寒三友’曾经在我们部里组织的全系统廉政奇石展览中获得一等奖。”张书记点头道:“嗯,有这块‘岁寒三友’,你这展厅就上了档次。”马跃笑得很开心。

张书记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马局长,这么多宝贝石头都是你们局里的?”

“哦,那倒不是,都是局里干部无偿贡献出来布展的,所有权不变。其中大部分是我的,占七八成吧。”

我注意看了下,在“岁寒三友”下方的小牌子上,注明持有人为马跃。

张书记笑了,“玩石头可费钱,你这得花不少钱吧?”

马跃摆手道:“我哪儿有钱买石头。其实我很早就喜欢收藏石头了,经常到外面去捡,这些都是多年来捡的或者跟人换的。早年玩石头的人不多,很容易捡到好石头。现在就难了,这块‘岁寒三友’也是多年前在黄岗山脚下无意捡到的。当时只觉得好看,后来一个画家朋友看了,给取了这个名。”

“呵呵,马局长运气真是不错。”

“那是,勤快的鸟儿有食吃。”

张书记突然收起笑容,“马局长,我怎么老觉得这块石头很眼熟,似曾相识啊。”

“啊?哦,这个,这也是有可能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出两块‘岁寒三友’也未可知。”

张书记平静地说:“三年前,曾有人给我送过一块奇石。我虽然没收,但还是认真观察欣赏了,拍了照,取了一个‘岁寒三友’的名字。送石头的人好像是外地一个老板,姓费吧。”

马跃脸色变了,不但脸色变了,额头还沁出了汗珠。好嘛,刚反馈完,我这调查工作又得重启了。

(原载《检察日报》2017年4月6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奇石”为体点名了线索,石头的名字“岁寒三友”含蓄隽永,暗示了文章主题。

B. 小说开头采用插叙的手法,介绍故事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及其身份职务。

C. 纪委调查反馈会上,局长马跃表情轻松,表态条理清晰,说明他有城府,善于伪装。

D.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这是一场智慧的博弈,生动地体现了腐败的隐蔽性以及反腐工作的艰难。

2.小说塑造的纪委张书记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3.小说结尾情节发生突转,试分析这一结尾的妙处。

 

1.B 2.①细心敏锐。调查工作陷入僵局时,张书记敏锐地捕捉到廉政奇石展厅这一线索,找到突破口。 ②廉洁正直。三年前拒收费老板的贿赂,说明张书记是一个廉洁正直的好干部。 ③智慧沉稳。张书记看到名为“岁寒三友”的石头后,不露声色地试探马局长。 3.①从情节运行的角度:欧·亨利式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结尾让调查工作柳暗花明,印证了马局长的贪腐行为,表现了张书记的廉洁自律。 ③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结尾将一正一反两个人物进行对比,更好地表现了文章反腐倡廉这一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插叙”错。 2.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三是把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去认识理解;四是注意文本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试题分析:本文采用了典型的欧·亨利式的结尾,要达到“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前文必须要有合理巧妙的铺垫和伏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戏曲传承与“工匠精神”

在当下的戏曲表演与传承领域,就存在着重“道”轻“技”或重“神”轻“形”的不良倾向。许多演员在向前辈艺人学习的时候,并不重视一招一式的模仿、领会,不重视自己所演角色在行当与程式(包括唱腔与做工)方面的动作规范与技术要求;而是以为只要体验下人物,演出人物彼时彼地的情绪状态或情感类型就好了;动作可以不像师傅、不合规范甚至有没有都没关系——有些介入戏曲领域的话剧导演甚至要求演员忘记程式而多体验人物。这样一种仿佛“神似”而不是“形似”于前辈艺术家的表达,在他们看来还可能是一种“创新”甚至“超越”,正所谓“得意忘形”“离形得似”。应该说这与长期以来“神似”被奉为至尊的集体无意识有关。然而这样不讲规范与技术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戏曲的传承。

