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思礼:苍穹大业赤子心 他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思礼:苍穹大业赤子心

    他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他参加了多种型号的导洋核武器试验;他是我国远程液体火箭和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洗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将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进行了全弹自动化测试;他参与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他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先生。

    1949年9月,“克利夫兰总统号”一次普通的航行一从美国的旧金山出发,终点是中国香港。船上的500多名旅客中,有20多位中国留学人资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正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之中。

    在这20多位留学生中,有一位25岁的年轻人,他叫梁思礼,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此时,他正带着刚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的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返回到阔别了 8年的祖国。

    9月30日,当轮船航行在接近亚洲的太平洋海域时,广播里播音员正介绍着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梁思礼等人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庆祝方式:做了一面新中国的国旗,没有红布,就从船舱找来一块白布和一瓶红墨水,用红墨水把白布染成红色,接着又用黄纸剪了1个大4小共5个五角星,然后将它们贴到红布上,简单而独特的方式,传达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梁思礼归国后,组织上将他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通讯技术工作。这期间,他还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的起草工作。

    1956年,是梁思礼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它艰难的起步。这一年,国家决定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学自动化出身的梁思礼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这副担子,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

   正当梁思礼埋头搞科研时,一场政治运动袭来。在1965年的“四清”运动中,由于父亲的缘故,他一直在不停地作检讨,仅当时写的一份检讨手搞就长达80多页。

    由于熟悉业务,梁思礼最终还是被派往基地继续搞科研。基地的紧张工作让梁思礼暂时做好躲过了冲击。那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心一意把“两弹结合试验”这个国家头等大事做好再说。心血浇灌出了成绩,中近程地地导弹(改进型)与原子烊结合试验成功了。梁思礼将一步工作的重点转到了远程运载火箭的预先研究上……   

    没过多久,等待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又一波的冲击。作为梁启超的儿子,梁思礼被称为“保皇党的孝子贤孙”,他被立了专案,他的几位兄姐也被关了起来。1968年,母亲去世,梁思礼请示军管会要为母亲奔丧,却被要求“划清界线",未获批准。时间过去近50年,梁思礼谈到此事时依然难以释怀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由于得到用总理的保护,梁思礼才没有受到更多迫害。不过,磨难并未结束,长子梁左军,在“文革”期间,落下了抑郁症的病根,30岁那年,左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梁思礼夫妇心中又多了一道永远的伤口。

    “您后悔1949年回国吗?如果1979年回国,这些灾难和痛苦也许就可以躲过去了。”很多人见到这位为祖国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都会禁不住为他鸣不平。     

   “什么话?!你们为什么这么说?我当初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从来不后悔!对于如今还在海外留子的人,我想说:‘是好样的,就要学成回国。’”

    2016年4月14日10时52分,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梁思礼是我国著名的导弹和火控制系统专家,也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曾经参与中国航天历史上的多个“首次”,他的离世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重大损失。

(原载于2016年4月19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的言作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他遗件给我一个很好的毛胚,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思成曾回忆道。(《人物用刊》)

梁思礼的许多心态做派,对人对事,都体现了父亲的基因传承,比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对亏待自己的事情从不耿耿于怀等。他多次谈道父亲说过,人的一生活在苦恼里,跟生活在沙漠里一样,有什么意思?我也是这么想的,人的一生应该达观、乐观。(《对话梁思礼》)”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项是

A. 在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百废待兴,梁思礼和同学—道学成归国,奔赴到祖国的建设之中,被誉为新中国第—代航天人。

B. 回国以后,梁思礼担负了多项工作的负责人,是我国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洗的负责人。

C. 梁思礼负责设计了我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的控制系统,他是将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的第一人,并首次进行了全弹自动化测试。

D. 我国航天事业开始起步时,在邮电部和通信兵部从事通讯技术研究的梁思礼,服从组织安排,担负起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重担。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本篇传记以时间为轴,呈现了梁思礼先生一生的经历。从文章的布局来看,结构清晰,从本文信息来看,内容详实。

B. 本篇传记塑造人物特点突出,描写细腻生动,尤其是大量的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学最见功底,展现了传主的精神风貌。

C. 1956年,梁思礼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既是党和国家对他过去贡献的认可,也是后来的工作信心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D. 梁思礼具有健全的人格品性。在“文革”期间,他被怕不能为母亲奔丧,儿子在30岁时受迫害而死,他处之坦然,坚强生活。

