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杜维明教授说过:“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杜维明教授说过:“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便没有人做,做了也不见得有效果,不见得被人称道,但你做和不做,就是不一样。”

    王元化先生说:“一个人太热闹了,这个人就完了。”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里写道:“为了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哭。”

读了上面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选好较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静听内心的声音 诸葛孔明在《诫子书》中告诫道:“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喧杂的市井中,焦躁无所用途,唯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方能寻到自己的初衷。 静是一种境界,亦是达到目的的便捷手段。佛徒阿难消耗终生汲汲于诵经,终日焦躁不安地背书,每日询问自己成佛的日子。在一声声浮躁的木鱼音中,他的着急一览无遗,而他终究成不了佛祖。释迦牟尼从不在浅层的佛经中停留,但凡诵经,他定心若止水。静水深流,青竹琼竹来回变更几许,他静观苍生,安然念佛,青灯素斋,淡然宁静的眼眸从未改变。至始至终,他只听从他的内心之声——心怀天下,普度苍生。 佛曰:静思之,慧深矣;静处之,媲美矣。终成佛祖的释伽牟尼仅仅静下来打坐,听从内心普度众生,亦能修得圆满。而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一心想在官场上叱咤风云,跌爬滚打落得满身灰尘后开始静心读书,却被皇帝赏识,位高权重一时。三年不窥园的静读与青灯古佛是灵魂相通的,纵然一个从佛一个归政,“静”仍旧意韵深长。 人如蝼蚁,总在热锅上滚爬,急急躁躁,惶惶而无所得。焦虑地寻找更愈发找不到。伤仲永的悲剧路人皆知,方仲永躁于求得美名,四处奔走炫耀才华,一心想着何时能够闻名遐迩,倘若当初有一朝夕的静思研读也不至落得“泯然众人矣”的下场。和绅终生焦躁地追逐功利,形影巍巍,白发皑皑,却被弃于青史角落,无从寻踪。历史的悲剧如此一次次上演。 人生而为人,只有静心倾听内心,才能不为外物所扰,不被旁人所迁。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间修篱种菊。身处闹市,无可奈何,所以才会有人在焦躁寻求间迷失了自我,丧失了本真,无法求到自己所要,也会有人有和毛主席一样“在闹市里读书”的境界,静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翻腾着寻找而不知静听其声;疯狂地赶作业而不解静心听讲;迷茫间追梦却长叹“虚空的虚空”……我们的社会总在焦躁地去寻找目的,想尽快获得物质的回报,每日在烦躁不安中空负韶光,早已忘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轻声呼唤,也忘了“心无旁骛,宁静致远”的古训。 歌德曾说:“才能在寂静中造就。”静听内心的声音,摒弃焦躁,我们心之所想,自如水落石出,在平静中成就。 【解析】参考立意:杜维明教授的话是说,“为”与“不为”有一个尺度,那就是善恶、是非,个人与家国、现在与未来。“为”与“不为”还有一个能力的问题,只要有能力才能有所“为”,而且是别人不可取代的。王元化先生的话中的“热闹”可以理解为处事心气浮躁、做事坐不了冷板凳;为争名而浮躁的心,为获利而起的纷争,以及不理性不冷静的叫嚣与谩骂;人应该从容淡定地面对名利的诱惑,静听内心的声音,静看庭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芥川龙之介话的关键词是“琐”,人要正确处理苦乐的关系,不为琐事所役,不为琐事所烦,以超脱的智慧、平和的心态对待琐事。写作时,可任意组合材料,但必须找到材料间的共同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在推理上有问题,请参照十里的修改方式,找出并修改另两处错误。

韩愈说:“术业有专攻。”这话没有错,与他身处的时代也颇为契合。但在当今的社会里,年轻人若有余力,在专业之外再作开拓,必然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一个人如果缺少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就一定会失去展示才华的舞台。当然,在学习和工作中,若是专于一事,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更专业更精深。

【示例】必然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或许会有更多更好的的选择可能

【修改】①                                                             

        ②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诗歌中,象征意蕴总要凝定在一定的意向中。因此欲捕捉象征意蕴,①  。一首诗的意象,其表层意义往往容易理解,但表层意义与深层意蕴有什么关系就不那么一目了然了。这二者,又有距离,显得扑朔迷离。 ③  ,因为诗中的任何信息只有在与“上下文”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①  家庭经济条件宽裕,没有就业压力, 从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角度来考虑,我们    ③_没有权利挥霍自己的青春, 未来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痴迷于刷手机,在与那些奋发努力者的竞争中,⑥ 会限于被动和劣势。

 

A

虽然

况且

只要

B

也许

其实

如果

C

即使

更何况

—味

势必

D

哪怕

还是

其实

但是

必定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扶贫重在“扶志”,这就要求我们激

A. 发贫困群众自觉形成“自助者天助之,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B. 散布和编造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行为,不仅对食品企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需要出重拳治理,刻不容缓。

C.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里,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D. 手机预装软件不可卸载的原因,既是因为其背后有一条黑色利益软件商会方于 支付一定的费用,也是因为我国缺少相关的法规来规范手机预装软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联储发布报告称,美国经济差强人意,今年一季度GDP跟踪数据较弱,非农就业人口就业增速放缓,失业率也降至20l7年l月以来的最低位。

②在幸福家园社区,年过七旬的黄世春低和张新芳夫妇俩总是形影相吊,每天携手搀扶着一起上街买菜、做饭,到公园散步、打拳,锻炼身体。

③中国首架大飞机C919的成功首飞证明,高端技术装备的升级与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商飞公司在不断探索中创造了打飞机研制的中国模式。

④心理专家指出,节假日过后,都是老年人心理问题高发期,因为随着子女假期的结束,不少老人顿感老气横秋,出现强烈的心理落差。

⑤我市将“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游”建设相结合,各旅游景区的特色农副产品汗流充栋,完全可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⑥有些记者为了迎合某些官员,而放弃自身的职责,以“不捣乱”自鸣得意,那不仅是记者本身的堕落,更是社会的悲哀。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