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其二) 吴融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其二)

吴融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

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独上寒城正愁绝,成鼙惊起雁行行。

注:晚唐文德元年,朝延派韦昭度招讨西蜀,昭度辟作者为掌书记同赴任。韦昭度讨蜀无功,复受王建胁追而返京,作者亦出川,并沿隋修建的汴河回浙江绍兴家园。诗人目睹西川兵灾,一

路东来,又见中原一带惨状,感慨万端,写下一组七律,本诗为第二首。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起句中的“风物”指隋堤这个地方特有的风俗,而“凄凉”一词则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领起全篇。

B. “堤下仍多旧战场”承首句而来,写堤下,以“旧战场”点出了“凄凉”之状。

C. “金镞有苔人拾得”写在昔日的战场上,人们还能拾到已生锈长了青苔的箭头,暗扣“旧战场”。

D. 颈联两句通过秋声、河声等听觉和野色、日色等视觉的描写,充分展现了隋堤四周荒凉的景象。

E. “戍鼙惊起雁行行”一句直抒胸臆,暗示今日烽火又起,并点出诗人“愁绝”的原因。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AE 2.①抒发诗人对历史陈迹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隋堤周遭的景色,并将之与古战场的苊凉场景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怀古的惆怅情丝。②寄寓诗人对现实的悲叹。尾联将怀古与伤今之情统一起来,写诗人正在为历史的兴衰神伤不已,但传来的阵阵鼙鼓声告诉人们,这里仍是战场,逼真地写出了战乱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悲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A项,“指隋堤这个地方特有的风俗”错误,“风物”应指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E项,“直抒胸臆”理解不当,应是以景结情,用令人心惊的鼙鼓声惊起大雁的情景,抒发诗人的愁绪。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思想感情”,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曰:“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肃宗至德二年,加御史大夫,旋征为刑部尚书。

卢杞专权,忌之,改太子太师。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朝廷失色,李勉闻之,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乃密表请留。又遣逆于路,不及。

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慢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麾其众,乃揖真卿就馆舍。因逼为章表,令雪己,愿罢兵马。累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凡数辈继来京师,上皆不报。每于诸子书,令严奉家庙,恤诸孤而已。希烈乃拘真卿,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希烈既陷汴州,僭称帝,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

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遂缢杀之,年七十七。贞元元年,陈仙奇使护送真卿丧归京师。德宗痛悼异常。废朝五日,谥曰文忠。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B.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C.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D.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御史大夫、尚书、太师等均为古代官职名。唐朝设三省六部,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B. “迁、出、征、改”均与我国古代官员的任职有关。“征”是指由地方政府推荐,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

C. 朝觐,指臣子朝拜君主,或附属国向中央政权朝贡和拜谒,以表示对帝王的尊拜和臣服。另外指宗教教徒拜谒圣像、圣地等。

D. 墓志是埋入墓中的记有死者的姓名家世和简要生平的文字。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以求人死留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遇事有决断。五原有积久不决的冤案,颜真卿到后马上辨清实际情况。案件判决后,当地原本大旱,竟然下起雨来。

B. 颜真卿很有远见。他在平原任职期间,觉察到安禄山要谋反,就未雨绸缪,他采取的措施果然发挥了作用,受到玄宗的称赞。

C. 颜真卿忠于朝廷,被李希烈拘禁,坚持斗争,无所畏惧。李希烈称帝时,因为颜真卿年近八十,不记得称帝的仪式,被叛贼缢死。

D. 颜真卿为人正直。多次受到权臣的打压排挤也不屈身俯就。卢杞趁着李希烈谋反上奏皇帝派遣颜真卿前往敌军,要故意害死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2)累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凡数辈继来京师,上皆不报。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宋代的“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同时他们与欧阳修、苏轼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B.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被称为“震川先生”,明代文学家,他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文风,提倡“真情流露”,发扬唐宋的优良文学传统,因此被称为“唐宋派”代表人物之一。

C.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并且集中反映了孔子思想的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语录体这一形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它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重文采,追求篇章结构。

D. “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齐备;“少牢”指诸侯祭祀时用的牛和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C.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D. 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我固当    B. 以蕃

C. 如会同,端章甫    D. 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

A. 大块假我以文章    B. 以吾一日长乎尔

C. 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其实而已    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