E. 本文记述了大量的事迹来表现传主的形象特点。在其人生路上,有荣誉、有坎坷,也有为理想孜孜以求的前行动力。

3.梁思礼是梁启超的幼子,在他的—生中受到父亲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文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C 2.CE 3.①爱国精神。父亲对其直接影响虽然不多,但是在爱国层面上,梁思成深受父亲影响,他说“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父亲的爱国思想让他一生受益,这种思想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选择回国和后来在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上。②豁达性情。受父亲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的影响,梁思礼在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他“从不耿耿于怀”,而是乐观面对。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折磨后,他坦诚而坚定地道出了“我从来不后悔!”这正是他心底旷达坚韧的具体表现。③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梁思礼学成回国,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困难,不断攀登,创下了多个的“第一”和“首次”,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将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 2.试题分析:A“一生的经历”说法有误,文章并没有呈现传主25岁之前的经历。B“肖像描写”在文中并不明显。D儿子受迫害而死与原文不符,是受刺激和伤害,落下病根而死;“处之坦然”于文意不符:谈到此事时依然难以释怀,“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梁思礼夫妇心中又多了一道永远的伤口。 3.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需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这类题目通常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如本题,要作出答案,其实只要注意文本的开头和结尾处的叙写,加上正文中的有关作者自身的例子,加以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题。   

听遛鸟人谈戏

江甘祺

    近年我每天早晨绕着玉渊潭遛一圈。遛完了,常找一个地方坐下听人聊天。这可以增长知识,了解生活。还有些人不聊天。钓鱼的、练气功的,都不说话。游泳的闹闹嚷嚷,听不见他们嚷什么。读外语的学生,读日语的、英语的、俄语的,都不说话,专心致志把莎士比亚和屠格涅夫印进他们的大脑皮层里去。

    比较爱聊天的是那些遛鸟的。他们聊的多是关于鸟的事,但常常联系到戏。遛鸟与听戏,性质上本相接近。他们之中不少是既爱养鸟,也爱听戏,或曾经也爱听戏的。遛鸟的起得早,遛鸟的地方常常也是演员喊嗓子的地方,故他们往往有当演员的朋友,知道不少梨园掌故。有的自己就能唱两口。有一个遛鸟的,大家都叫他“老包”,他其实不姓包,因为他把鸟笼一挂,自己就唱开了:“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就这一句。唱完了,自己听着不好,摇摇头,接茬再唱:“包龙图打坐……”

   因为常听他们聊,我多少知道一点关于鸟的常识。知道画眉的眉子齐不齐,身材胖瘦,头大头小,是不是“原毛”,有“口”没有,能叫什么玩意儿:伏天、喜鹊——大喜鹊、山喜鹊、苇咋子、猫、家雀打架、鸡下蛋……知道画眉的行市,哪只鸟值多少“张”——“张”,是一张拾圆的钞票。他们的行话不说几十块钱,而说多少张。有一个七十八岁的老头,原先本是勤行,他的一只画眉,人称鸟王。有人问他出不出手,要多少钱,他说:“二百。”遛鸟的都说:“值!”

   我有些奇怪了,忍不住问:

   “一只鸟值多少钱,是不是公认的? 你们都瞧得出来?”

   几个人同时叫起来:“那是!老头的值二百,那只生鸟值七块。梅兰芳唱戏卖两块四,戏校的学生现在卖三毛。老包,倒找我两块钱!那能错了?”“全北京一共有多少画眉? 能统计出来么?”

   “横是不少!”

   “‘文化大革命’那阵没有了吧?”

   “那会儿谁还养鸟哇!不过,这玩意禁不了。就跟那京剧里的老戏似的,‘四人帮’压着不让唱,压得住吗? 一开了禁,你瞧,呼啦,呼啦——全出来了。不管是谁,禁不了老戏,也就禁不了养鸟。我把话说在这儿:多会儿有画眉,多会儿他就得唱老戏!报上说京剧有什么危机,瞎掰的事!”

   这位对画眉和京剧的前途都非常乐观。

   一个六十多岁的退休银行职员说:“养画眉的历史大概和京剧的历史差不多长,有四大徽班那会儿就有画眉。”

   他这个考证可不大对。画眉的历史可要比京剧长得多,宋徽宗就画过画眉。

   “养鸟有什么好处呢? ”我问。

   “嗐,遛人!”七十八岁的老厨师说,“没有个鸟,有时早上一醒,觉得还困,就懒得起了;有个鸟,多困也得起!”

    “这是个乐儿!”一个还不到五十岁的扁平脸、双眼皮很深、络腮胡子的工人——他穿着厂里的工作服,说。

    “是个乐儿!钓鱼的、游泳的,都是个乐儿!”说话的是退休银行职员。

    “一个画眉,不就是叫么? 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一个戴白边眼镜的穿着没有领子的酱色衬衫的中等个子老头儿,他老给他的四只画眉洗澡——把鸟笼放在浅水里让画眉抖擞毛羽,说:

    “叫跟叫不一样!跟唱戏一样,有的嗓子宽,有的窄,有的有膛音,有的干冲!不但要声音,还得要‘样’,得有‘做派’,有神气。您瞧我这只画眉,叫得多好!像谁?”

