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三国时代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这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三国时代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陈寿的 《三国志》为总结,却以王璨的《英雄记》为开场。这些英雄和他们的事华异彩纷呈,但其中一个 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以夫下为己任,以统一中国为号召,而不甘于割据。

    三国之间争夺权力的合法性,相继宣称接受天命而称帝,是中国历史走向统一的驱动力,后世史学家对极蜀吴特别是魏与蜀何为正统的问題议论不休,开启了中国史学中“正统论”的议题。

    就三国时代而言,魏蜀吴接受天命的方式有二,一是根据上天昭示的超自然现象,史称“符瑞”;二是根据古代先圣秘传的历代帝王受命的预言,史称“谶纬”。王莽代汉时,只能援引符 瑞,而东汉光武帝即位时,则引用了谶纬。他即位后公布了包括《河图》《洛书》和“七经辟”在内 的波纬文献达八十一篇,以此为历代先圣创制、由孔子传授的秘经,与五经相辅为碎从后来 沈约泻的《宋书符瑞志》中可知,每一种符瑞都必须得到谶纬的解释,才具备权威意义。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运用了高超的春秋笔法,表达了他的天命现念。他在《菊书先丄传》中详细记载了蜀汉先帝刘备即位时的符瑞,并且对群臣援引谶纬劝进的内容大书特书暗示刘备 承了汉家的正统,在《极书文命纪》中,记载了延康元年“三月,黄龙见说”,作魏代汉的符球,但没有记我国文帝接受汉家禅让时的诚昨依振,暗示着曹魏代汉不具备儒家的经典和道德依据。其实魏文帝受禅,举行了大规棋的谶炜论证,群臣劝进所奏,长篇累牍,广引谶书,堪称中国历代命王之最。不过,这只能在一百三十多年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中才能看到有记载称帝的谶纬依据。而“黄龙见谯”和“并言黄龙、凤凰见”的说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暗示着东吴的天命更加脆弱。后来吴主孙皓佯称天降神谶,刻制了一块《天发神谶碑》,其残石今天仍嵌在南京煦园的壁上。

    然而,身处统一中国后的西晋时期的陈寿,不得不顺从“晋受魏禅”的政治统绪。在《技书》 中设“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三少帝纪”,在《蜀书》《吴书》中设“先主传”“后主传”“关主传”,“三嗣主传”,尊魏而抑吴、蜀。但正如近现代史学家胡玉缙先生所言.陈寿“病乎汉禅已为 丕夺,先主自称帝,史法不能帝之”,这样的政治立场和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賦》是不一样 的。作为蜀汉旧臣之后和经史谶纬学家谯周的学生,陈寿运用符瑞和谶纬的书写,捷秘地确立了尊蜀而抑魏、再抑吴的天命统绪。

    《三国志》面对一个与《春秋》相似的乱世,陈寿的史笔再次彩显了中国古代史学理想。

(摘编自徐兴无《分裂时代的英雄们》)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符瑞”是上天昭示然现象,“谶纬”是古代先圣秘传的历代帝王受命的预言,魏蜀吴君主都试图以此昭示自己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B.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刘备称帝时的符瑞和群臣援引谶纬劝进的内容记载得都很详细,这体现了陈寿对刘备继承汉家正统的认可。

C. 在《三国志》中,陈寿只记载魏文帝代汉和孙权称帝的符瑞,而没有记载他们称帝的谶纬依据,表明陈寿对曹魏和孙吴的贬抑。

D. 曹丕受禅时举行大规模的谶纬论证是在他称帝以后一百三十多年才有的记载,不载于《三国志》,这充分说明曹丕继承帝位并非天命所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王莽代汉缺乏先圣秘传的历代帝王受命的依据,只得借助超自然的现象——符瑞,而东汉光武帝即位则引用了谶纬,公布了大量谶纬文献。

B. 符瑞和谶纬相较而言,谶纬在易代时作用更大,符瑞得到谶纬的解释,才具备权威意义,这从沈约《宋书•符瑞志》中可以看出。

C. 从对魏文帝、蜀先主和吴主称帝时符瑞、谶纬详略有无的记载中可以窥见陈寿的天命观念,这反映了陈寿秉笔实录的史家态度。

D. 东吴的天命是非常脆弱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帝位更具有合法性,吴主孙皓假借天降神谶,刻制了一块《天发神谶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平印的一项是

A. 三国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王璨的《英雄记》、左思的《三都赋》和陈寿的《三国志》都与这个时代有关。

B. 陈寿在《魏书》中称“帝",书》《吴书》中却称“主”,这种“帝”,“主”的不同差异,真实反映了他尊魏而抑吴、蜀的立场。

C.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对魏文帝受禅吋举行大规模的谶纬论证进行记载,这是对陈寿《三国志》内容的补充与丰富。

D. 同记符瑞,陈寿记载曹魏代汉时是“黄龙见谯",记载孙权称帝时赴“里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这种记载貌同而质异。

 

1.D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这充分说明曹丕继承帝位并非天命所赐”错,应为“这表明陈寿认为曹丕继承帝位并非天命所赐,所以故意不予记载”。 2.试题分析:C项“秉笔实录”错,陈寿应是为传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有所取舍,非“实录”,应属“春秋笔法”。 3.试题分析:B项“真实反映”错,陈寿的真实态度是尊蜀抑魏吴,称魏为“帝”是无奈之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等公共服务区提供自行车出租共享服务,是继网络约汽车之后的一种共享经济的新形态。其特点是便捷,可以随取随放,经济适用,绿色环保。2016年共享单车大面积投放于一些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一定程度解决了市民出行难的问题。然而不少地方也出现了共享单车占用人行道、无序停放,被人为破坏,私人占有等不文明现象。对此有人认为共享单车是新形式,应肯定这种创新之举,予以包容;有人认为企业不盲目跟风,合理有序的发展最重要;有人认为政府有效的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有人说提高骑行者的素质才是最 根本的解决办法。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语段改为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一涓细流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尽管我们把浩荡沧海观遍;我们识尽喧嚣红尘,但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的还是那一片沉稳而清新的寂寥空山。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过去分文理,造成一种现象,学理科的学生少学或者不学文科,考文科的学生可以不学理科;现在不分文理了,也就是说学生的基础要打好,但是考试的难度适当降低了。然后配合“3+3”选考,你喜欢什么课目,对什么专业有兴趣,①______________。总之,既希望学生打好基础,②______________,这就是新高考改革最初设计的目的。这意味着,在高中阶段,一般的学业水平考试只要合格就可以了,而自己喜欢的课目就要学得深入一些,考得突出一些,③______________,这样便于培养专业人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B.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D.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贵州,正成为有创新激情、创业梦想的人追梦圆梦的理想之地,越来越多的创客来到贵州,形成全国瞩目的“贵漂”现象。而能否打造“人才特区”,成为贵州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创新夯实基础的重点部署。

B. 据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旅游协会统计,截至6月8日,济州今年接待旅客639.8万多人次,同比减少约1.7%左右。

C. 2017年6月10日,贵州省剑河县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集中展示传统习俗、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非遗”项目,向人们展示当地多彩的“非遗”民族文化之美。

D. 谷陇至县城二级公路的建设,将提升区域路网功能,解决极贫乡镇谷陇人民的出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