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被誉为“中华第一庙会”的北京地坛庙...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被誉为“中华第一庙会”的北京地坛庙会在丁酉年新春拉开大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万游客熙来攘往往,南腔北调,尽享节日的欢乐。

②随着“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发射、贵州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投入使出、“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升空,神秘的宇宙世界将会变得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③中国古代的许多不朽诗篇,往往源自失意文人郁积于心的明珠暗投之感伤,李白的《将进酒》即是其中的明证。

④有专家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要遵守竞争秩序,不能无序竞争。

⑤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心灵相通、血肉相连,需走近群众,从“握手“开始,步步为营,消除心与心之间 “最后一公里”的隔阂。

⑥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C 【解析】试题分析:①句,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②句。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不合语境;③句,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的人手里。④句,无可厚非:虽有缺点但可以原谅,不能过分责备。应用“无可非议”。此处不合语境。⑤句,步步为营: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不合语境。⑥句,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赦免  佯装    摩登    炙烤    皇天厚土

B. 仓廪  诀别    伺机    动辄    瑕不掩瑜

C. 问候  国粹    辩别    帷幄    珠联壁合

D. 驽钝  震慑    谗言    孱弱    阴谋鬼计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A. 征辟(pi)        召(zhao)唤     游戈(yi)        自诩(xu)

B. 宁(ning)愿    啃啮(nie)    喟(kui)叹      吝(ling)啬

C. 睥睨(pi ni)  风靡(mi)     饮(yin)马      骨髓(sui)

D. 道观(guan)    单(chan)    说(shuo)服     蹩(bie)脚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举重若轻,轻松退敌的句子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写出了当时战败的屈辱历史已被逐渐忘却的现实,表现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3)学习能改造人,《劝学》中用木材和金属的比喻证明这个道理的句是:               

(4)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是:师者,        

(5)吾所以为此者,         

(6)廉颇闻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备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苏试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迫害,元丰二年被贬黄州。此时,刚刚过3年。

      ②诗老:指苏试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其诗《边梅诗》中有“认桃无绿叶,辨杏有清枝"之句。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

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探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2.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结合全诗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 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 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