    像谁?“像马连良!”

    像马连良?!我细瞧一下,还真有点像!它周身干净利索,挺拔精神,叫的时候略偏一点身子,还微微摇动脑袋。

   “潇洒!”我只得承认:潇洒!不过我立刻不免替京剧演员感到一点悲哀,原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对一个演员的品鉴,就跟对一只画眉一样。

    “一只画眉,能叫多少年?”

    勤行老师傅说:“十来年没问题!”

   老包说:“也就是七八年。就跟唱京剧一样:李万春现在也只能看一招一势,高盛麟也不似当年了。”

    他说起有一年听《四郎探母》,甭说四郎、公主,佘太君是李多奎,那嗓子,冲!他慨叹说:“那样的好角儿,现在没有了!现在的京剧没有人看——看的人少,那是啊,没有那么多好角儿了嘛!你再有杨小楼,再有梅兰芳,再有金少山,试试!照样满!两块四?四块八也有人看!——我就看!卖了画眉也看!”

    他说出了京剧不景气的原因:老成凋谢,后继无人。这与一部分戏曲理论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戴白边眼镜的中等老头儿不以为然:“不行!王师傅的鸟值二百(哦,原来老人姓王),可是你叫个外行来听听:听不出好来!就是梅兰芳、杨小楼再活回来,你叫那边那几个念洋话的学生来听听,他也听不出好来。不懂!现而今这年轻人不懂的事太多。他们不懂京剧,那戏园子的座儿就能好了哇? ”

    好几个人附和:“那是!那是!”

    他们以为京剧的危机是不懂京剧的学生造成的。如果现在的学生都像老舍所写的赵子曰,或者都像老包,像这些懂京剧的遛鸟的人,京剧就得救了。这跟一些戏剧理论家的意见也很相似。

    然而京剧的老观众,比如这些遛鸟的人,都已经老了,他们大部分已经退休。他们跟我闲聊中最常问的一句话是:“退了没有? ”那么,京剧的新观众在哪里呢?

    哦,在那里:就是那些念屠格涅夫、念莎士比亚的学生。

    也没准儿将来改造京剧的也是他们。

    谁知道呢!

(选自注曾旗散文集《人间有戏》,天孝人民出版社)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项是

A. “我”平时喜欢养鸟、遛鸟,每天早晨都要到玉渊潭公园去听遛鸟人聊天,因此懂得了许多有关养鸟的知识。

B. 无论是退休的银行职员、老厨师还是工人,他们都认为养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养鸟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图个乐儿。

C. “我”为京剧演员感到悲哀,主要是因为京剧名角虽然声音好,嗓子“冲”,但他们的艺术生涯都像鸟儿一样短暂。

D. 遛鸟人认为,京剧衰败的原因是没有真正懂得京剧艺术的观众,是懂京剧的学生只关注外国文学造成的。

2.文章大部分篇幅在写鸟,对京剧的着墨并不多,作者为什么要以“听遛鸟人谈戏”为题?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那些在公园里念屠格涅夫、莎士比亚的学生,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忠孝仁义与汉代法制的建构

    援孝入律,虽是对周秦以来法律制度的继承,但在法律实践中又一改秦法以弦制手段推行的弊端,在基层社会组织中,设立孝悌、力田、三老等乡官制度,以孝悌伦理劝谕风化,敦厚民风;在官员的选人制度上,以孝廉作为汉代选官的重要科目,促进了孝道伦理的推行;在养老制度上,以多种形式优抚老年,将孝道伦理推广到整个社会,形成敬养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刑罚制度上,严惩不孝犯罪。这样就构成了教化与惩治相结合、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决狱”,不仅解决了孝道伦理法律化的道德难题,也为法律伦理化提供了理论论证。孝伦理法律化以其极大的强制性使得孝伦理得以积极参与汉代的政治生治,孝伦理的社会化则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孝伦理观念成为社会全体成员普遍的价值诉求与伦理原则。