戏曲的传承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种特质的培养,依靠言传身教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工匠精神”体现在戏曲领域那就是对戏曲“手工感”的强调,对戏曲精湛技艺的追求与雕琢。这使我们在理论层面上,廓清了以往过于强调“技小于道,神高于形”,一味讲求得心应神、不重形似的认识,而是回到基础、基本,首先讲求“形似”,讲求“技术”与“规范”的重要性。由此戏曲的传承也才有其依恃与凭借。

在戏曲千百年流传下来、凝聚了无数人智慧与经验的技术范畴里,就已然包孕了情感内涵。学戏的幼童尚不能体会、理解角色应有的情感,但“只要按照行当程式的动作来做,手势、眼神做对,哪怕孩子们内心没有,也能把那些情感表达出来,因为行当中的情绪和体验靠梨园戏程式就能帮你找到……”(曾静萍),也就是说,在戏曲表演艺术的形似中就已经包含了很大程度的神似。所以,戏曲演员必须一招一式从传统技艺与程式学起,这是立身之本、性命所系。当然,仅有形似、技术上的模仿是不够的,在形似的基础上必须追求神似,融入情感与体验去塑造人物。“得意忘形”“离形得似”或者说“遗形忘神”在戏曲表演中不是没有,但都是在“形似”已很深厚、扎实的基础上完成的,它很难做到彻底的离形、离技,因为它毕竟是人所表演的,程式与动作在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的演员身上会逐渐成为下意识。戏曲程式的内涵与外延、再现性与表现性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被不断更新与丰富,焕发出活跃而长久的生命力。

1.下列关于戏曲传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当下的戏曲表演与传承领域。就存在着重“道”轻“技”或重“神”轻“形”的不良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戏曲的传承。

B. 戏曲的传承也有其依恃与凭借,首先必须讲求“形似”,讲求“技术”与“规范”,更需要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

C. 学系的幼童即使内心没有角色应有的情感。只要按照行当程式的动作来做,手势、眼神做对,也能把那些情感全部表达出来。

D. 虽然戏曲表演必须追求神似,带戏曲演员必须一招一式从传统技艺与程式学起,这是立身之本、性命所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直接指出在当下的戏曲表演与传承领域存在的问题,与长期以来追求“神似”的趋向有关。

B. 文章第二段指出戏曲的传承需要“工匠精神”。并论述了其在戏曲的传承中的重要性。

C. 文章指出戏曲的传承应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并融入情感与体验去塑造人物。

D. 戏曲传承中的“工匠精神”就是只需要耐心、专注的学好传统技艺的一招一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如果动作合乎规范,就一定能在表演中完美的塑造人物。

B. 因为戏曲表演的程式动作能帮你找到行当中的情绪和体验,所以,戏曲演员必须一招一式从传统技艺与程式学起。

C. “得意忘形”“ 离形得似”或者说“遗形忘神”在戏曲表演中不是没有,只有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的演员才能做到。

D. 对戏曲精湛技艺的追求与雕琢的精神就是戏曲传承中的“工匠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朋友圈,一般指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很多网友有在朋友圈围观、被围观或者转发分享文章的经历。近几年,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文章、晒图片、分享体验成为时尚。而在朋友圈点赞、留言也成为网友们的“日常功课”。

你怎么看待众多网友在朋友圈的分享、点赞、留言的行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或叙述你的体验。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①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凹土,学名“凹凸棒石”,是一种具有棒状晶体结构的含水富镁的铝硅酸盐矿物。它是一种天然的纳米材料,①:比如,在生产色拉油的过程中,要在原油中加入凹土,过滤掉黄曲霉素等有害成分和杂质;再比如,医院在制氧中,需要加入凹土,吸附氮氧分离时产生的水汽。我国已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48%。②,但我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③,主要有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研发团队缺少支撑、公共测试和服务平台缺失。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孔子创立了历史褒贬应“见之于行事”的撰述原则。                                                           

①但人物的重要却不一定体现着功业之上

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史学据事以言理的传统

③史书不仅记载事业上的成功者,也关注那些能体现道德力量的人

④而“事”不能离“人”,故以人为中心来构建历史,是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⑤在20世咖前,所有中国正史的主组成部分都是各类重要人物的传记

A. ②④⑤①③    B. ①③②④⑤    C. ④②①③⑤    D. ⑤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