    忠伦理与汉代法制的结合,一方面体现在“不忠入律”,汉代法律把不忠行为的种种体现,诸如大逆无道罪(包括谋反、降敌、大逆罪等)、不道罪(包括诬罔不道、漏泄省中语不道、匿反者不道、上僭不道、奉使无状不道)、不敬、大不敬等不忠行为纳入法律体系中,体现了“君为臣纲” 在封建法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东汉时期形成的《忠经》成为固定化的法典,标志着两汉时期忠伦理已经成为一种系统而宋整的政治(法律)伦理学说。《忠经》对忠的概念作了系统阐释,并且赋予忠以神秘化的宗教意蕴,并把忠君作为最高道德准则,看作是最高的政治价值,强调恪守忠德所产生的政治功能。《忠经》由统治者通过教化向社会成员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灌输,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现念,使忠君道德得到所有社会成员的认同。而统治者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援忠于律,进一步任化了《忠经》的法律地位,使《忠经》不仅是一种探讨如何忠君事上的理论学说,而且成为了具有封建法典意义的法律制度。在现实的法律实战中,忠孝伦理的矛盾与冲突,造成了人们在忠孝关系的伦理抉择上的两难困境。在忠孝一体的情况下,以孝劝忠、移孝为忠、忠孝两全是人们行为的正当选择;在忠孝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情况下,则呈现出由汉代前期的孝重于忠到后来忠重于孝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忠孝之间的内在联系,忠孝矛盾一直未能被克服,从而形成了道德佴导的一个重要误区。

   汉代伦理与法制的融合内贯着自然一秩序原理、家国同构原理、伦理一政治原理,这三项原理是和谐之道在自然、家庭和国家中的体现。家庭的伦理秩序与国家的政治(法律)秩序是一种等级结构,由家庭伦理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构成的等级结构沿着宗法血缘这个原点向外扩展,人的身份等级及其权利义务都会随之递减。但无论如何,维系家庭与国家和谐的人伦规范与秩序原则都没有变,家庭重孝道,国家重忠道。忠孝虽有侧重,但往往又密不可分。忠孝仁义与法律长期纠葛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法系伦理法的鲜明特征。道德渗透于法律之中,使得原本严肃的法条带有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亲情;而法律进入伦理之中,使得原本柔性的伦理似乎补足了钙质而具有更为刚性的强制力量,可以有效地维系伦理秩序。

(节选自2016年8月25日《光明日报》,作者:吴凡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汉朝对乡官、选人、养老制度的设计,既体现着对援孝人律传统的继承,又体现着对周秦 援孝入律弊端的自觉规避。

B. 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解决了孝道伦理化的道德难题,使孝伦理观念成为社会全体成员普遍的伦理原则。

C. 《忠经》是成于东汉的一部法典,是忠伦理于东汉发展成为一种系统而完整的政治(法律) 伦理学说的重要标志。

D. 以孝劝忠,移孝为忠、忠孝两全是在忠孝一体情况下的可能选择,而忠孝一体情况的存在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周秦时代就已经援孝人律,而且采取强制措施加以推行,只是结果未必有利于孝伦理在社会的落地生根。

B. 汉朝援孝入律,又“不忠人律”,而现实忠孝并非都能一体,所以是忠是孝的选择有时成为 “二难选择

C. 汉朝的伦理建设和法制建设相融合,其中贯穿着自然、家庭和社会相互和谐的基本精神,即“和谐之道”。

D. “家国同构原理”视家庭的伦理秩序与国家的法律秩序为等级结构,它们都是沿着宗法血缘向外扩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之所以说《忠经》是一种探讨如何忠君事上的理论学说,是因为《忠经》对忠的概念作了系统的阐释,并高度评价忠君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

B. 《忠经》本是忠伦理的理论著作,之所以成力具有法碘意义的著作,则是因为统治者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援忠于律,强化了《忠经》的法律地位。

C. 忠君道德能够得到所有社会成员的认同,与统治者通过过教化向社会成员有意识、有目的灌输,使《忠经》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理念有关。

D. 中华法系伦理法的鲜明特征,就是忠孝仁义等道德与法律密不可分,使原本严肃的法条带冇一层温悄脉脉的伦理亲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如到刀,岁月亦会留下痕迹。于个人而言,2016年或许早在波湖不惊 中流逝,但总有些瞬间令你感动,给你鼓舞,总有些人有些事,值得记在心里。

    G20峰会成功举办,西湖惊艳了世界,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世界冠军;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中国成功发射升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 去世;“牵了你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宁波92岁冯爷爷与冯奶奶最后一次牵手;“连轴转”近16小时,累得几乎虚脱,医生陈磊手术后被拍下的照片令无数网友动容……   

以上材料中的哪一点最能引发你的联想、感受或认知?请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踏浪文学社写给著名作家熊召政的邀请函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多处表达不恰当,请按要求修改。

    近日,您被聘为我社高级顾问,消息传来,群情激奋,我们深信,踏浪文学社在您的慷慨支持下,定会更上层楼。本社拟定于2017年6月15日上午8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年会,请您务必准时到会,并能为文学社全体成员抛砖引玉。

(1)必须删除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

(2)需要改动的两个词语是:① 将________改为_______;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请仿照示例,在以下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从两个不同角度解读。   

【备选】《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琵琶行》

【示例】在《祝福》中,我们既看到了以鲁四老爷为统治者的宗法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也读出了社会底层普通劳苦大众的冷漠与不觉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